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資治通鑒」戰國第一刺客,與韓信、白起並列,被人稱為國士無雙

「資治通鑒」戰國第一刺客,與韓信、白起並列,被人稱為國士無雙

原標題:「資治通鑒」戰國第一刺客,與韓信、白起並列,被人稱為國士無雙


一、


公元前453年,豫讓又一次下崗失業了。


原本他在晉國總理——智伯手下混飯吃,但不久前的一次政治火拚中,競爭對手趙、魏、韓三大家族合夥群毆智伯。


靠著「亂拳打死老師傅」這一江湖利器,三大家族瓜分了智伯的土地、財富,

也屠殺了他的親戚、子孫、朋友,徹底斷絕智氏家族東山再起的希望。


員工拋棄你時,連個招呼都不會打。


既然大樹倒了,猢猻也該散了。智伯的屬下們,紛紛向勝利者搖尾乞憐,希望獲得下一個工作機會。


畢竟人到中年,上有80歲的爹娘,下有15、6歲的熊孩子,老婆還得買點新衣服、化妝品,


實在沒有必要為一個失敗者鳴不平,而跟自己的生活過不去。


就在同事們去朝見新主人的時候,豫讓說了一句震爍千古的名言: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二、


豫讓,也不是一直都有這麼高的覺悟。

雖然他是山西人,但他並沒像煤老闆老鄉一樣,開悍馬、養小三、炒樓盤,相反,他從小就窮得叮噹響,充其量就是個吃辛苦飯的煤礦工人。


長大以後,就憑著身材高大、憨厚老實,到范老闆家當長工。


估計是范老闆家給工人吃不好、穿不暖,住的也是四面通風的房子,


所以在一次招聘中,豫讓毫不猶豫的跳槽到中行老闆家,繼續做長工。


可這兩家人的運氣也太差了,沒過幾年就被掌握晉國大權的智伯給滅了,上演戰國版的「打土豪、分田地」。


土豪,當然是徹底清除掉;田地,連同人口、財富,當然是智伯笑納嘍。


豫讓,從此為智老闆打工。



在前兩個老闆家打工時,豫讓是合同工。


每天朝九晚五,按時下班,領工資混飯吃而已,從來沒參加過崗位培訓、職業規劃班之類的,老闆一個不高興,隨時都可以讓他滾蛋。

既然如此,豫讓對他們也談不上有什麼感情。


可到了智老闆的手下,一切都不一樣了。憑著踏實肯干、埋頭苦學,他很快就被納入後備幹部的行列。


有一次,智老闆在視察工作的時候,就親切的拉著他的手說:「今年表現不錯哦,明年繼續努力,我們的晉陞通道是很透明的。」


豫讓不但解決了事業編製,還被智老闆納入親信圈子裡。


去參加飯局,他鞍前馬後的跑腿招待著;開工作會議,他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並經常得到讚賞;


智老闆有事,他乾淨利落的解決,回來就拿到豪宅、寶馬,還晉陞一級。


員工要的其實並不多,不過是看得見希望的前途,和人格的尊重。



三、


然而,這一切都結束了。

智伯在攻打太原城時,被趙、魏、韓三大家族合夥反殺,甚至腦袋都被趙襄子割下來當作酒杯。


被留下來看家的豫讓聽到後,難過的大哭一場,然後立下誓言:「我一定要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


說實話,他實在沒有這個必要。


智伯已經死了,並且被滅族,即便為他報了仇,也沒人能給他五毛獎賞。可如果失敗,不僅自己要被殺頭,還要連累老婆孩子跟著吃苦。


如果一定要他說出理由,那麼一定是:「我曾感受到尊重,那就一定不能辜負。」



四、


豫讓更換了身份證,偽裝成受過刑的人,混進趙襄子家。


恰好老趙家要裝修,豫讓就主動申請為廁所刷牆這份工作。這種臭烘烘的臟活,別人躲都來不及呢,壓根沒人跟他搶。


以後,豫讓每天工作的時候,就在懷裡揣著一把匕首,就等著趙襄子上廁所的時候,給他來一刀。

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被他等到了。


那天,趙襄子昂首闊步走進廁所,正準備舒舒服服的放空自己的時候,突然眼皮子一直跳,脖子上的汗毛都炸起來了,他嚇了一跳:「有殺氣。」


提起褲子,拔腿就跑。


不愧是能文能武的一代梟雄,第六感就是靈敏。


趙襄子跑出廁所後,趕緊派人把裝修廁所的人員,全部搜查一遍。


豫讓,毫無理由的暴露了。



抓住了要殺自己的刺客,趙襄子會這麼處置?他在問清楚前因後果後,居然把豫讓給放了。


還有這種事?


