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來自中國,中國來自哪兒?

我來自中國,中國來自哪兒?

當我們開始接觸學英語時

逐漸有了「國」的區別概念

I"m from China

恐怕是英語老師都會教的一句話

如果有人問

「中國」來自哪兒時

語塞了吧

當然不是來自china的那個陶瓷了

而是……

曾經,就是這樣一個晚上

1963年,也就是解放後第14年。

這年秋天,下了幾場大雨,一個晴朗的晚上,月光出奇的亮。剛搬到寶雞賣膏藥的陳堆,起來蹲茅坑。可能茅房太熱了,陳堆掀開茅房的草簾透透氣,左瞄瞄,右看看。

突然,一張鬼臉嚇他一跳。只見月光下的土牆上,隱約有一張臉在盯著自己。陳堆嚇得提著褲子跑進屋了,心想,難怪這房子這麼便宜就租下來了……

次日上午,心有餘悸的陳堆跟老婆講起來見鬼的事後,老婆不屑一顧的讓他再去看看。大白天的膽也不慫了,操起鋤頭來到後院,土牆上真的有個什麼東西。陳堆定睛一看,並不是什麼鬼臉,「啪咜……」一鋤頭下去,頓時,一個爛罐子從土堆里滾了下來。 原來昨晚是月光照在這玩意身上了。

第二年,陳堆賣膏藥沒掙到什麼錢,準備搬回老家。臨走前,把這個爛罐子送給了住在隔壁的兄弟陳湖,想著收廢品的來了,總能賣幾個錢。

1965年,陳湖生活也過得艱難了,就想著把這個爛罐子拿到城裡去賣了,換點鹽巴吃。拎著爛罐子,陳湖走了幾個廢品收購站,沒有一個中意的——收購站都要先敲掉爛罐子表面的銅銹,然後再過秤。陳湖不幹了,銅銹也是銅,敲了後斤兩肯定減少了。

總算有個願意搭理他的收購老闆,沾滿銅銹的爛罐子大約30斤,給了陳湖30元……

「國之利器,不可示於人」

一個月後,又是一個秋季,距離爛罐子出土剛好兩年了。寶雞市博物館一個叫佟太放的老爺們,平時喜歡看閑書,書店的書買不起,就經常去廢品收購站淘寶。這天,老佟照例來到這個廢品收購站,發現收廢品的老闆正在清理破銅爛鐵。

老佟發現廢品堆中貌似有個不同尋常的廢品,身上長滿了銅綠,由於工作原因,老佟撿起這件玩意,打量了一番讓老闆稍等片刻。老佟跑回博物館,跟館長和保管主任耳語了一番,館長立刻讓他帶保管主任一起去廢品站看看。

二人來到廢品站,保管主任檢查了一遍後,覺得是個文物,於是花原價30塊錢買了下來,帶回博物館。

帶到寶雞博物館後,大伙兒湊過來一看。這個高39cm、口徑28.6cm、重14.6kg的銅玩意兒,是一尊西周早期的青銅酒器,浮雕是典型的「饕餮紋」。這尊銅器成了寶雞市博物館1958年成立後收藏的第一件青銅器。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1975年,為紀念中日建交,國家文物局要在全國選一批文物赴日展覽,文物局局長王冶秋讓青銅專家馬承源負責組織籌備活動。

寶雞博物館進貢了這個青銅器,馬承源早就聽說過寶雞出土了一件饕餮紋的酒尊,但從沒見過,這次算是抓住機會了。老馬看到寶雞進貢來的青銅器後,納悶兒了:「這麼大個酒尊,怎麼沒有銘文呢?」根據經驗,老馬決定好好打量檢查一遍,終於在內底部隱約摸到了文字,於是他趕緊報告組織,送去清洗除銹。

重新清洗一遍後,果然在底部發現了長篇文字,進行拓片後,馬承源研究發現,得到了如下文字:

唯王初壅,宅於成周。 復稟(逢)王禮福,自(躬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茲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嗚呼!爾有雖小子無識,視於公氏,有勛於天,徹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訓我不敏。王咸誥。何賜貝卅朋,用作庾公寶尊彝。唯王五祀」。

