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一代晶元陷生產困局 英特爾霸主地位面臨巨大挑戰

新一代晶元陷生產困局 英特爾霸主地位面臨巨大挑戰

上周四,英特爾CEO Brian Krzanich因與下屬發生辦公室戀情不得不申請離職。相比於他的花邊新聞,這位CEO在下一代晶元生產上留下的爛攤子恐怕更讓英特爾頭疼。


新一代晶元生產困局

Krzanich任職CEO期間,英特爾在新款晶元生產上始終未達預期。今年四月,他們不得不宣布,晶元產量過少已使公司陷入了困境。就在英特爾在生產泥潭中掙扎的時候,其在晶元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台積電(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日前正式宣布,將在今年推出新款晶元。

據部分技術和金融分析師所言,兩家公司都將在晶元中搭載更加微型的晶體管,這意味著晶元整體性能會更加強大,而其體積和耗電相比前代產品將會減少不少。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兩家公司所使用的晶體管大小相近,不過英特爾在2019年才會正式發售其新一代晶元。

華爾街日報周五報道,有分析師表示,在英特爾歷史上,這是首次有其他晶元製造廠家在生產技術上超越了英特爾,其在電腦和伺服器市場的壟斷地位可能會受到衝擊。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 Inc.負責人Handel Jones認為,若英特爾在未來12個月中不能改善晶元生產進度,其在市場定價能力將會下降10-15個百分點,同時市場份額也會下滑約5%。

此外,AMD、高通近年來同樣在晶元領域快速發展,正逐步蠶食著英特爾的定價能力。

不過,英特爾方面對此表現的卻很樂觀。公司表示,正是由於激烈的產品競爭,才使得英特爾在產品性能方面始終表現優異,而且他們有能力優化目前的生產流程和組裝技術。

從目前情況來看,英特爾也確實有這個底氣。在上周四發布的二季度財務預測中,公司預計收入169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而非GAAP項下每股EPS為為99美分,同比增長38%。


每當英特爾開發新一代晶元,其往往要投入數十億美金來建設工廠和更新設備。

據英特爾預計,公司今年資本支出約為145億美元,同比增長23%,這其中約三分之二將用於製造處理器,然而英特爾方面拒絕透露其在新產品產生的具體支出。

不過,公司高管們向華爾街日報透露,新產品的生產成本將PC部的一季度營業利潤拖後了4%。半導體諮詢公司Tirias Research Jim McGregor認為,英特爾開發新晶元的成本約為50億美元。此外,若新建設備工廠,其每個廠房需花費60-100億美元。

華爾街見聞提及,上周四,英特爾公司董事會接受了58歲CEO Brian Krzanich的辭呈與卸任董事的申請,CFO Robert Swan將即刻接任為臨時CEO,同時開啟了搜索下一任CEO的程序。據悉,Krzanich被爆在「之前」與一位英特爾僱員發生過「達成共識的羅曼史」,違反了公司嚴禁經理層與直接或間接彙報工作僱員談戀愛的規則。

Krzanich是在英特爾工作了30多年的老兵,1982年以工程師的身份加入公司,隨後屢經提拔,在2013年成為CEO並加入董事會,也驅動了英特爾從以電腦為中心轉型成以數據為中心的戰略。可能是為了「對沖」CEO意外辭職的負面影響,英特爾在周四聲明中還上調了二季度營收與盈利預期。

上周五,英特爾收漲0.59%,報52.50美元。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見聞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32強「國家實力」排行,日本居然名列榜首!
新興市場繼續遭屠殺:阿根廷比索低位徘徊 南非蘭特大跌2%

TAG:華爾街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