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智力顛覆性下降,竟然是央行和社交媒體「有毒」!

人類智力顛覆性下降,竟然是央行和社交媒體「有毒」!

最新研究表明70年代初期開始,人類智力水平穩步下降。早前歷史證明,人類智商隨教育程度改善而提高。但新研究顯示,由於央行行為和社交媒體改變生活方式,人類智商趨勢遭到顛覆。

挪威學者19日發布的一項研究比較了1962至1991年間人類的智商數據,結果顯示1962至1975年出生者智商值提升了8%,但1975年以後,人類智商穩定下降。

第一階段智商上升不難理解,據愛丁堡大學博士後研究人員Stuart Ritchie,這一階段人類智力符合「弗林效應」——20世紀,由於教育水平的改善,人類智商逐年提高。

丹麥、英國、法國、荷蘭、芬蘭和愛沙尼亞曾進行過與挪威學者相似的研究,都證明了1970年後智商回落的事實。

福克斯新聞的報道中指出,一直以來研究學者傾向用基因解釋人類智力變化的原因,而並不是環境因素所造成。但新發布的研究成果直接否定了此結論。

電影《蠢蛋進化論》的劇情中也能看到有關人類智商影響因素的探討:科學界早有著「非優生學的生育率理論」,即「智商不高」的父母如果生育很多孩子,將影響人口智力水平。然而,挪威學者的研究結果在不否認智商由遺傳決定的基礎上,強調了外部環境對智商變化有很大作用。

那麼,「弗林效應」的突然失效以及致使人類「變笨」的根源在哪?

此項新發現的聯合研究學者、挪威萊格弗里希研究中心經濟研究院的資深學者Ole Rogeberg認為,引起後一階段人類智商下降的並非基因變化,而是外界因素。而外界因素具體是指教育系統、媒體、營養的變化,以及現代人讀書少,使用互聯網時長多,還有生活條件改善。

倫敦國王學院的心理學教授Robin Morris同樣肯定了社交媒體對智商的影響。Robin指出,世人需要認識到時代變遷,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獲得知識,增長智慧,尤其是使用社交媒體等技術工具,智慧活動所表達的載體更新換代了。教育方法也應適應性求變。

美國70年代尼克鬆通過印發貨幣,長期來看碾壓國民生活條件,互聯網誕生後傳播焦慮,使此趨勢影響加劇。

以上現象是否意味著在社交媒體還未橫行、貨幣超發並不嚴重的國家,居民智力水平保持自然的上升趨勢,智力勝過央行與社交媒體統治的高度發展的社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