趙家對身邊的人們解釋:「智伯死了,此人卻想著為他報仇,真是個忠心的人。這種人不能殺,我以後小心點就行了。」

說完,就讓豫讓平平安安的離開趙家。


按道理說,事情到了這一步也差不多了吧。


態度也表明了、行動也實施了,可就是沒成功,老天爺不幫忙,沒辦法的事。還白撿了一條性命,以後好好過日子就得了,還折騰啥?


可豫讓不答應:「伴隨你一生的,只有發過的誓、受過的恩。」


回家後,他就對自己的身體瘋狂改造,要弄得媽都認不出來為止。


臉上抹點油漆,經過化學反應後徹底毀容;吞下一塊火炭,把喉嚨燙壞,聲音也變了。


這麼一折騰,別說媽不認識,老婆孩子也當他是怪物。



五、


為了不拖累家人,豫讓決定離開家門。

他拿了一隻破碗,到城市的CBD去到處轉悠。


餓了就趴下當乞丐,跟路人要點飯吃。吃飽後就查看地形,找出趙襄子經常出入的路口,準備趁他不注意的時候,衝上去捅他一刀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豫讓發現:趙襄子每天早晨都要經過一座橋,而且那座橋很窄,根本容不下護衛在兩邊行走。


豫讓決定埋伏在橋下,等趙襄子經過的時候,從旁邊翻橋而上,一舉格殺。


那天,清晨的太陽還沒有完全升起,身邊除了潺潺的流水聲,就是越來越近的馬蹄聲。


10、9、8、7、6、5、4、3......


突然,趙襄子緊緊拉住了馬韁繩:「我感受到濃濃的殺氣,肯定又是豫讓要殺我,你們快去搜。」


豫讓的運氣真是太背了,趙襄子的第六感真是太神了,此情此景,我真不知道還能說什麼。



豫讓就藏在橋底,第一時間被抓住。

趙襄子看著那張被毀了容的臉,大惑不解的問他:


「你曾經也在范家、中行家干過,他們死了,你怎麼不去殺智伯?


現在智伯死了,你為什麼偏偏要纏著我不放呢?為了殺我,搞得人不人、鬼不鬼,這又是何苦呢?值得嗎?」


值得嗎?這句話問的好。


豫讓抬起頭來,對趙襄子說:「我在范家、中行家的時候,他們看我就像路人甲,所以我只能以路人甲的姿態,來對待他們。


可是智伯是真的拿我當國士啊,我當然以國士的姿態來回報他。」


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臣之視君如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仇寇。」


現在,豫讓也說:「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


高貴的靈魂,總是不約而同的相遇。

在這一刻,豫讓與孔孟述說著一個真理:我們需要的,只不過是平等對待,和人格尊重。


六、


為智伯報仇的計劃,徹底泡湯了。


趙襄子為了自己的安全,不可能一次又一次的釋放豫讓,沒人跟自己過不去。


豫讓也知道,自己的生命到此為止了。


但是,他向趙襄子提了最後一個要求:「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義。


今天的事,我不敢奢望能活下去,只想請你把外套給我比劃比劃,讓我完成為智伯報仇的誓言,這樣我死也瞑目了。」


趙襄子徹底被感動了,天底下真的有這樣的忠義之人。


他覺得不滿足豫讓的願望,自己的良心都過不去。


於是,他脫下自己的外套扔過去,豫讓撿起衣服,拿起刀來用力捅了三個窟窿,隨後反手就自殺了。


豫讓用自己的生命,守護著許下的誓言,和忠義的信仰。



七、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短短14個字,做起來又有多難?


做領導的,要把員工當人看;做員工的,要把自己當人看。


智伯有自己的性格缺陷,剛愎自用、驕傲浮誇都可以用在他身上,但是他確實做到了領導者應該有的一切品質,才能得到豫讓這樣的員工,願意為他付出一切。


豫讓,也得到古往今來所有牛人都喜歡的一個名號:國士無雙。


有時候,不是我們對公司的文化建設嗤之以鼻,實在是范地主的工錢還不夠吃飽肚子。


1200年後,唐末詩人周昊對這件事就看的很透徹:

門客家臣義莫儔,漆身吞炭不能休。


中行智伯思何異,國士終期國士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乎 的精彩文章:

不讀懂屈原,不足以談情懷

TAG: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