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莒國春秋之 莒國的疆域與都邑

莒國春秋之 莒國的疆域與都邑

莒國疆域的演變

西周、春秋至戰國三個時期,莒國疆域不斷發生變化。

西周時,莒國受周王室與諸侯制約最寬鬆,勢力範圍不斷擴大。

春秋早中期,莒國逐步擴張,鼎立齊魯,疆域最大。北至現在的安丘、高密,南至贛榆、蘭陵,西至沂源、蒙陰、費縣,東至黃海,都曾屬莒國疆域。

春秋後期到戰國,莒國內生紛亂,外受侵擾,城邑淪陷,疆域日小。戰國末期,莒境大約北臨諸城、西至蒙陰、南臨莒南、東至黃海。

莒國故城營建特點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述莒城:「其城三重,並悉崇峻,唯南開一門,內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許里。」儘管這是漢魏時期的規制,但當時建城必定承繼原來的規制,所以仍可見春秋時期莒國都城的影子。莒國都城是周代列國都城中選址、營建特點非常典型的。

?莒城選址於沭河流域的莒中平原之上,夾處兩山兩河(屋樓崮、浮來山、沭河、柳青河)之間,呈端正的南北方向,既有天然屏障,又有良好的氣候條件,環境非常優越。

?莒城布局呈規整的方形,外郭、內城「回」字形相套,與《呂氏春秋》「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的都城設計理念相合,是「擇中立宮」都城建制的典型代表。今城陽大菓街一帶是全城中心和制高點,其熟土層達8米以上,據分析,可能是堆積形成的宮殿群台基高台地,地形中間高、四周低,恰似龜背。城內有許多內湖和汪塘濕地,較大的有西湖、漏卮湖、金龍河等,如同城市之腎,起著防洪排澇、集蓄水源、維持城內生態平衡的重要作用。

?莒城規模宏大,外郭南北、東西各約5公里,面積約25平方公里,是東周王城面積的兩倍多,比齊國都城臨淄大近兩平方公里,是魯國都城面積的三倍,可容納農耕工商各業長期自給,保障戰時生產生活物資,也是能夠抵禦樂毅圍城五年不下的重要原因。

?莒城城防以「金城湯池」堅固著稱,從城牆遺址看,為夯土建成,高九米左右,寬達三四十米,是工程浩大、易守難攻的城防工事,也是至今莒國時期唯一留下遺存的地上建築,承載著久遠的莒國歷史文化記憶。

莒國的宮殿、官邸和民舍

春秋戰國時期建築的重大變革是瓦的普遍使用和高台建築的出現。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處於政治、軍事統治和生活享樂的需要,建造了大量高台宮殿。宮殿基本為「前堂後室」、「前朝後寢」格局,規模宏大,格局嚴謹,給人以強烈的精神感染,凸顯王權的尊嚴。宮室往往附有園囿,成為園林式建築,代表了當時的最高建築水平。

莒王宮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參考戰國時期《考工記》關於周代列國宮殿多建於夯土高台之上的共同特點,以及秦漢時期王宮坐落方位和布局特點,莒國和其他諸侯國一樣是存在宮殿群的,莒國和以後的城陽國宮殿群應以莒城地勢最高處為中心,可能就在劉章手植槐(大果街老槐樹底)周圍,漏卮湖和金龍河極有可能是宮廷內湖,用於解決宮苑內用水、改善整體環境,供遊玩宴樂。

古代宮殿由台基、柱框與牆身、屋頂三大部分組成:

台基高度受到嚴格的等級制度制約,《禮記》載「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柱框與牆身是以木結構為主的柱樑構架,柱樑最重要,牆是輔助性的,起分割室內外的作用,「牆倒房不塌」。

屋頂是最有特色的。「柱高一尺,出檐三尺」,把屋頂脊步做成陡坡,飛檐做成緩坡,使屋頂排水快而遠,而且利於冬暖夏涼。正殿、後殿的屋頂都不一樣,有主從之分,形成穩中求變的建築藝術之美。

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已成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不僅王室宮殿有逾越規制現象,貴族官僚的宅第也追求宏大、豪華,主要有樓房建築和大型宅院兩種形式。這一時期,出現了最早的四合院建築形式,貴族宅第一般由幾個四合院式庭院組成,坡頂、門、堂、庭院、正房、後院、迴廊等已趨完備。

平民房屋多為簡陋的小宅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她被稱古代第一冰美人,因笑被黑千年,一文物出土還她清白
這個稱號很多人都不願接受,被封的人結局都很慘,讓人難以置信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