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第一屆發酵中藥節|三株奇人與奇蹟

第一屆發酵中藥節|三株奇人與奇蹟

一代奇人 吳炳新

有這樣一個奇人,他曾是個孤兒,但在數十年後他卻領導著157000經營大軍佔領了960萬平方公里的城市和鄉村,使他研發的產品遍布全國,並實現年銷售80.6億奇蹟。

有這樣一個奇人,他曾忍受肝癌的病魔的折磨,在病痛中嘗遍百草與病魔抗爭並以頑強的毅力和意志獲勝!

有這樣一個奇人,他只有高小學齡,但他卻成為了思想家、哲學家、詩人、理論家、撰寫了讓世界矚目的150萬字《消費論》、《消費通論》,並成為了美國休斯敦大學最高榮耀級別的人文學博士。

折服

有這樣一個奇人,當他知道有益生菌的這個生物概念後,只有高小學齡的他,卻夢想著研發益生菌多菌共生造福人類,甚至被專家們認為痴人說夢,但他以堅定的信念和執著的精神堅持研究,幾乎耗盡了他當時所有的財力物力,最終研製出的三株口服液不得不讓專家們折服!

有這樣一個奇人,他的企業曾經受滅頂之災,但他以寬容的心忍受委屈和磨難,卧薪嘗膽,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其實這個奇人只是一個人,他就是三株的掌舵人——吳炳新博士!

坎坷造就奇蹟

風雨之後見彩虹

也許你會說他是個天才,但當你真正走近他了解他時你會為他的勤奮、執著、細心、不屈不撓,富有責任感的精神所感動。

抱負未展

1985年他被多家醫院確診為肝癌。眾所周知,在癌症患者中,死亡率最高的就是肝癌。有許多肝癌患者,他們一旦查出病來,大限一般在三至五個月。這說明,生的希望,對吳炳新來說,已是十分渺茫。他還只有47歲,還有許許多多的心愿未了,抱負未展。

他在1985、1986年的兩度進京治療中,開始廣泛搜集大量民間驗方,並買來大量抗癌書籍和中西醫理論書籍,開始潛心研究腫瘤的預防和治療。他自己給自己開處方,自己抓藥,自己煎藥,自我治療,有時處方配得不對,或是用藥量過大,產生不良反應,難受得厲害,他也強忍著,任憑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滾落。

奇蹟

1986年,吳炳新到北京一家有名的腫瘤醫院複檢,並準備做手術。但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醫生在給他做檢查時,發現他的腫瘤已經小的幾乎沒有了。

醫生大感困惑,連吳炳新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開的藥方竟有如此的神效。奇蹟,真的是奇蹟!

也許有的人會在患癌症後精神崩潰、絕望,但他卻在與病魔的抗爭中他更加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和健康的重要,他用勤奮、用執著、用信念和用敢於和惡魔抗爭的精神創造了奇蹟!

立志

走過絕境 迎來轉機

大病使他在經濟上一貧如洗,但卻使他走近了扁鵲、孫思邈、李時珍等先人的境界;他的意志更加堅強,知識更加豐富,他立志要為人類的健康事業而奮鬥,要讓人類的壽命延長十年,容顏年輕十歲!

人窮不能志短,大病後一貧如洗的他為了生計曾去生豆芽、賣豆芽,但他始終不曾忘記自己的夢想,正是因為他懷揣夢想和責任,黑豆芽才奇蹟般的成了高新科技益生菌多菌共生的培養基。

靈感與汗水

益生菌多菌共生的來源

發酵中藥中有一個核心技術就是益生菌多菌共生的發酵技術專利。在93年三株成立以後,作為第一屆微生態學會的常務理事的吳炳新,一直專註於益生菌的研究,想把多種益生菌共生髮酵,這個設想一提出來,就受到理論界、學術界眾多的反對,專家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他先後投資了幾十萬,進行了無數次的實驗,結果一次次的染菌,始終做不到。他為此茶飯不思、冥思苦索、夜不能寐。

臨到快過生日的一天晚上,吳炳新董事長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回到了內蒙大草原,草原上馬牛羊成群,然後就看到馬只吃帶露水的草,牛不吃那些草根草皮兒,羊什麼樣的草都吃。

1

它來了嗎?

第二天早上醒來,他靈光一閃,聯想到共生髮酵的三種益生菌,它們共生所需要的培養基也是不一樣的,既然牛肉牛奶蛋白都沒有辦法作為培養基怎麼辦?可不可以「重操舊業」將黃豆芽綠豆芽黑豆芽再實驗?

