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以「馬革裹屍」為己願,屢演一騎當千之壯舉,最終封王拜相

此人以「馬革裹屍」為己願,屢演一騎當千之壯舉,最終封王拜相

在《水滸》《三國》等中國古典小說中,作者每要形容一個將軍的生猛度,最喜歡說的語句是「其有萬夫不當之勇」。

一人敵萬人,當然是不可能的。

但這些小說中,經常出現英雄猛將單騎闖陣,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情節。

那麼,問題來了。

一個比較能打的將軍,以他一個人的武力,通常可以應戰多少小兵呢?

為此,日本人曾經搞過一個真人模擬實驗,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四至六個。

但實驗終究只是實驗,與真正以性命相搏的戰場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我們知道,一個手持兇器的狂徒,如果已經失去了理智,不畏生、不懼死,在街頭行兇,很可能會出現一個人追著一街人砍的場面。

那麼,在古代戰場上,象項羽、關羽一類超級戰神一個人追著數百人,甚至上千人砍殺的情形就不足為奇了。

這裡,說一個屢次上演「一騎當千」之壯舉的唐朝戰神。

該戰神就是大唐中興猛將馬璘。

馬璘是岐州扶風(今陝西扶風)人,出身將門,祖父馬正會曾為右威衛將軍;父親馬晟曾為右司御率府兵曹參軍。

我們現在知道,馬姓「扶風堂」自東漢以來名將輩出,如馬援、馬融、馬棱、馬日磾、馬超等等。

算起來,馬璘也是馬援的後人。

馬璘少年讀史,讀到范曄《後漢書.馬援傳》中馬援放出的豪言「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不由得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將書本一丟,拍案而起,大吼道:「豈使吾祖勛業墜於地乎!」遂以「馬革裹屍」為己願,參軍入伍,在安西都護府自效。

天寶十四年(755年),馬璘在邊陲積戰功已遷至左金吾衛將軍同正。

這年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

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從范陽(今北京城西南)發兵十五萬,洶湧南下,直撲洛陽、長安。

唐玄宗聞訊,倉皇出逃,遁於成都。

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即帝位於靈武,是為唐肅宗。

馬璘統精兵三千,至鳳翔護駕勤王,初戰衛南(今河南滑縣東),以百騎破叛軍五千之眾;再戰河陽(今河南孟縣南),因功任鎮西節度使。

這裡重點說說「安史之亂」後期洛陽西原會戰中馬璘的驚艷表現。

彼時為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底,唐玄宗、唐肅宗、安祿山、安慶緒、史思明等人已相繼去世,兩大陣營的領袖分別是唐代宗李豫和史朝義。

唐代宗以其子雍王李適為天下兵馬元帥,僕固懷恩為諸軍節度行營副元帥,與諸道節度使軍隊及回紇兵會攻據守在洛陽的史朝義。

史朝義命其部將率兵數萬,於城外立柵充當第一防線,企圖阻擋唐軍。

僕固懷恩則布陣於西原,另派驍騎沿山迂迴至城外史軍柵營的東北側,前後夾擊,一齊發力。

該日,殺聲震地,日月無光。

史朝義擔心城外部眾有失,親率主力十萬出城援救,列陣於昭覺寺。

唐軍輪番向史朝義陣營發起猛烈攻擊,但叛軍陣堅如鐵桶,巍然不動。

神策軍觀容使魚朝恩結弩陣射陣,漫天箭雨,急如流星,仍未得志。

馬璘看得目眥盡裂,大喝道:「事若不濟,將奈何?!」雙手舞槊,一馬當先,馳入敵陣,左右奮擊,奪賊兩牌。

叛軍看來人猶如天神下凡,心中凜怵,一下子就亂了起來。

馬璘更見精神,左右披靡,人馬辟易。

唐大軍乘勢跟進,大敗叛軍,從而一舉收復東京洛陽及河陽城。

此戰,是唐軍與叛軍之間的最後較量,馬璘率騎沖陣,對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李光弼因此大讚道:「吾用兵三十年,未見以少擊眾,有雄捷如馬將軍者。」

寶應二年(762年)正月,史朝義在絕望中自殺,歷時七年又三個月的安史之亂終於宣告結束。

該年九月,僕固懷恩因見忌而發動叛亂,誘吐蕃入寇。

唐代宗見勢不好,出逃陝州避難。

馬璘時任鎮西節度使,率精騎四千餘人自河西(指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前往救急。

行至鳳翔,逢蕃軍雲合,圍攻鳳翔。

馬璘身先士卒,奮起猛擊,斬蕃軍數千級,漂血丹渠。

此戰過後,馬璘名聲如日中天。

代宗回京,令馬璘兼御史中丞,不久,又授北庭行營、邠寧節度使、兼御史大夫,旋加檢校工部尚書。

馬璘詞氣慷慨,以破虜為己任。

在邊關任上,馬璘分建營堡,繕完戰守之具,頻破蕃兵。

大曆九年(774年)五月,馬璘入朝任尚書左僕射,再進封扶風郡王。

大曆十年(775年)九月二十一日,吐蕃舉兵攻唐。

馬璘奉命率軍還擊,於百里城大敗敵軍。

大曆十一年(776年)十二月十三日(即公元777年1月26日),馬璘病逝于軍中,享年止五十六歲。朝廷廢朝以示哀悼,並追贈司徒,謚曰「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覃仕勇講史 的精彩文章:

小龍女為何要睡在繩子上?原因有兩點,第二點讓楊過很尷尬
農民挖到一「水舀子」,專家說是國寶,多次勸說將其帶走!

TAG:覃仕勇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