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癌症媽媽」妊娠記

「癌症媽媽」妊娠記

「癌症媽媽」妊娠記

金丹,解放軍306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左天宇 編輯

對子宮內膜癌患者J某和解放軍306醫院婦產科及生殖中心全體醫護人員來說,這一天可真是一個非凡的日子。J女士復甦移植術後第32天(妊娠7周),檢查發現血HCG達到142287.96 U/L,彩超提示宮內單孕囊22×17×13mm,胎芽10mm,可見原始心管搏動(相當於妊娠7周+1)。這位勇敢與癌症作鬥爭的年輕姑娘J女士,在306醫院婦產科醫生和生殖醫生共同幫助下,最終成為一位準媽媽。

回顧2015年的那個夏天,J女士因持續性腹痛就診於婦產科,當時發現宮頸管內不均質回聲,癥狀緩解後並未在意,也沒有繼續隨訪。1年後到解放軍306醫院檢查,發現宮腔內9×9 mm低回聲結節,印象為黏膜下肌瘤,張蘭梅主任建議進行宮腔鏡檢查+診刮術以了解結節性質,手術很順利,內膜病理提示為(宮腔)非典型性子宮內膜增殖症,局灶癌變高分化子宮內膜樣癌。這樣的結果對於一個尚未生育的年輕姑娘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雖然是癌症,但還是早期,是有辦法繼續生育的」,張主任邊安慰江某,邊仔細琢磨治療方案。

「癌症媽媽」妊娠記

子宮內膜癌常見於絕經後女性,但仍有20%左右的患者處於育齡期,能否保留生育功能以及後續助孕、治療和隨訪是近年來婦科和生殖醫生共同關注的問題。目前對於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來說,全子宮切除術仍是標準治療方案。雖然有保留生育功能治療成功的文獻報道,但也有保守治療後出現致命性複發的案例。

張主任在對J女士全面評估後,又與患者及其家人進行詳盡的溝通和知情同意,最終選擇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樣腺癌病灶電切術+含緩釋孕激素的宮內節育器(曼月樂環)進行保守治療。術後每次複查,張主任和婦產科每一位接診醫生都會安慰和鼓勵患者,看著越來越好的複查結果,幸福和希望又重新湧上J女士及家人的心頭。

據文獻報道,早期子宮內膜癌保守治療術後,試管嬰兒的活產率高於自然妊娠,並且考慮到試管嬰兒助孕可能縮短待孕時間並提高妊娠機率。

「癌症媽媽」妊娠記

在術後1年複查活檢內膜確認無腫瘤複發後,張主任果斷建議J女士儘快助孕。2017年12月J女士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306醫院生殖中心。金丹醫生對其進行不孕因素、卵巢儲備、男方精液等方面的全面評估。對於早期內膜癌保守治療後進行助孕的J女士來說,焦點在於卵巢刺激產生的超生理劑量的雌激素水平,是否對癌症預後產生影響。張主任在婦產科工作繁忙的情況下,仍對J女士的生育問題牽掛不已。在了解基本情況後,張主任擬定倆較為理想的助孕方案,建議降低促排卵的雌激素水平、縮短卵巢刺激時間、以及儘可能少的刺激周期數。在張主任的指導和生殖中心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J女士順利完成卵巢刺激、取卵、受精、移植等過程,終於在2018年5月的一天夢想成真,也就有了文章開頭令人難忘的那一幕。

當大多數人還沉浸在喜悅當中時,張主任仍在靜靜地思考著J女士的後續治療問題。張主任囑咐大家說:「患者的孕期保健問題、助孕治療妊娠分娩後子宮內膜癌的複發風險等,都值得我們每一位臨床醫生繼續重視。」

衷心祝願J女士和她的寶寶在張蘭梅主任和306醫院婦產科及生殖醫學中心全體醫護人員共同呵護下健康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顧事 的精彩文章:

大血管炎——從機制到臨床的最新進展
新鮮:聽專家談眼結石

TAG:醫學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