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真的不約喜歡的人去看展嗎?

真的不約喜歡的人去看展嗎?

轉眼已到六月底,2018年也已過半,愛攝影的你還沒看過一場展覽可就說不過去了。快來看看北京、上海兩地都有哪些不錯的展,約上喜歡的人去看一場吧~

北京

十方——三影堂攝影獎十周年特展

地點: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展覽時間:2018年06月09日 - 08月05日

開放時間:每天 10:00 - 18:00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草場地155A

費用:60元(普通票)起

參展藝術家名單 (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病女、蔡東東、陳蕭伊、陳哲、程新皓、儲楚、戴建勇、杜艷芳、馮立、黃京、黃曉亮、蔣鵬奕、九口走召、李俊、良秀、林志鵬(編號223)、劉張鉑瀧、盧彥鵬、羅洋、駱丹、木格、丘、任航、沈凌昊、孫彥初、塔可、王淋、王拓、王岩、魏壁、許力靜、楊圓圓、張晉、張克純、張文心、張曉、張之洲、朱嵐清

十年來,三影堂攝影獎致力於從不斷湧現的攝影藝術新潮流中,選取具有獨立精神和藝術潛質的藝術家及作品,考查、梳理和研究中國當代攝影、將中國當代的新銳攝影介紹給廣大公眾,進而推動中國當代攝影的發展。三影堂攝影獎就像是一扇窗,讓世界更好地了解到當下的中國攝影的多樣性以及新生力量。

值此之際,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策劃「十方:三影堂攝影獎十周年特展」,遴選過往十屆中最具代表性的青年藝術家,展示他們的全新創作。此外,我們還特邀到凱倫?史密斯、顧錚、飯澤耕太郎、蔡萌等國際國內專家為本次展覽畫冊撰寫學術文章,並將在展覽期間邀請業內專家、藝術家、相關人士開展系列研討會議。

本次「十方:三影堂攝影獎十周年特展」以一種非編年史的架構展現當下中國青年創作群體於過去十年來進行的攝影藝術多元實踐,亦是對三影堂攝影獎十年來工作的回顧和總結。同時,邀請觀眾以一種超越對攝影靜態定義的理解去沉思作品帶給我們的視覺感受;也提供一個現場,使觀眾去理解中國攝影師和藝術家們通過「攝影」這一媒介所進行的工作,前行的方向,推動的邊界。

匈牙利當代藝術展

地點:中國美術館

展覽時間:2018年06月17日 - 07月20日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09:00-17:00,周一閉館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一號

費用:免費

此次展覽是中匈文化交流的重要項目。展覽以匈牙利的當代藝術作品為核心,可以說是當代藝術家在結構主義的基礎上的全新創作,擬展出99件架上藝術創作及24件雕塑作品。

展品風格、流派豐富多彩、異彩紛呈,涵蓋波普藝術、表現主義、抽象主義及現實主義等多種流派與風格,旨在綜合展示匈牙利的當代藝術景觀。架上藝術作品中不乏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匈牙利當代藝術精品,以油畫、絲網印刷等多種媒介呈現,並配以雕塑作品分布在展廳中,為觀眾提供更為立體的視覺觀賞體驗。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還將展出大量圍繞匈牙利音樂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及民間音樂學者珂達伊?佐爾丹為主題的作品。

盒子的陰影2 作者:鮑婁格·拉斯洛 創作年代:2000 品類:油畫

展望綠色 作者:保爾特?約瑟夫 創作年代:1980 品類:油畫

新褲子主唱彭磊藝術展《撿到一分錢》

地點:情緒美術館

展覽時間:2018年06月03日 - 07月17日

開放時間:每天 10:00 - 19:00

地址: 北京 朝陽區 798藝術區797路01商務樓105(711斜對面)

費用:免費

作為新褲子樂隊的主唱,彭磊的身份異常多樣化,他既導演電影,又製作動畫,還寫作、畫畫、收藏玩具。表面看起來他一直遊走於不同的創作領域,但實質上他始終在做的是如何把自己的自我世界通過不同的媒介描述出來。

一方面他看得見現實的種種殘酷,像所有疲於奔命的小人物一樣,他能體察到生活的不易,日常生活的小細節常常出現在他的作品裡,讓人感覺親切。另一方面,他又試圖在作品裡對這些不堪的現實作出反抗,天馬行空的情節設計和無厘頭的起承轉合又讓他的作品生出一種叛逃現實的疏離感。

