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荀彧的後人雖然是老百姓歡迎的太守,卻不如女兒和兒子更有名氣

荀彧的後人雖然是老百姓歡迎的太守,卻不如女兒和兒子更有名氣

原標題:荀彧的後人雖然是老百姓歡迎的太守,卻不如女兒和兒子更有名氣


荀崧,三國著名謀士荀彧的後人,生在兩晉時期的亂世,自己雖然有一定的名聲,但在後人眼中,遠遠不如他的女兒荀灌有名。因為荀灌在13歲的時候就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救了全城人的性命。


荀崧做襄陽太守時,做了一些受老百姓歡迎的事,但也得罪了一些人,這就有了部下杜曾的叛亂。杜曾因為對荀崧不滿,突然帶領重兵包圍襄陽城,說要殺掉荀崧和那些忠於他的人。


城裡的荀崧拚命抵抗,城外的杜曾每天攻城。雙方對峙了很長時間,眼看城裡的糧草一天比一天少,守城的軍民死傷人數一天比一天多。荀崧很著急,想派人出去尋找救兵。可是,襄陽城被叛軍重重包圍,派誰去?怎樣突圍?這個很實際的問題難住了荀崧。


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選,荀崧決定自己突圍求援。這時,荀崧13歲的女兒荀灌站出來,請求父親讓她去搬救兵。一個13歲的小姑娘擔此重任,荀崧很不放心,可又沒有更合適的人選,只好勉強同意。


這樣,荀灌突出重圍,找到了父親說的石覽。石覽建議,可以請周訪同時出兵,合力破敵,這樣更有把握。荀灌自作主張,代替父親寫了一封求援信,信上強調了周訪出兵相救的理由:唇亡齒寒。萬一襄陽失守,叛軍可能會侵犯近鄰,周訪這裡首當其中,那時候,說不定會有滅頂之災。


周訪被信中的道理說服,馬上派兒子周撫帶領三千精兵,和石覽一起去襄陽救援。



襄陽之圍解了,石覽和周訪都說,荀灌的功勞最大。一個13歲的小姑娘,有勇有謀,救了全城百姓,的確值得稱讚。


荀灌的弟弟荀羨也是個很有意思的人。荀羨七歲的時候,跟著父親住在石頭城。那時候,蘇峻造反朝廷。但他對荀羨這個小孩子很喜歡,經常抱著他,把他放在自己的膝蓋上玩耍。荀羨回去對母親說悄悄話,唉,我手上要是有一把刀子,真想殺了蘇老賊。


一個七歲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荀媽媽嚇得趕緊捂上他的嘴。小孩子家,別瞎說,小心丟了小命。


荀羨最離奇的,是他逃婚的經歷。十五歲時,荀羨被皇帝看上,要選他做駙馬,讓他娶尋陽公主。西晉時期,當駙馬可不是一件好事。何止西晉,歷史上歷來如此,歷朝歷代的公主都很愁嫁,很多人不願意娶公主為妻,因為她們太過飛揚跋扈,有的甚至還動手打人。



荀羨為了不當駙馬,來了個遠走高飛大逃婚。可是,他還是被抓回來了。皇帝看中的人還能逃?最終,荀羨被逼成婚,還是做了駙馬。

荀羨是東晉逃婚的佼佼者。和王獻之的燒了自己的腳拒絕娶公主相比,荀羨更直接,更具有反抗性。但他們都沒有反抗到底。畢竟,他們是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誰又能脫離時代而生存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坊 的精彩文章:

曾經和蕭道成患難而成為史上陞官最快的人,一個愛好讓人呵呵
南朝著名史學家,寫出了輝煌的歷史著作,自己的歷史卻非常陰暗

TAG:讀史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