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你不能不知道:優秀的學術成果都是這麼寫出來的!

你不能不知道:優秀的學術成果都是這麼寫出來的!

學術期刊論文的撰寫和發表,既與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追求目標密切相關,也與學術評價及期刊用稿導向密切關聯。那麼,在各大期刊編輯、各位知名學者眼中,學術成果應該怎麼寫?學術成果撰寫的不良傾向有哪些?學術成果應該體現怎樣的價值取向呢?

術語越多、新觀點越多,學術水平就越高?

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常務副主編李金華認為,當前,經濟學學術界存在一些值得警惕的現象:在對經濟學論文和著作的遴選、評獎中,不少人將數學模型的複雜程度、計算技術的難易度作為評判學術成果水平高低的標準;有的認為純學術研究可以沒有應用價值,可以不經過實證檢驗,可以與經濟事實和經濟現象無關,有的認為一篇論文或一部著作中,模型越複雜、公式越多、數據使用越多、技術難度越大,學術水平就越高,有的認為經濟學術語越多、新觀點越多,新見解越多,學術水平就越高;許多經濟學論文,不論是否適用模型,作者都盡量使用模型,不論是否適合運用計量分析,作者都努力進行計量分析,能明晰說明的故意說得深奧,能簡單計量的卻用模型弄得複雜。反思這些現象的根源,就是對經濟學學術成果的評價標準形成了誤區,有必要正本清源。

李金華強調,社會科學以人類的精神世界、精神文化和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運用科學原理,使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進行認識和實踐。由於研究對象具有人文特質和社會屬性,所以社會科學既是事實科學又是價值科學,其成果既存在主觀性、規範性,又具有價值性、應用性。社會科學的成果當然也具備與自然科學相同的特質,即解決人類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促進人類的發展與進步。

學術成果質與量,哪個更重要?

《新華文摘》總編輯、編審喻陽認為,那種視量化評估為學術評價之毒藥的觀點,我們認為不免失之偏激,不能一味否定量化評價的作用。應該看到,在多數情況下,量化統計的結果均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但學術成果數量多少與水平高低並非線性正相關,適當參考、重視量化評價方法和結果,不應改變「質在量先」的取向,更不應奉之為標準。

福建師範大學教授陳穎提出的「量化疑問」值得深思,他認為,在自然科學研究領域,採用精確的量化方法評判研究成果的水平,有一定科學性和可行性。但對於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而言,則需要探討商榷。所謂在前人基礎上的創新,也往往是一種潛移默化、長期積累的過程,有時很難說清楚是哪些具體觀點、哪篇文章影響了自己。一個人文社科學者畢其一生也許只是論證或創立了一個學說,但這對於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的貢獻可能是巨大的。

發表了大量哲理散文,但周國平也曾面對論文發表的種種問題,他說,「做學問就是做人,把眼光放遠一點,你要對得起自己的生命,以真性情做真學問,讓自己真正得到提高,也就感到快樂。」大量發表的文章不能算作學術成果,周國平依舊欣然為之。對於自己的學術和寫作,他用兩個坐標來衡量:一是在自己人生中的價值,二是在人類文化和社會現實中的價值,「其餘概不重要」。「我寫我喜歡寫的東西,這本身是莫大享受,我不會因為利益考慮而放棄這個享受。」他說。

「一女多嫁」,性價比最高?

由於「基金論文比」是期刊評價時常用的定量指標,基金標註的論文易被審稿人和期刊編輯看重,個別刊物甚至要求作者必須標註基金。因此,有的學者在論文投稿時傾向於標註基金,更有甚者,其實該論文並沒有獲得標註基金的資助,論文作者僅僅是為了增加發表的幾率而添加基金資助信息。有的論文標註基金,也僅僅是由於用所標註的基金向期刊交了發表所需的版面費。

其實,如果一篇論文標註的基金課題數量多於1個,那麼可以認為該論文存在「一女多嫁」現象,也就是說學術論文與基金資助存在「一對多」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姜慶國、蘇金燕研究發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發布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2014)》中,我國人文社會科學分為23個學科(類),即22個學科,1個綜合類。從學科(類)角度看,環境科學領域裡的「一女多嫁」問題最為嚴重。心理學、統計學和管理學這三個學科「一女多嫁」的比重佔58%左右。藝術學、體育學、新聞與傳播學的「一女多嫁」現象是23個學科中最少的。

他們建議,為選拔高水平論文,期刊編輯部在選取論文時,應減少甚至杜絕受「是否基金資助論文」、「什麼級別基金資助的論文」的影響。作為學者個人,在發表論文時,應正確、合理地標註基金資助情況。

寄希望於「托關係」「打招呼」

並非根本解決之道!

對於論文發表打人情牌這一問題,其實學界、出版界也早有警惕。早在2012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前總編輯李昕就認為,國內外學術出版界所推崇的「匿名評審制度」是高水平學術著作出版的重要制度保障。而科學出版社總編輯李鋒也認為「匿名評審制度」好處多多,他表示該社已經建成由不同學科領域多名專家組成的專家庫,幫助出版社對學術著作的學術內容把關。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特聘教授葉繼元認為,當前,新媒體平台的迅速發展為學術成果評價信息公開創造了有利條件。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廣、傳播快的特點,將學術評價信息及時準確地向社會公開,認真聽取社會各界對評價結果的意見,讓暗箱操作、「托關係」「打招呼」等擾亂學術成果評價秩序的行為無所遁形。

沒有「一炮打響」的學術成果不是好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科研處處長單繼剛表示,「有的成果剛出來時默默無聞甚至受到非議、攻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逐漸發現其不可替代的價值;有的成果,剛出來時轟轟烈烈,甚至人手一冊,但時間久了,便無人問津。」單繼剛認為,學術評價標準都是「時代」標準。有價值的學術成果,必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對於學術評價標準,需要持辯證態度,處理好學術成果的可評價性與不可評價性間的矛盾,為學術發展留下一定空間。

來源:人民網、中國社會科學報、工人日報、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張卓晶 排版編輯:劉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李文:「按動自我摧毀紅鈕」 美國開啟世界資本主義碎片化時代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第十八屆評獎公告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