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肖翔: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五大特點、風險及對策

肖翔: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五大特點、風險及對策

來源:人民網-人民創投

人民網北京 6月23日電 由人民網人民創投等主辦的2018全球鏈界科技發展大會今天在京召開。會議期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戰略研究部負責人兼互聯網金融標準研究院副院長肖翔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現狀、風險與對策在現場提出了建議。

肖翔表示,目前,很多區塊鏈金融應用項目是樣本機構結合自身業務痛點,基於區塊鏈技術對已有業務進行改造,多數項目處於啟動實驗性驗證或者小規模試用階段。總體而言,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形成了一些初步成果,但現階段,區塊鏈技術距離在金融領域大規模商用仍有較長的路要走,距離真正融入日常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體系也還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

以下為肖翔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會議。

近期,協會研究團隊對協會區塊鏈研究工作組成員單位和部分代表性區塊鏈技術公司,大概30家樣本機構,就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形成了階段性的調查報告,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結論。今天想跟大家做一個彙報交流。

關於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特點

第一個方面,關於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特點。調研顯示,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

1、從資源投入看,大部分樣本機構重視探索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逐步投入更多專業人員參與相關研發、應用等工作。樣本機構中,從事金融領域區塊鏈技術應用的人員超過10人的機構(部門)佔比近70%,超過30人的佔比近45%。同時,樣本機構相關人才中,信息技術類專業人才佔比達到77%,經濟金融專業類人才佔比為17%。

2、從應用場景看,應用場景比較多元,主要聚焦在滿足潛在市場需求和解決金融行業痛點。樣本機構中,應用場景以信息登記存儲及溯源、供應鏈金融、資產交易、保險為主,機構佔比分別達到67%、56%、33%和30%。同時,在監管科技這一場景探索應用的機構比例也達到30%。

3、從項目進展看,目前,很多區塊鏈金融應用項目是樣本機構結合自身業務痛點,基於區塊鏈技術對已有業務進行改造,多數項目處於啟動實驗性驗證或者小規模試用階段。總體而言,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形成了一些初步成果,但現階段,區塊鏈技術距離在金融領域大規模商用仍有較長的路要走,距離真正融入日常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體系也還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

4、從技術架構看,首先,絕大部分樣本機構以構建聯盟鏈為主,主要由於當前金融場景集中在供應鏈金融等B2B領域,需要具備准入訪問機制的區塊鏈服務,因而更適合使用聯盟鏈。其次,65%的樣本機構採用開源區塊鏈底層平台實現業務搭建,以節省研發時間,從而將更多精力聚焦於業務場景落地。最後,有35%的樣本機構探索開展區塊鏈底層平台自主創新研發。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區塊鏈底層平台自主創新研發仍然面臨時間周期長,專業人才缺、技術成熟度低等問題,還需要各方沉下心,穩紮穩打,以期逐步取得成效。

5、從核心技術看,一方面,樣本機構使用PBFT(實用拜占庭容錯)的比例達到55%,成為比較主流的共識機制。需要指出的是,經典PBFT演算法流程相對複雜,共識過程容易受網路波動影響,對網路帶寬及質量要求較高。因此,當前多採用並行共識、混合共識等方法對PBFT進行定製開發和適當優化。

另一方面,很多樣本機構採用多鏈架構進行系統設計,保證賬本數據完全隔離,提高數據隱私保護能力、系統容錯能力、交易並發處理能力,從而適應更多複雜的金融業務場景。

還有就是目前受交易吞吐量制約,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多用於低頻交易類系統。因此,很多樣本機構都將提升區塊鏈技術應用的交易吞吐量作為重點技術攻關方向。

關於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風險

第二個方面,關於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風險。調研顯示,樣本機構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風險有較為清晰的認知,並採取一定措施加以防範。具體風險包括:

一是金融業務重視隱私保護,在現行共識機制下,部分敏感信息透明可見,缺乏隱私性。同時,用於隱私保護的密碼學新技術尚不成熟,如組合環簽名、零知識證明、同態加密等容易形成數據膨脹、性能低下等問題,距離實際應用還有一段距離。

二是由於得不到有效監督,上鏈前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無法保證,在將區塊鏈技術用於各類資產溯源時,難以真正形成閉環以降低風險、減少投機,反而可能會因信息失真或扭曲而造成潛在損失。

三是區塊鏈智能合約存在不確定性,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過於靈活,一旦有漏洞被利用,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同時,區塊鏈防篡改特性將對業務邏輯修正、合約升級形成一定的障礙。

四是密鑰安全是區塊鏈可信的基石,竊取或刪除私鑰等會危害相關資產或數據所有者的權益。同時,私鑰唯一性使得其丟失、被竊等情況難以補救。

五是目前區塊鏈架構要滿足金融系統可用性與業務連續性要求還有一定難度。同時,信任機制、數據保存方式等仍需獲得主流金融機構的接受和認可。

關於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對策建議

第三個方面,關於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對策建議。防範化解上述風險,需要政產學研用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是政策監管層面,應該加強研究,密切跟蹤,重點關注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可能對現有法律體系和監管框架帶來的影響與挑戰;探索建立對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應用的識別、評估和管理機制,對依法合規、風險可控、服務於實體經濟的區塊鏈技術創新和發展給予引導規範和適度包容;對於有違技術發展規律和損害金融秩序的不法行為和亂象,應保持高壓態勢,持續採取措施重拳打擊,堅決遏制歪風邪氣,並切實引導將區塊鏈技術發展與此類亂象有效切割。

其次是行業協會層面,搭建溝通橋樑,對於政府和市場之間,客觀反映問題訴求,正確解讀監管政策,促進雙向良性互動;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原則,圍繞技術發展和業務場景重點環節,逐步完善區塊鏈技術和應用標準體系;切實加強公眾教育,使公眾能夠正確認識和客觀理解區塊鏈技術,對缺乏理性、跟風炒作現象適時進行風險提示,不斷強化公眾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觀念,遠離各類打著區塊鏈技術創新旗號的非法金融活動。在這個方面,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做了一些努力。一方面,協會配合全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對虛擬貨幣、ICO、變相ICO等進行監測和風險提示。另一方面,協會成立了區塊鏈研究工作組,組織行業力量共同探索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合規安全應用。

最後是從業機構層面,紮實練好內功,深入研究區塊鏈底層技術,推進區塊鏈底層平台的持續優化演進,加大區塊鏈人才培養力度,加快形成自主創新體系,不斷實現區塊鏈核心技術突破;充分考量金融業務場景實用性,做好產品技術驗證和項目推廣,逐步走出實驗室測試和內部試點,加速推動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商業落地;堅持走正道,充分考慮監管要求和法律適用問題,持續提升風險防範的意識和能力,做到風險管控安排與產品服務創新同步規劃、同步實施。

以上就是協會研究團隊區塊鏈應用調研的部分階段性成果,可以總結為五個特點,五個風險,三個建議,不當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閱讀提示: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僅供信息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區塊鏈新金融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TAG:區塊鏈新金融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