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遼國使者:這幅上聯天下無人能對,蘇東坡微微一笑:我有四幅下聯

遼國使者:這幅上聯天下無人能對,蘇東坡微微一笑:我有四幅下聯

導讀:宋朝從建立開始,就與北方少數民族契丹人建立的大遼國勢不兩立,從太祖趙匡胤到太宗趙光義都曾多次對大遼用兵,希望能夠征服北方一統天下。可結果恰恰相反,面對來自北方草原的遼兵,北宋王朝一敗再敗,損兵折將不說,還要割地賠款。

到了宋真宗年間,兵強馬壯的大遼開始轉過頭來進攻宋朝,但雙方實力相對均衡,幾場大仗下來互有勝負,短時間內誰也滅不掉對方,最後雙方議和簽訂了澶淵之盟。

自從兩國議和之後,邊境地區的貿易往來就十分頻繁,兩國也經常派遣使者互通有無。兩國使者有時閑來無事,經常彼此切磋文學方面的知識,作為一種娛樂的手段,「率以談謔詩文相娛樂」。

宋哲宗元祐年間,遼國的使者再一次來到宋朝,與宋朝商討邊境貿易上的事情。當時宋朝的大詞人蘇東坡正擔任翰林學士,遼國使者早就聽說過他的大名,知道他是宋朝的文壇領袖,就提出要蘇東坡負責接待遼國使團。

事情談完之後,遼國使者就想刁難一下蘇東坡,說道:「我們國家流傳著一幅上聯,沒人能夠對出下聯,不知蘇學士有沒有興趣試一下?」蘇東坡自然不能示弱,點頭答應了使者的要求。

遼國使者給出的上聯是:「三光日月星」,使者說這副對聯是絕對,因為上聯開頭的「三」是一個數量詞,那麼下聯開頭肯定也得是數量詞,而且不能重複用「三」。但「三光」後面只有三個字,那麼,無論你用哪個數字來對,字數都無法正好。

就在遼國使者洋洋得意的時候,蘇東坡笑著說道:「你說遼國無人能對,如今我要是對出來下聯,豈不是讓貴國顏面掃地?」使者不相信他能夠對出來,以為是蘇東坡在找借口,就拍著胸脯說無所謂。蘇東坡見狀,只能說出下聯:「四詩風雅頌」。

這幅下聯的妙處,就在於開頭是「四詩」,但後面只有「風、雅、頌」三個名稱,蘇東坡向使者解釋說,在古文《詩經》中,「雅」可分為「大雅」和「小雅」,所以才有四詩之稱。就在遼國使者驚愕不已之時,一旁的蘇軾微微笑道,除了這幅下聯,其實我心中還有三句下聯,不知閣下有沒有興趣聽?

遼國使者此時才知道蘇東坡的學問之大,羞愧難道,連忙請他賜教。蘇東坡又說出下面三幅對聯:「其一:一陣風雷雨;其二:兩朝兄弟邦,其三:四德元亨利。」說完最後一句時,遼國使者有些不明白,就問道:「在《周易》里四德應該是元、亨、利、貞,為什麼蘇學士這裡少了一個字?」

蘇東坡解釋說:「最後一個字,是先皇的名字,為臣者不能輕易說出,要避諱。」原來,先皇宋仁宗名叫趙禎,禎、貞同音,屬於聖諱,故刪去一「貞」,亦成妙對。聽了蘇東坡說完,遼國使者早就佩服的五體投地,自愧不如,直到回去復命之前,都不敢再找蘇東坡的麻煩了。

參考文獻:《資治通鑒》、《涑水記聞》、《桯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講官 的精彩文章:

考古隊在朱元璋的陵墓上挖出一層鵝卵石,專家大喜:地宮沒有被盜
宋仁宗的皇后說:太祖趙匡胤的忌日,就是我的死期,後來果然應驗

TAG:國史講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