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機APP即可遠程養魚,大數據促漁業全流程信息化

手機APP即可遠程養魚,大數據促漁業全流程信息化

螃蟹上綁一個二維碼,可以追溯其從原產地到餐桌的全過程;分析餐飲原料需求大數據,可以預測未來數年內的原料需求,從而有計劃地生產和採購……大數據與漁業的融合,已經將這些場景變為現實。

日前,在第二屆中國國際現代漁業暨漁業科技博覽會上,亞洲漁港股份有限公司監事、首席信息官孫海賀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漁業大數據經過專業化加工可以為水產養殖環境信息化、漁業資源調查信息化、漁業管理信息化和水產品加工流通信息化服務。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漁業生產國。中國漁業協會會長、前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趙興武在會上總結了我國漁業的九個世界第一,分別是漁船擁有量、水產品總量、養殖水品總量、水產品出口、水產品貿易順差、水產品國際貿易總額、漁民總數、漁業從業人員和遠洋漁業水產品產量第一。

如此龐大的漁業數據量為漁業與大數據的融合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十二五」時期,漁業成為國家戰略產業,現代漁業產業體系初步建立。隨後,「十三五」漁業規劃將提升信息服務能力列為漁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全國漁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提出,積極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和裝備,提升苗種繁育、病害防治、生產管理、技術服務、產品銷售等養殖各環節的信息化水平,推動建立各類型智慧漁業信息平台。優化和整合漁業統計、漁業信息採集、漁業資源與環境監測、漁業船舶信息管理、捕撈許可證管理、漁船檢驗監督管理、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漁業應急救助指揮系統、水生動物疫病監控等信息系統。

九次方大數據信息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郎佩佩對第一財經表示,大數據在漁業生產環節可以指導水產苗種孵化,支撐遠洋精準捕撈;在銷售環節可以指導有效的供需對接。

漁業大數據具體包含哪些數據類型?郎佩佩介紹稱,漁業數據資源主要有六大類:主題類數據,即涉漁部門、養殖大戶、漁業合作社、龍頭企業數據;資源類數據,即氣象資源、水資源、飼料資源、苗種資源數據等;生產類數據,即疫情數據、檢疫數據等;流通類數據,即物流數據、配送數據、批發數據等;交易類數據,即水產品供求數據、價格信息數據等;管理類數據,包括工作動態數據、行政審批等。

在談到大數據能夠重點解決的行業痛點時,孫海賀表示,信息不匹配、不對稱是傳統漁業企業之前面臨的很大問題。近年來,我國食品質量安全包括水產品質量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漁業生產涉及養殖、捕撈、運輸、加工等多個步驟和環節,單一專業領域的信息難以應對這樣複雜的局面,需要從漁業生產整個產業鏈的高度來掌握各類漁業信息。但是數據相對分散,沒有得到集成利用和有效整合,形成了信息孤島,不利於各相關主體做出科學決策。

「應用了大數據技術之後,信息匹配精準度有明顯提升,在市場對接以及相關生產信息的把握能力方面有所改善;此外,通過大數據及其配套的職能感測、視頻系統的應用,傳統漁業企業的智能化水平明顯改善,大量無人機、遠程操作體系已經開始應用到漁業生產中,通過手機APP即可指揮生產。」孫海賀說。

據了解,中國漁業協會籌備建立的中國漁業大數據研究院將培育100個單品種大數據平台,實現全產業鏈的追蹤溯源、精準生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中資美國併購遭遇寒流
歐盟:英國提的問題比給出的建議還多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