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功臣回京遭和珅勒索,出人意料的結局暴露清朝一大隱患

功臣回京遭和珅勒索,出人意料的結局暴露清朝一大隱患

清乾隆時期,屬國越南發生了一次叛亂,國王黎維祁緊急向清政府求援,時任兩廣總督的孫士毅帶兵平叛,過程很順利,讓黎維祁很快復國。乾隆皇帝得到消息很高興封賞孫士毅一等謀勇公,調任軍機大臣,兵部尚書。

孫士毅

孫士毅剛剛立下大功又升任六部之一的兵部主官,正是風光得意的時候,但是還是比不過和珅啊。在進入軍機處的時候,主管軍機處的和珅就問孫士毅「這回去越南拿回什麼奇珍異寶了么?」。孫士毅為官清廉,沒有準備禮物,只能小心的說「沒有帶什麼東西。」可是和珅眼尖啊,看到孫士毅藏在手裡的東西生氣的樣子說:「沒有寶貝這是什麼?」孫士毅敷衍道:「就是一個鼻煙壺。」和珅一把搶到手裡只見那鼻煙壺晶瑩剔透,渾然一體竟是一整顆珍珠雕成的,足有鵪鶉蛋大小。

和珅愛不釋手,「這東西給我吧。」孫士毅趕緊解釋:「這是進獻給皇上的。我已經上報過了,下回我再給和大人弄一個。」和珅呵呵一笑,這事算揭過了。沒過幾天和珅晃悠到孫士毅跟前笑眯眯的「我剛好弄了個鼻煙壺,你給我鑒賞一下如何。」孫士毅拿到手裡一看,這正是自己獻給皇上的。

和珅

孫士毅很細心,事後他悄悄查閱了皇上賞賜的記錄,發現近期乾隆沒有給過大臣任何的賞賜,後來他才明白,原來和珅沒事就去內務府轉悠,看到喜歡的東西就直接拿走,不跟任何人打招呼。後來和珅被抄家的時候發現了許多本應屬於乾隆皇帝的寶貝。

這件事表面上是和珅目無法度,權勢滔天,其實也隱藏著清朝中央權力機構的隱患。一個大臣能夠隨意拿去皇帝的私人物品可見朝廷在官員政事管理出現了多大的問題。宮中眾多的管理制度成為一紙空文,那麼這種情況蔓延到其他領域乃至全國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事實上這種影響早就體現到了整個清朝政府的體系之上。乾隆帝的養子福康安領兵鎮壓苗民起義,就把指揮權交給副手,每日飲酒作樂,這種無視法紀的行為與和珅的類似的做法在清朝中後期已經較為普遍了。而福康安無視軍隊法紀的結果就是,從雍正時期開始的苗民起義到同治時期才被解決,拖累了清政府120多年。

福康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鏡子能照出什麼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的鏡子能照出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