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最不該對孩子講的7句話!說過的爸媽請自覺面壁

最不該對孩子講的7句話!說過的爸媽請自覺面壁

世界上最勞累又美好的事,就是等著你慢慢長大

總有人說,孩子的未來從出生那刻起就已經註定。這句話雖然有點絕對,但並非全無道理。

家庭環境的熏陶、父母的言行舉止……這些細節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孩子。

因此當面對孩子的時候,每一句你無意間說出來的話都很重要,也有可能成為他成長路上的小小轉折點。

成長過程中最不該對寶寶說的7句話,家長們可要記住了。

1

這周末和爸爸媽媽一起待在家好嗎?

場景:大人想休息,和孩子一起宅在家

帶孩子是一項體力活,尤其是當寶寶學會爬行、走路之後,活動範圍變廣,時間變長,不少家長直呼「帶孩子比工作一天還累」。

所以,很多家長周末寧願陪孩子在家玩,也不願意去戶外。

孩子長期待在家,身體缺乏鍛煉,沒有足夠的光照,容易缺乏維生素D,影響長個。

在家閑來無事,看電視、玩電子產品就成了玩耍的主要方式;時間長了,容易影響孩子聽力、視力,注意力也會不集中。

總待在家缺少與其他人接觸,容易怕生、內向,漸漸不愛與人交流和溝通。

2

別哭了,快過來,媽媽給你吃零食

場景:怕孩子哭,給零食滿足

給孩子吃太多零食,不但不利於身體發育,還會影響大腦健康。

如果不控制孩子吃零食,到飯點又沒胃口,時間長了容易影響食慾,導致肥胖。

一旦孩子發現哭鬧就能吃到零食,今後會以哭鬧發脾氣要挾家長,滿足個人慾望,變得更任性。

3

還餓不餓?奶奶再喂你多吃幾口吧

場景:怕孩子餓,追著喂飯

孩子進食過快,導致咀嚼功能不足,影響消化吸收。

過量喂飯可能將孩子的胃撐大,造成肥胖。喂飯時孩子老是「被打擾」,專註力容易被破壞。

也有研究發現,習慣於家長喂飯的孩子,長大後獨立性差,容易產生依賴心理。

4

我看還得再添幾件衣服,別凍著寶貝了

場景怕孩子冷,穿得太多

嬰幼兒寶寶末梢血液循環差,會出現手腳涼現象,這很正常。

如果家長給孩子穿得太多,一旦活動便會大汗淋漓,皮膚血管擴張,更易著涼感冒。

5

都是椅子的錯,怎麼能撞著我們寶貝呢

場景勸慰孩子,責怪無辜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摔倒,會一味責怪無辜的物體(地、桌子等)或其他人。

這隻會給孩子傳遞錯誤信息,讓孩子學會推卸責任,不善於自我總結和糾正,長大後容易變得自欺欺人。

6

聽說這個土方子管用,給娃試試……

場景封建迷信,不聽勸說

有的家長迷信,孩子一生病不是去醫院,而是給其喝「符水」、用「土方子」,這樣不僅治不好病,還可能延誤治療、加重病情,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7

你再不聽話,我就生氣了

場景小心謹慎,限制多

孩子由於好奇,常會做些「搞破壞」「搗亂」等有冒險性、創新性的探索行為。

一些大人卻視其為不乖的表現,會大聲呵斥孩子不要動,不要碰,不要玩,甚至暴打一頓。這會泯滅孩子的好奇心、冒險精神,放棄探索世界,變得膽小怯懦。

★不過,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讓孩子嘗試,比如觸碰刀具、電、煤氣等,這些都很危險,家長應及時阻止,並告訴孩子這些東西可能傷到他。

本期

母嬰智囊團

中國國際幸福學研究院院長 林玟瑩

編輯:徐秋秋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減壓白噪音】低淺的蟲鳴聲,給聒噪的世界按下了靜音符
送你一份挑荔枝秘籍:原來,長成這樣的荔枝最甜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