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際石油市場進入超級三角時代,中國該咋辦

國際石油市場進入超級三角時代,中國該咋辦

當今石油市場看似由24國組成的超級歐佩克左右,但真正發力的卻是美國、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三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應儘早採取措施應對這一新形勢

王能全 /文

6月22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下稱歐佩克)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第174屆部長級會議。6月23日,第4屆歐佩克-非歐佩克部長級會議在同一地點舉行,這兩個會議要討論的是今年下半年的世界石油產量,以及接下來的石油價格走勢。

會議決定從7月開始適當增加原油產量以促進市場供需平衡。會議聲明說,今年5月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的原油減產量已經達到設定減產目標的147%,應將減產量恢復至100%的水平。12月4日,雙方將再度集會商討國際石油市場形勢。

今年以來,「超級歐佩克(Super OPEC)」這個新名詞在國際石油市場被頻繁提及,從6月22、23日會議前後的事實看,超級歐佩克並不是24國(歐佩克14國加非歐佩克10國),而是美國、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三個國家,這個超級三角才是當前和未來國際石油市場的決定性因素。

超級歐佩克的影響力來自兩個60%

歐佩克成立於1960年9月14日,創始成員國為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目前有14個成員國。

2016年9月28日,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舉行的歐佩克第170次特別會議上,決定將該組織的石油產量控制在3250萬桶/日至3300萬桶/日之間。這是2008年12月後達成的首次「凍產」協議。同年11月30日,歐佩克決定從2017年1月1日起,成員國的產量限額為3250萬桶/日,每天減產120萬桶,有效期為6個月並可延長。

同年12月10日,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在維也納舉行部長級會議,俄羅斯、亞塞拜然、巴林、汶萊、赤道幾內亞、哈薩克、馬來西亞、墨西哥、阿曼、蘇丹和南蘇丹這11個非歐佩克產油國,同意從2017年1月1日起減產55.8萬桶/日,有效期6個月,其中俄羅斯減產30萬桶/日。這次聯合減產是自2001年11月份以來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首次聯合減產,目的是穩定國際石油市場。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表示:「這是一個真正的歷史性事件,第一次有這麼多產油國聚集在一起完成一個登峰造極的成就。」至此,由24個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組成的超級歐佩克誕生了。

2017年5月25日,超級歐佩克決定延長2016年底達成的原油減產協議9個月,至2018年4月1日。2017年11月30日,歐佩克再次決定延長減產協議至2018年底;與此同時,歐佩克和亞塞拜然、巴林、汶萊、哈薩克、馬來西亞、墨西哥、阿曼、俄羅斯、蘇丹和南蘇丹10國(此時赤道幾內亞已加入歐佩克)發表「合作宣言」,承諾於2016年12月10日達成的減產合作繼續有效,2018年全年繼續減產。

自2016年12月10日誕生以來,超級歐佩克非常成功,其聯合減產行動對國際石油市場和油價的影響日益明顯。

以歐佩克一攬子價格為例,在超級歐佩克誕生前的2016年12月9日,為50.95美元/桶。2017年12月8日,上漲到61.03美元/桶。2018年5月22日達到峰值,77.19美元/桶。一年半時間,上漲了12.35美元/桶。

給市場留下更深刻印象的還有布倫特原油價格的變化。2018年5月17日,布倫特原油價格觸及80.50美元/桶,為2014年11份以來首次突破80美元/桶, 100天時間上漲了13.97美元/桶,漲幅21%,並接連突破了70美元/桶、75美元/桶和80美元/桶三個心理關口,為國際石油市場歷史所罕見。

超級歐佩克的聯合減產行動之所以如此具有影響力,主要是由於這24個國家在當今國際石油市場的重要性所決定的。

從資源儲量看,截至2018年1月1日,超級歐佩克24國合計探明石油儲量約為1.4萬億桶,佔世界總探明石油儲量的82%。

更為重要的是,從石油產量看,2018年第1季度,超級歐佩克24國合計的石油產量約為5800萬桶/天,約佔世界石油總產量9809萬桶/天的60%。當今世界的剩餘石油生產能力約為300萬桶/天,超級歐佩克減產量為180萬桶/天,約佔世界剩餘石油生產能力的60%。這也就是說,雖然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不斷上漲的油價刺激了非超級歐佩克國家如美國、加拿大、巴西和挪威等開足馬力生產,但世界剩餘石油生產能力基本上都在超級歐佩克手裡。

美俄沙才是真正的超級歐佩克

隨著油價不斷上漲,國際社會要求超級歐佩克停止減產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沙烏地阿拉伯出於自身利益,不僅積極推動2016年9月以來的歐佩克「凍產」及與俄羅斯等的聯合減產,並將自身的出口量一度減少到只有700萬桶/天。但是,由於受到美國越來越大的壓力,6月22日會議前,沙烏地阿拉伯多次公開表示,希望中止減產協議,第三季度要增加石油產量。

對6月22日會議,態度最有意思的國家是伊朗。6月20日,伊朗石油部長贊伽內公開表示,伊朗方面不同意哪怕歐佩克小幅上調石油產量,歐佩克不能接受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指令,歐佩克並非是美國能源部的組成部分。但很快,贊伽內又表示,會議可以討論增產的問題。從媒體公布的消息看,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兩國會前舉行了小範圍會議。從會議的結果看,伊朗會上同意增加石油產量。今年3月初,就是這位部長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應該放鬆石油生產限制,希望將油價維持在每桶60美元左右,以抑制美國頁岩油生產。伊朗的態度之所以如此反覆無常,根本原因是5月8日,特朗普宣布中止伊核協議,重新啟動對伊朗的裁製。

