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經25年戰火才簽訂的和平盟約,他登基後果斷毀約,直接導致亡國

歷經25年戰火才簽訂的和平盟約,他登基後果斷毀約,直接導致亡國

談起皇帝的生活,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錦衣玉食」、「佳麗三千」,「一段飯恨不得吃掉老百姓一年的收入」。殊不知,歷史上有幾位皇帝卻在王朝依稀尚存的情況下,一下從天子淪為階下囚,而宋徽宗就是其中一個。

說起宋徽宗,大家並不陌生,這是一位才情很高的皇帝。如果他不是皇帝,那是他的幸運,因為他可以專心鑽研書法琴畫;如果他不是皇帝,這是國家的幸運,因為大宋不必被一個孱弱的人所領導。可是歷史不容假設,他在位期間,北狄來犯,大宋被迫南渡,趙匡胤打下的江山,被他丟了大半。

更有趣的是,在他當皇帝期間,選拔人才憑的不是行政能力,而是藝術成就。因為他自己是個少有的藝術天才,所以他對書畫頗有造詣的官員情有獨鍾,誰的畫畫得好,封個官;誰的字寫得出色,馬上升職。導致他當政期間,朝中匯聚了一批以「藝術家」為主的官員,真正的能臣幹將未能得到任用,一度朝綱荒廢,軍紀廢弛。

因為施政無道,導致義軍四起,各地的農民起義雖然都被成功鎮壓,但造成嚴重內耗,國力衰減,導致對外抗擊侵略時戰鬥力嚴重不足。

在外交上,宋與遼有盟約在先(檀淵之盟雖是恥辱條約,但也是經過二十五年戰火後才簽訂的和平協議),故多年未起戰事。某日,一遼人給宋徽宗獻計,表示可以聯合金國滅遼,宋徽宗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滅了遼國便可收復被遼侵佔的土地。宋徽宗本為一個藝術天才,但作為一個兼職政治家的毛病就暴露出來了:想法是很好的,就是想得太簡單了。

金國口頭上答應了宋徽宗聯合滅遼的計劃,並允諾宋國可以收復失地。但是宋徽宗違背宋遼之間的「澶淵之盟」,背信棄義為金國所不齒,更何況,金國怎可能允許宋國收復失地繼而做大?

果然在遼國被滅後沒多久,金兵開始南下,在腐敗的北宋軍隊面前,金兵勢如破竹。宋徽宗一看形勢不對,立即退居二線,讓位於自己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宋欽宗。宋欽宗繼位後,斬殺了其父遺留的一批奸佞,重用主戰派將領,金兵一度被有效擊退。但金兵迅速捲土重來,眼看大勢已去的宋欽宗派人前往金兵大營求和,可惜仍未能阻止金兵的侵略。隨後金兵迅速攻下開封,也就是北宋的都城。城破後宋徽宗,宋欽宗二帝被俘,最終客死他鄉,北宋也隨之覆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徽宗 的精彩文章:

解說宋徽宗時期建造的艮岳
此人為討好宋徽宗,竟做出如此荒唐事,連奸臣蔡京都看不下去了!

TAG:宋徽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