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頸椎病自我導引拉伸療法

頸椎病自我導引拉伸療法

頸椎病自我導引拉伸療法

臨淄區中醫院公丕見創編

自我導引拉伸,屬於中國古代的導引養生功法,不但可以養生,還可用以治療疾病,特別是能夠很有效的治療筋骨疼痛,具有舒筋活血,強筋壯骨等作用。

三國時期,名醫華佗創編的導引功法五禽戲,就具有很好的醫用價值。華佗的弟子吳普、樊阿等人,經常操練華佗五禽戲,身體強健。樊阿活到100多歲,吳普活了90多歲。

《後漢書·方術列傳·華佗傳》記載:「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完堅。」

1973年,馬王堆三號墓出土了帛畫《導引圖》,長100厘米,寬50厘米,繪有44個各種人物的導引圖式,其術式除個別人像作器械運動外,多為徒手操練。其中涉及動物的有鳥、鷂、鶴、顫、猿、猴、龍、熊等八式,與五禽戲相近而缺鹿戲與虎戲,其年代遠遠早於五禽戲,足以說明華佗的「五禽戲」是在帛畫導引圖基礎上創編或演變而來。

帛畫導引圖

現在世傳的導引功法還有達摩易筋經,八段錦等。都具有良好的養生醫療價值。達摩易筋經的名字直接說明此功法對經筋的調理作用。

達摩易筋經導引圖

八段錦則直接說明了每個術式的治療作用。

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調理脾胃需單舉,五勞七傷往後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攢拳怒目增氣力,背後七顛百病消。

八段錦導引圖

導引功法,能夠舒展肌肉,拉伸筋骨,平衡生物力學,可以用來正骨複位,理筋療傷。經常操練還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有一次一個患者脖子痛,月余不愈,經檢查發現該患者屬於下頸段問題,於是讓他練習達摩易筋經的青龍探爪術式,沒幾天就好了。後來我們根據不同節段的頸椎病分別採用不同的導引術式來治療,皆能取得了良好效果。

於是我們把這種治療頸椎病的導引術式整理出來,用以平衡頸肩經筋,治療頸椎病,稱之為頸椎病自我導引拉伸療法

歌訣

開胸開背開肩胛

低頭仰頭左右拉

1開胸式術式參考圖片

要領:定勢後,兩手下拉,胸頸上挺,上下拉伸,或通過呼吸,靠胸廓的起伏自然拉伸相關的肌肉和筋膜。

作用:主要拉伸胸小肌和肋間肌和腹直肌,調衡任督二脈,防治骨盆不正,高低肩,彎腰駝背。

2開背式術式參考圖片

要領:定勢後低頭,用力彎頸背,同時深吸氣,然後屏氣外拉肩胛骨。

作用:主要拉伸菱形肌,主要治療菱形肌勞損,緩解背部不適。

3開肩式術式參考圖片

要領:定勢後上手上提,下手下拉,做對抗拉伸,用力就像拔出馬刀,也想用力拉澡巾清理背部。

作用:主要拉伸肩胛提肌和斜方肌,主要治療菱形肌和斜方肌勞損,緩解頸肩不適。

4低頭拉正式參考圖片

要領:定勢後,下手固定在肋間,上手向對側45度方向立掌推出,頸部向上手同側45度扭轉病下壓。

作用:主要拉伸前中後斜角肌、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頸部的棘肌及枕後肌群,調整下頸段,緩解和治療下頸部不適,治療眩暈、頭痛、手麻、胸悶、及大椎穴處的疼痛和不適。

5仰頭拉正式參考圖片

要領:定勢後,輕微的上提上手,下壓下手,稍微增加一下頸部的旋轉力。也可以定勢後鼻吸口呼,靠胸廓的呼吸運動牽拉相關的肌肉和筋膜,達到保健治療作用。

作用:主要調衡寰樞椎,治療眩暈、頭痛、目視不明。

臨淄區中醫院針刀科簡介

臨淄區中醫院針刀科,挖掘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和養生方法,調理身體、治療疾病。以針刀治療為核心,以針灸中藥治療為基礎,以刮痧、拔罐、刺血、火針、埋線、手法、艾灸等傳統治療方法為輔助。主要治療頸椎病、腰椎病及四肢骨關節病引起的疼痛及功能障礙。講求未病先防,既病防變。追求治療上的綠色、安全、適度、高效。用保健的手段治病,從醫療的高度保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頸椎 的精彩文章:

淺談冬病夏治治療頸椎腰椎絕佳時機
9歲男童頸椎變成直線,醫生檢查後告訴家長這件事

TAG:頸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