彭磊,《北海公園的怪獸》,2007

彭磊,《自拍》,2006

通過彭磊的作品,我們也許能找到一個方式來與自己內心長久以來的失衡感與不妥協和解,那些時時困擾自身的焦灼情緒,在觀看作品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得到了釋放,這也許又是藝術治癒心理的一個佐證——不是所有的治癒都必須是甜美與陽光的,偶爾放出潛伏的猛獸,也是一種治癒的方式。

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大展

地點:今日美術館

展覽時間:2018年06月08日 - 10月07日

開放時間:每天 10:00 - 18:00

地址: 北京 今日美術館2號館 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

費用:90 - 200元

「設計源於生活」是英國時尚設計師Paul Smith 先生的創作名言,展覽中的眾多展品及場景無不體現著這個精神。本次展覽近2000件展品,可以體會到從他的生活、創作到每個呈現的空間都富含英式幽默感:特異卻不輕浮,另類卻不失態。Paul Smith先生時尚、自然、真摯而充滿激情的創意理念,創造出許多獨樹一格的文化符號,奠定了在全球時裝界的崇高地位。英國設計博物館每年都選出在設計創作行業的重要人物,為其籌劃大展。本次大展,被策封為爵士的Paul Smith先生,將分享其創作靈感給北京乃至全中國的觀眾們,讓英式幽默也能成為創意的養分。

Paul Smith 的藝術牆 / Paul』s Art Wal

紐扣牆 / The Button Wall

本次展覽將展出Paul Smith先生 40年創作生涯全記錄,真實重現第一家時裝商店以及第一次時裝周展示的歷程。展覽區域更涵蓋多件跨領域的聯名設計作品以及歷年精選服裝展示,經典又多元豐富;美輪美奐的場景空間觸目皆是,如精心打造的七萬顆手工扣子牆,風靡全球的巨型粉紅色攝影棚,均讓大家在觀展的同時拍出最有個人特色及視覺設計感的影像,留下珍貴的觀展回憶。

除此之外,你還能體會到僅在北京站才有的創意彩蛋,Paul Smith先生御用頂尖櫥窗設計師將實地打造時尚場景,及用獨特的手法呈現時裝秀現場工作的繁忙景象,讓你更近一步感受Paul Smith先生對生命及創作的熱情,探索他腦海中的奇思妙想,與英式生活say hello。

巨型檯燈 Anglepoise / EVERY DAY IS A NEW BEGINNING

上海

亞洲藝術書圖書館 上海那行零度空間展

地點:那行零度空間

展覽時間:2018年06月16日 - 06月30日

開放時間:每天 10:30 - 19:30

地址: 上海 長寧區 鎮寧路465弄161號愚園裡C樓101室

費用:45元(早鳥票)起

在上海藝術書展O ART CENTER零時藝術中心主展場開始前,我們為大家提前了解什麼是藝術書,獨立出版準備了一個預熱展,隆重向您介紹由上海藝術書展和上海那行零度空間共同策劃的:The Reference #1: 亞洲藝術書圖書館,6月16日開始到6月30日結束,就在這個周六開幕!

亞洲藝術書圖書館,是一個以亞洲藝術書文化的發展為聚焦點和探討話題的策劃展,由首爾unit circle發起,作為韓國著名攝影雜誌IANN在首爾的新空間開幕展而成形,展覽的最初源頭來自2017年第九屆東京藝術書展(Tokyo Art Book Fair),作為TABF自從有了主賓國主題展的第三年:ASIA亞洲地區的藝術書(CHINA, S.KOREA, TAIWAN, SINGAPORE)成為2017年TABF特邀策劃主展內容。

這次經由上海藝術書展組策展人蘇菲邀請,unit circle&IANN、東京藝術書展聯合推動,我們把這個圖書館原封不動地打包移到上海來了!並為這個為期僅半個月的圖書館加入了更多的中國地區的藝術書數量。

所有圖書等待布展中,等候大家來翻閱

在亞洲藝術書圖書館之上海那行零度展上,280多本來自韓國、日本、中國、新加坡的精選藝術/攝影書籍將彙集在那行零度空間,為大家營造一個多樣、充實的亞洲區藝術出版精選圖書的閱讀體驗。

整個展覽空間將被布置成圖書館的模樣,透過舒適的閱讀空間、便於查找和檢索的目錄信息引導,僅此一次機會瀏覽閱讀近三百本攝影書、藝術類書籍、獨立雜誌和手工書。

The Reference#1 亞洲藝術書圖書館的建立,核心力量來自於這些選書人,亞洲藝術圖書館的選書人皆來自亞洲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非常活躍的出版人、藝術書展策展人和雜誌主編和藝術書店空間主理人,他們分別是:

