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讓大清朝痛心疾首的一戰,八旗精銳死了一萬多人,對方陣亡12人

讓大清朝痛心疾首的一戰,八旗精銳死了一萬多人,對方陣亡12人

文/王國棟

在1860年的八里橋戰役中,大清朝八旗精銳6萬餘人,對戰英法聯軍8000人。結果一戰下來,自己死了一萬多,對方陣亡12人,圓明園也被對方洗劫一空。咸豐皇帝痛心疾首,率皇子皇孫跪於列祖列宗靈位前請罪,並下罪己詔詔告天下。

八里橋之戰,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恥辱。

八里橋戰役的原因:

1859年,英法公使各率領一支艦隊進京換約(第一次鴉片戰爭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清政府指定英法代表從天津北塘登陸進京,英法公使卻依仗武力,率艦隊蠻橫闖入大沽口。駐守大沽口的清軍開炮阻擊,英法聯軍狼狽逃出大沽口。

在通州談判時,雙方使節因枝節問題發生劇烈爭議,英國的無理要求被清政府拒絕,清政府將其一行39人扣押送往北京當做人質。英法聯軍得知後立即進軍北京。

1860年,英法兩國糾集8000餘人的聯合軍隊,從天津進攻大清國。

8月21日,天津大沽失陷後,僧格林沁統率蒙古馬隊七千、步兵萬餘名,從天津撤防退至通州、八里橋一帶,準備與英法聯軍進行野戰。

8月24日,英、法聯軍佔領天津城。

8月31日,咸豐帝急派大學士桂良為欽差大臣到達天津,會同直隸總督恆福向英、法侵略者談判乞和。

9月7日,當談判破裂後,聯軍決計進犯北京。

9月19日,英法聯軍對八里橋一帶開始全面軍事偵察,通過入華多年的傳教士為輔助。英法聯軍通過偵察發現北京到通州運河沿岸部署大量清軍,運河上有一座17世紀石料單孔橋,即為八里橋,距京師8公里。

戰役過程及結果:

當時北京城內外有軍隊6萬餘人,大部分是八旗精銳,咸豐皇帝命蒙古王爺僧格林沁為總指揮,統領勝保等和英法聯軍對戰。僧格林沁是個狂妄自大的將軍,從來沒有接觸過西洋槍炮,也沒有和西洋人作戰的經驗。他命勝保率領1萬騎兵首先向英法聯軍衝鋒,然後率領步兵跟進與敵肉搏。結果慘烈的一幕發生了,勝保的一萬精騎,在英法聯軍的重機槍和大炮猛擊下幾乎全體陣亡,連敵人的毛都沒有碰到。勝保身中五彈,僥倖撿回一條命。

僧格林沁不死心,瘋狂的命令步兵衝上去和英法聯軍肉搏,結果可想而知。那些不願意送死的八旗士兵臨陣逃亡,大清朝軍隊徹底失敗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繞經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當時,僧格林沁、瑞麟殘部在城北一帶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軍先行,於當天下午經海淀,傍晚即闖至圓明園大宮門。此時,在出入賢良門內,有二十餘名圓明園技勇太監同敵人接仗。「遇難不恐,奮力直前」,但終因寡不敵眾,圓明園技勇「八品首領」任亮等人以身殉職。至晚7時,法侵略軍攻佔了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投福海而死。4000多名法軍和3500名英軍將圓明園裡的珍寶洗劫一空,並放火燒了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皇家園林,毀滅證據。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咸豐皇帝聞報老淚縱橫,率領皇子皇孫跪拜於列祖列宗靈前請罪,並下罪己詔詔告天下。

八里橋之戰,清軍陣亡1萬多人,而英法聯軍陣亡12人。

指揮戰鬥的法軍將領孟托班回國後,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封為「八里橋伯爵」,還讓他當了參議員。法皇提議再給他年金五萬法郎作為獎賞,但遭到了多數議員的反對。議員們認為,發生在八里橋的不過是「一場引人發笑的戰鬥」,說:「在整個戰役期間,我們只有十二個人被打死,不值得再給他那麼高的獎賞!」可見在法國人的眼裡,八里橋之戰只是一次大屠殺而已,不值得顯耀。而此戰對清政府的教訓卻極為深刻,那就是:「落後就要挨打」。

八里橋戰役後,咸豐皇帝支持曾國藩等人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方針,拉開了晚清洋務運動的序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李雲龍原型王近山將軍帶出三位將軍,青出於藍,一個比一個厲害
盛唐氣象到底是什麼樣?看看他們的駿馬就全明白了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