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缺芯,美國也很焦慮

中國缺芯,美國也很焦慮

允中 岳排槐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小小的晶元,牽動很多人的神經。

大洋兩岸,概莫能外。

我們有我們的焦慮,他們也有他們的擔心。中國的反思和進取已有不少,下面這些,是美國企業和投資人,對這一歷史進程的感知。

不妨兼聽一下。

避不開的中國

在一些高科技產業領域,中國異軍突起,取得長足進展。但是在晶元、集成電路這件事上,美國仍然遙遙領先。

然而這絲毫不能減緩美國半導體廠商的憂慮,他們擔心,如果沒有特朗普政府跟他們一致行動,中國同行會顛覆產業格局。

大概三周前,美國晶元廠商美光(Micron)、韓國晶元廠商三星和SK海力士證實,中國監管機構正式對這三家企業展開反壟斷立案調查,他們被指涉嫌操縱DRAM內存晶元價格。

有數據顯示,這三家已經壟斷全球96%的存儲晶元市場,且外界一直有聲音懷疑這些廠商存在違規行為。

儘管如此,美國公司和美國政府一直懷疑中國的反壟斷還有其他目標。

「他們想要獲得知識產權,需要我們教他們如何做。一旦他們學會,就會想把我們從這個行業排擠出去,」一位熟悉美光的人士表示,反壟斷調查表明中國在半導體領域還沒做好準備。

美光並不是個例。據Axios等多個美國媒體報道,有不少美國公司因為觸及反壟斷法規,被迫與北京達成交易。

2013年,高通在北京和上海的辦公室遭遇調查。這家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來自中國。2015年,高通因為存在反競爭行為,被罰款9.75億美元。

後來《紐約時報》曾經在報道中提及:為了重新博得北京的好感,該公司同意在中國降價,答應將更多高端製造業務交給中國合作夥伴,還承諾幫助中國進行技術能力升級。」

據說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IBM和蘋果公司身上。

「我不知道誰能與中國抗衡並取得勝利,就像我不知道誰能在賭場長期獲勝一樣,」曾經在布希政府擔任商務部高級官員的Bruce Mehlman說。他現在為幾家科技公司擔任說客。

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副主席Jimmy Goodrich說,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也都有蓬勃發展的半導體產業,不同之處在於中國會對國內企業進行扶持。

說一千道一萬,你很難迴避中國。一位業內人士坦言:「我們都依賴中國,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在那裡組裝。」

然而,更重要的擔憂還不止於此。

行動太迅猛

更大的焦慮來自兩方面。

一方面是正在行動的中國。此前已經明確的「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清晰無誤地指出將要在未來成為半導體在內的尖端技術的全球領導者。

雖然半導體相關技術難度不小、挑戰巨大,即便完成設計階段,也還有製造爬坡要跨越。

然而這似乎不會成為中國的障礙。

野心勃勃的背後,中國還會為此有115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和投入,以確保政策推進無誤。

所以Jimmy Goodrich都感嘆說:有錢到難以置信。

另一方面的擔憂則來自特朗普政府,從特朗普種種行動來看,更注重的是貿易戰中的博弈和平衡,而不是真正從知識產權保護的角度解決問題。

最典型的例子是特朗普政府宣布與中興達成和解——儘管其後遭遇參議院阻撓。

美國國內都沒有共識,而且還正在「搭上」盟友們。

有國際戰略研究的分析師說,日本、美國和歐洲等都正在等著「緊密團結」在美國周圍,來應對中國的2025崛起,但特朗普並不追求長遠,而且正在用關稅等政策疏遠曾經的盟友。

當然,為了應對中國半導體生產正在帶來的不確定性,也有一種解決方案被提出,那就是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勞動力密集的地方,比如馬來西亞或越南,那裡知識產權相關的保護更安全,勞動力也更便宜。

但歸根結底也非萬全策,「搬家」不會解決所有問題。

因為半導體的供應鏈原本就非常複雜,而且中國有需求旺盛的市場,還巨有錢,到最後,這會是一個博弈之後的平局。

但不少美國企業已經認識到,惡性競爭讓大家都是輸家。

「民族牌」

國家層面的爭奪,勢必會波及各個領域。

包括創業投資。

在中國,有「民族芯」標籤助力的企業,一方面獲得了更多關注度,另一方面也在市場里標價更高的估值,然後完成更巨額的融資。

剛剛官宣25億美元估值的寒武紀,正是其中扛旗手。不過,在當前大語境里,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寒武紀」。

例如,某家把「為國造芯」喊得響亮的知名AI晶元公司,反而受到一些影響。該公司吃虧之處在於「出身」。

該公司一直以來以美元融資,甚至還得到了美國巨頭加。於是在「國家隊」故事講述時,並不如寒武紀吃香——即便晶元研發完全在中國自主進行。

而寒武紀即便官方披露估值以美元為計(融資在4-5億美元之間),但實際拿的都是人民幣。在其最新一輪融資中,領頭方清一色國家隊背景基金。

對於公司「性質」上的種種微妙,也讓不少矽谷華人創業者目瞪口呆。

他們在矽谷創業起步,自以為擁有天時地利,但等到回國尋求融資時,才發現身份上的對比竟然成為了不利因素——或者說「中國血統」可能會讓公司更值錢。

而且這不會是一時一地的摩擦,美媒MIT Technology Review就評論說:中國決心建立龐大的國內晶元產業,減少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硅技術的依賴,這種決心不是一時衝動。

有些事情只是開始,這個行業的摩擦不會停止,美國公司的焦慮還會繼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子位 的精彩文章:

一頭盔一電極,MIT機器人讀心完畢
眼擎科技CEO朱繼志:自動駕駛視覺成像系統解析

TAG:量子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