歐佩克內部另一油價強硬派委內瑞拉,由於自身面臨的困境,在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力越來越小。委內瑞拉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資源國,擁有的探明石油儲量為3032億桶。1998年,委內瑞拉石油產量達到歷史最高位,約為345萬桶/天,但目前,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大約只有140萬桶/天。正是由於委內瑞拉的不斷減產,使5月份超級歐佩克的減產執行率高達147%,實際減產約270萬桶/天。5月20日,馬杜羅宣布贏得大選,但隨後美國、歐盟和拉美很多國家不承認大選的合法性。受此影響,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將有可能從目前的140萬桶/天下降到80萬桶/天,到今年年底將沒有原油出口,這個歐佩克創始國有可能在加入58年後退出歐佩克。

自2016年底以來聯合減產導致的油價不斷上漲,給俄羅斯帶來了巨額的油收益,俄為此修正了2018年預算,油氣收入將達2.7萬億盧布,原本1.27萬億盧布的赤字將被抵消,預算盈餘為4406億盧布,2011年以來首次預算盈餘。但是,5月25日,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期間,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俄羅斯對能源和石油價格的無休止上漲不感興趣,每桶60美元的原油價格是均衡價格,足以進行必要的投資。而油價一旦超過60美元,不僅給消費者帶來一些問題,甚至對生產者也非常不利。因此,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多次明確表示,希望在6月23日的會議上,討論增產150萬桶/天。

2017年,美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天然氣生產國。目前,美國的石油產量已達1090萬桶/天,出口量一度超過265萬桶/天。一般的理解,無論是石油生產商或是美國政府,都應該歡迎超級歐佩克的減產行動,希望油價儘可能地高。但是,公開對油價不斷上漲表示不滿的,卻是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0日,特朗普發推特,指責石油輸出國組織,認為油價被人為地炒得這麼高,不是好事也是不可接受的。6月13日,特朗普第二次發推特,稱油價太高了,歐佩克又在忙了,這不是好事。6月22日,就在歐佩克會議正在舉行期間,特朗普第三次發推特,希望歐佩克增產,讓油價降下來。

特朗普之所以不希望看到油價不斷上漲,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多年來美國人一直享受著相對較低的汽油價格,但在過去一年時間裡,全美汽油零售價格已經大漲25%至每加侖2.92美元。據測算,汽油每提高10美分,美國百姓每年就將多支出106億美元。特朗普就任總統後提出本屆政府要為「為辛勤工作的美國人降低能源價格」,汽油價格不斷上漲有違特朗普競選承諾。更為重要的是,今年是美國中期選舉年,汽油價格的不斷上漲將直接影響選舉結果。二是由於美國用於原油和成品油出口的基礎設施不足,導致大量高質量原油運不出、銷不動,嚴重影響了美國原油的國際市場實際售價。今年以來,美國德克薩斯中質原油與布倫特原油的價差不斷擴大,一度超過13美元/桶。因此,高漲的國際石油價格對美國眾多的石油生產商來說,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正是由於以上原因,美國政府希望沙烏地阿拉伯在6月22日的會議上中止減產協議,提高石油產量。雖然俄羅斯與美國的關係不斷惡化,但在石油價格問題上,俄美兩國的看法和政策卻驚人一致。6月23日會後,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宣稱,做出增產的決定是基於市場分析,而不是特朗普的推特,但市場都明白是怎麼回事。因此,我們看到的6月22、23日的會議結果,表面上是24國能源部長們討論,但真正決定結果卻是美國、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這三國才是真正的超級歐佩克。

中國的應對之策

2017年,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2018年1-5月,中國進口原油1.9億噸,同比增長8.0%。假定油價上漲10美元/桶,不考慮運輸、保險等附加費用,1-5月中國就將多支付138.7億美元,約合889.06億元人民幣。今年5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了1.8%,PPI同比上漲了4.1%。國家統計局的解釋,受油價上漲影響,CPI漲幅擴大約0.07個百分點,PPI漲幅擴大4.3個百分點。因此,我們當然應該歡迎6月22、23日超級歐佩克會議的結果,並真切希望會議結果能落到實處,世界石油市場的供給能夠增加。

2017年,伊朗和委內瑞拉是中國第5、8大原油進口來源國,進口量分別為3115萬噸、2177萬噸,合計5292萬噸,占當年中國原油進口總量的12.6%。美國恢復對伊朗的制裁和委內瑞拉石油產量的不斷減少,必然導致兩國供給能力下降,我們應儘早尋找進口替代國。

2017年,美國只是中國第14位的原油進口來源國,原油進口量只有區區765.43萬噸,但在5月19日中美兩國達成中國增加從美更多地進口能源資源的刺激下,目前中國從美國進口原油的數量已上升到約50萬桶/天的水平。隨著6月15日中美兩國貿易爭執的升級,中國有可能對從美國進口的原油徵收25%的關稅,這將事實上關閉中國從美國進口原油的大門。上述事件累加在一起,將影響中國6000萬噸以上的原油進口規模,會對中國的原油進口、石化企業的生產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應儘早採取措施加以應對,將影響降到最低的水平。

作者為中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編輯:馬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雜誌 的精彩文章:

一千個逃離矽谷的理由,和一個留下的原因
中興解決方案在美國參議院遇阻 特朗普欲在共和黨內協調立場

TAG:財經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