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被國外公認清朝第一人,卻被我們誤認大貪官,直到2002年才知真相是這樣!

他被國外公認清朝第一人,卻被我們誤認大貪官,直到2002年才知真相是這樣!

說起晚清權臣李鴻章,人們總是會想到「賣國賊」、「千古罪人」這樣的評價。但是,當我們平心靜氣、理性來思考李鴻章所處時代大廈將傾的尷尬境地的時候,

當我們的思緒穿越時空重新回到那個腐朽不堪的大清王朝之時,當一個真實的李鴻章擺在我們眼前之時,我們不禁會捫心自問:

我們真得給予李鴻章以客觀的評價了嗎?

要我說:李鴻章就是我國清朝時期最出名的大臣,沒有之一。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大家對於李鴻章的評價是不同的。有的人說李鴻章是清朝最大的貪官,比和珅貪污的還要多。有的又說李鴻章是清朝最重要的名稱。

雖然罵名不斷,但是清朝在面臨敵人入侵時,沒有李鴻章的話,清朝的損失可能會更多。

而且經過人們的評價看李鴻章,我們便會發現,他其實真的是晚清重臣。

不說其他,雖然李鴻章利用他地位的便利,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但是他卻為清朝帶來了更多的好處,甚至被外國人稱為——清朝第一人。

在當時的朝廷中,李鴻章的才華並不是最高的,但是他卻臨危受命,親自與外國簽訂的一份條約。

並且不斷的利用自己的優勢與外國討價還價,從而使清朝獲得了真正的便利,少賠了很多的錢。

每次談判,他總是面臨簽與不簽兩難的選擇:

如果選擇前者,肯定會得罪全國的百姓;如果選擇後者,又會得罪西方列強,從而給清政府帶來更大的災難。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通過權衡從中兩害取其輕之外,他還能做什麼呢?

每一次在國家面臨危機時,作為清政府的外交大臣,李鴻章當然必須代表政府出面來收拾殘局,這也是他被國人視為賣國賊的主要原因。但是國人可曾想過,每次簽定了不平等條約之後,他自己也要遭愛多少傷痛與心痛的折磨。

據史料記載,在簽訂完《馬關條約》之後,李鴻章更是接二連三地遭到刺客的襲擊,在《馬關條約》簽訂前夕,一刺客在遠處將一把匕首迎面朝他擲過來,幸好躲得快,匕首擦臉而過,只劃破了一點皮,第二天,他臉上捆著繃帶,被迫在條約上簽字。

要知道讓當年李鴻章,明明知道籤條約是要遭受罵名的,但是他仍然是義無反顧的接受了光緒皇帝的旨意,前往簽訂條約。這就能夠看出,李鴻章的的確是清朝的重臣,

而且大家都說,李鴻章在當年貪污了大量的財富。

而且根據史冊記載,李鴻章去世後,在他的無府邸找到了數千萬兩白銀。甚至在當時,他還有有大量的外國固定資產。這都是他利用自己官位的便利得到的。但是他並未像和和珅一樣貪污。而是自己掙的錢。

最關鍵的是在近代南門,曾經人們曾經將李鴻章的墓葬挖掘了出來。我們驚訝的發現,在李鴻章的墓葬中,除了一塊慈禧賞賜的被子,以及兩塊金磚,其他的什麼都沒有。

甚至原本發現了兩塊金磚,在經過專家鑒定之後。也確定了,他們只不過是會兩塊銅磚而已。

直到2002年,國家對李鴻章的墓葬進行了修復,才讓這位背負國恥的愛國老人,得以安息!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

1901年11月7日,就在他逝世前的一個小時,俄公使還在他的病床逼迫他在俄佔中國東北的條約上簽字俄國公使走了之後,身邊的人大哭:「還有話要對中堂說,不能就這麼走了!」

李鴻章的眼睛又睜開了,身邊的人對他說:「俄國人說了,中堂走了以後,絕不與中國為難!還有,兩宮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鴻章兩目炯炯不瞑,張著口似乎想說什麼。身邊的人再說:「未了之事,我輩可了,請公放心!」李鴻章「目乃瞑」,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了人世,享年78歲。

在李鴻章世後,喪禮的錢都是慈禧太后發放了5000兩銀子操辦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松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完成華夏一統的秦始皇,死後哪種說法最靠譜,歷史是唯一的!
和珅斂財白銀22億餘兩,被嘉慶炒家死前,他還將嘉慶一軍!

TAG:青松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