他再次研究,在線監控、分層接種,幾次試驗下來,沒有想到黑豆芽竟然可以作為發酵中藥的培養基。益生菌多菌共生髮酵專利技術終於誕生了。

這事兒聽起來好像很奇妙,好像是風牛馬不相及,但是堅毅的他、細心的他、善於思考的他、善於聯想的他即便在夢中也能捕捉靈感。

國葯歷史源遠流長

發酵中藥終出世

中醫中藥源遠流長,從《皇帝內經》到李時珍《本草綱目》,傳承千年,保衛我中華民族健康,具有整體醫療、辨症施治、標本兼治等科學理論體系,在眾人眼中神聖不可觸犯,深知良藥苦口也受益於中藥的吳炳新卻在1996年對中醫泰斗們提出中藥炮製工藝技術落後、成分提取不穩定、起效慢、特別是苦口無法堅持服用的缺點,要研究益生菌發酵中藥,讓良藥不再苦口。

他很認真也很興奮,但他的想法卻沒得到贊同,專家說:中藥成份已經說不清楚了,你再發酵不就更亂了嗎!吳炳新陷入深深的思考,他堅信發酵的效果,有效果就一定能找到答案,他帶領導研究人員反覆做發酵前後的成份比較試驗。

一次,研究人員沉重報告說:董事長,我們檢測的有效成份不見了,出現了兩個新成份。吳炳新通過細心觀察後卻高興地跳了起來,像個孩子似的蹦跳著、高喊著:我們成功了!我們成功了!!

接著他和研究人員緊緊地抱在一起,任激動地淚水灑落在彼此肩頭!通過發酵,中藥大分子變小分子,有效成份也生成了新的有效物質,更易吸收了,這就是我們發酵中藥起效快的原因!

事隔二十年,當年不同意發酵中藥的老專家也主動要喝發酵中藥,吳炳新看望他時,他握著吳炳新的手說,炳新,你是對的,我錯了。

25年矢志不移

發明專利遍地開花

在益生菌的世界裡吳炳新潛心探索研究二十五年,從未轉向,從雙岐菌、乳酸菌、球菌。從三株到五株、六株共生,現在發酵中藥技術已經在全世界拿到了31個國家的專利認證,包含歐盟、韓國、日本。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獲得了25項發明專利,正在申報中還有29項。

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藥管理局局長,佘部長對任何企業和個人從來不題詞,但是在了解到三株發酵中藥後,破例為三株提了這幅詞「遵本經大旨立發酵中藥新說 融現代科技辟製劑研發新途」。

四大突破創新

造福人類健康

發酵中藥技術對傳統中藥做出了四大突破:

1、通過發酵生物工程技術將中藥的大分子結構轉化為小分子結構,可以完全被人體吸收。

2、提高了藥效,比傳統藥效提高了4-28倍。

3、讓「是葯三分毒」成為歷史,把中藥中的毒素成分全部分解掉,轉變成療效,對人體無害。

4、使良藥不再苦口。改變傳統中藥苦澀難以下咽的問題。

發酵中藥是對千年中醫藥製劑的一場革命!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這句名言用在吳炳新身上再恰當不過啦。

五心四勤永不忘

80歲重新出發創奇蹟

2013年,在美國,國際名人網的記者給吳炳新提出一個問題。他說,做為一個傳奇人物,沒有文化、沒有錢,能成功的賺到錢,不稀奇。但是做為一個僅念過幾年書的人,能寫下幾百萬字的理論書籍,而且能夠達到理論和科學的高峰,感到不可思議。

吳炳新說:如果你們能夠堅持做到我所做到的,你們的成就都會比我強。因為你們的基礎都比我好,你們都是博士碩士,而我的文化水平比你們都低,所以如果你們能像我一樣做「五心」人、「四勤」人:有心、留心、用心、細心、認真心:勤於學習、勤於實踐、勤于思考、勤於總結,你們的成就一定會高過我。

是啊,「五心」人、「四勤」人!這就是吳炳新先生成功的秘訣!這就是他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的秘訣!正是「五心」、「四勤」讓他戰勝了癌症惡魔,正是「五心」、「四勤」讓他在三株蒙受不白之冤、遭受滅頂之災時帶領我們從低谷中走過!正是「五心」人、「四勤」人讓三株贏來了累累奇蹟和碩果!今天的吳炳新依舊是一個傳奇,80歲,他神采奕奕,披甲上陣,帶領我們再創奇蹟!

來源:三株

運營人員:張亞權0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葉開泰中醫藥文化街區——學中醫茶道養生、品秘制酸梅湯
2018年「中醫中藥中國行」走進衡陽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