中國 CHINA: 言由/袁迪 | 假雜誌圖書館

選書關鍵詞 #ArtByHand #ArtByLight #ThinkingOnArt

韓國 KOREA:Iro, Jeong, Naoko | Your-Mind書店/首爾藝術書展,IANN雜誌

選書關鍵詞 #NewArchitecturePhotography #AbstractIllustrations #DesignerBaseCamp

新加坡 SINGAPORE:Song Nian Ang | THEBOOKSHOW

選書關鍵詞 #THEM #US #SELF

日本 JAPAN:Naoko | Tokyo Art Book Fair、IMA攝影雜誌

為亞洲藝術圖書館首爾展編入日本攝影書籍部分

上海 SHANGHAI:蘇菲 | 香蕉魚書店/上海藝術書展

為亞洲藝術圖書館上海展編入國內藝術書籍/個人ZINE部分

中國台北 China TAIPEI:Shauba Chang | Waterfall/ dmp Editions

選書關鍵詞 #TemporaryAnthropology #LinesandShapes #NewLook!

「查理·卓別林:卓眼視界」

地點:上海 余德耀美術館

展覽時間:2018年06月08日 - 10月07日

開放時間:每天 10:30 - 21:00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豐谷路35號

費用:150元

余德耀美術館日前宣布與瑞士洛桑愛麗舍博物館合作,將喜劇之王查理·卓別林的大型回顧展帶到中國。

查理·卓別林是現代喜劇電影的奠基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表演藝術家和電影導演之一。他頭戴圓頂禮貌、手持竹拐杖、留一撇小鬍子的喜劇形象,家喻戶曉,深入人心。1928年,卓別林因《馬戲團》榮獲奧斯卡特別獎,1972年又再獲奧斯卡榮譽獎(即「終身成就獎」),為20世紀電影的發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他亦是著名的反戰人士和社會活動家。

《摩登時代》(聯美公司),1934-1935年

Roy Export SAS / 洛桑愛麗舍博物館惠允

大型展覽「查理·卓別林:卓眼視界」由愛麗舍博物館和余德耀美術館共同製作呈現。展覽將遵循時間線索,通過重新挖掘卓別林及其塑造的經典人物形象所具有的深刻的人文精神,來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他們的現代性。卓別林是誰?他看到這個世界的哪些東西,它們又如何影響了他的藝術?他試圖向我們傳達什麼?這個世界,尤其是他所處那個年代的藝術家是如何看待他以及「流浪漢」這個形象的?現代藝術家又是如何理解他的?此次展覽將探索促成卓別林成功並為其帶來關鍵性機遇的原因,研究攝影圖像在藝術家走向傳奇的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東行記:布萊恩·布瑞克和史蒂夫·麥凱瑞的亞洲攝影

地點: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展覽時間:2018年06月17日- 09月19日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周一閉館)早上10點至晚上6點

地址: 上海 徐匯區 龍騰大道2555號-1

費用:40元(常規票)

1936年《生活》雜誌的創刊為一種新的圖片使用和觀看方式提供了舞台,那就是攝影專題。它主導了整個二十世紀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敘事,影響深遠,以至於時至今日,照片成了傳達表述各種場景和事件的關鍵性工具。《東行記》 展覽呈現了兩位極具影響力的專題和紀實攝影師典範——布萊恩·布瑞克和史蒂夫·麥凱瑞的作品。布瑞克和二十年後的麥凱瑞以攝影見證時事,用圖片講述故事,成為了聲名遠播的視覺敘事者。

「阿富汗女孩」沙爾巴特?古拉,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的納席巴難民營,1984 史蒂夫?麥凱瑞

德爾湖上的花販,喀什米爾斯里那加,1996 史蒂夫?麥凱瑞

紐西蘭出生的布萊恩·布瑞克(1927-1988)在1957年以一篇關於中國的攝影專題開始了職業生涯,繼而在1959年作為唯一一位西方攝影師報道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在北京的盛況。而美國人史蒂夫·麥凱瑞(1950-)的第一篇攝影專題則是1979年刊登於《紐約時報》的關於阿富汗戰爭的報道,而後自八十年代早期,他的作品就成了《國家地理》雜誌頁面的常客。兩位都曾拍攝印度的季風氣候—布瑞克攝於1960年,麥凱瑞則攝於1983至1985年間。本次展覽將由此開始。

歡迎在下方留言

推薦更多好看的攝影展~

____

編輯整理丨Tula

圖文綜合自網路,僅供交流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她影像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她影像 的精彩文章:

愛豆已上線,就等你按下快門!
紫色,獨自嬌美的花

TAG:她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