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清朝將軍擅長跨海作戰,攻下台灣後劍指日本,康熙說算了

這個清朝將軍擅長跨海作戰,攻下台灣後劍指日本,康熙說算了

原標題:這個清朝將軍擅長跨海作戰,攻下台灣後劍指日本,康熙說算了


晚清時期的中國飽受西方列強侵擾,軟弱的清政府只得不斷割地賠款換取自己在中國的統治地位。要論近代哪個國家對中國傷害最深,那肯定是隔海相望的島國日本,無論是甲午戰爭還是後來的侵華戰爭,都對我國人民造成了沉重傷害。其實早在清朝康熙時期,就有一名擅長跨海作戰的將軍想要攻打日本了,只不過沒被康熙批准。


這個將軍就是施琅,他最早是鄭芝龍的部將,後隨鄭芝龍降清,不久之後又加入鄭成功麾下抗擊清軍。然而,鄭成功的手下曾德一度得罪施琅,施琅便借故殺了曾德,鄭成功得知後又殺了施琅的父親和兄弟。施琅一怒之下,再次降清。



施琅在台灣時期就是統領水軍,擅長跨海作戰,後受康熙之命攻打台灣。1681年,鄭成功的繼承人鄭經病死,施琅乘機進攻台灣,於1683年收復台灣。就在清廷為之慶祝時,施琅卻並未安心享樂,而是給康熙上了道奏摺,大意是:日本從明朝開始就一直擾亂中華,將來必成大患,應趁現在清軍兵強馬壯一鼓作氣攻佔日本。


為何施琅有如此信心呢?當時清軍實力是真的強,定三藩、收台灣、擊敗沙俄,而且剛剛台灣之戰也鍛煉了清朝水軍,有施琅率軍對日作戰更是事半功倍。而且當時的日本處於閉關鎖國狀態,國力遠不如清朝,是無法阻擋清軍戰艦的。



?然而康熙卻說算了,這是為何?一是元朝的前車之鑒,浩蕩的元軍三征日本都失敗了,導致國力衰退。康熙擔心一旦征日失敗,尚未站住腳跟的清朝也會重蹈覆轍,而且准格爾葛爾丹汗開始鬧事,清軍需先解決這個就近的麻煩。第二個原因就是康熙對施琅沒信任到那個地步,要是施琅攻下日本後自立為王,康熙也沒什麼辦法,還不如不要動日本的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基努貓 的精彩文章:

中國這個地方的軍人遇內戰直接降,遇外敵願為國流盡最後一滴血
晚清征地修鐵路,被一墳墓攔住去路,慈禧得知後趕緊下令鐵路改道

TAG:基努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