銘文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周王開始在成周營建都城,對武王進行豐福之祭。周成王於丙戌日在京宮大室中對宗族小子何進行訓誥,講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隨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統治天下。武王滅商後則告祭於天,以此地作為天下的中心,統治民眾。周成王賞賜何貝三十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紀念。這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訓誡勉勵的文告。

試看昔日破銅爛鐵,儘是今朝鎮國之寶

因此,根據銘文,由於此青銅器是「何」由於受到周朝的賞賜後鑄造留念的,因此馬承源將這件青銅器命名為「何尊」。

何尊成了中國目前出土並通過考據後,年代最早出現「中國」二字的文物,時在約公元前1030年,迄今已超過三千年了。

何尊中「中國」字樣

其實,「中國」一詞,雖然考古挖掘最早的是在何尊上出現,但此時「中國」並不代表國家,也不是國家所領有的空間,僅指的是居中方位的一個區域,是一個主體文化的象徵。

我們看到圖片中「中」字,類似用毛筆寫了個「中」,然後趁墨跡未乾時在左邊對著字猛吹一口氣,導致「丨」有向右溢墨的痕迹。其實這並不是鑄造的失誤,而是甲骨文里,「中」字都是如此寫法,形狀猶如旗幟,商王有事召集諸侯時,立個旗杆,紅旗飄飄,諸侯就都集聚過來,聽候命令。也就是,「中」本來有旗幟的意思,後來引申為「中央」的意思。

而「國」與「或」字(繁體:國),在古代又是相通的,指城邦的意思,只不過後來,「或」字的意思多了後,「國」字就加個「囗」圍起來,專指城邦了。

在《尚書》和《詩經》等早期文獻中,也有「中國」一詞,意思也幾乎都是指商王、周王所統治的核心區域,也就是所謂的「王畿」。入周以後,特別是中後期,「中國」一詞,逐漸擴大到了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也就是現在的中原地帶(歷史學家唐蘭認為何尊的「中國」就是指中原)。如《左傳·僖公二十五年》「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中國」與「四夷」對比了,範圍明顯擴大了。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僅代表周王所處地帶及周邊,蜀巴楚吳越都屬於蠻夷之地

最大氣的「中國」二字,莫過於漢服同袍所津津樂道的那句「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這是唐朝史學家孔穎達在《春秋左傳註疏》裡面首次提到的,並且把中國和華夏開始統稱了,此時「中國」所代表的是盛行華夏所代表的文化的地域。

而後一兩千年來,唐宋以降,中國也都是代表具有中原文化的地域,而不是政權空間。比如,大唐盛世,在大西北設置了「安西都護府」,顯然,這一帶屬於唐朝的管轄,但並不屬於當時所謂的「中國」。

一些研究者認為,「中國」一詞從文化符號轉變為國家符號,是在清朝康熙28年。1689年,中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學了一點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是清政府與外國簽訂的唯一平等條約。直到今天,很多人都能閉著眼睛背上一句:

格爾必齊河發源處為石大興安嶺,此嶺直達于海,亦為兩國之界;凡嶺南一帶土地及流入黑龍江大小諸川,應歸中國管轄;其嶺北一帶土地及川流,應歸俄國管轄。

中俄《尼布楚條約》邊界圖

《尼布楚條約》第一次賦予了「中國」指代主權國家的含義。鴉片戰爭後,諸多條約,再也不是與「清政府」拉扯了,而是與「中國」較量。回到《左傳》成公七年,季文子曰:「中國不振旅,蠻夷入伐。」恐怕說的就是晚清了。

無論是條約,還是《左傳》,對中國的稱呼都有外邦為外化之邦的意思,自己的國家才是處於世界的中心。儘管如此,此後的「中國」逐漸擺脫了純文化性質的初始含義,逐漸成為了國家全部領土,全部主權,全體人民的代表。

註:本文引用了網路資料,以及於省吾《釋中國》,韓茂麗《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等相關資料。

本文為「走近先秦」公眾號所發第一篇文章,感謝您的閱讀、關注和轉發。歡迎在消息區留言。

共同交流 共同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兄弟,想發家致富嗎?看《錯兒》學生意經
OPPO Find X介紹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