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閒遊江州仙人橋

閒遊江州仙人橋

那天中午,晴空萬里,烈日炎炎。一個客戶叫我去幫他處理一些他認為棘手的問題,我提前兩個小時到達江州,順便遊覽了江州仙人橋。

江州仙人橋,位於江州瑤族鄉風坪村。距離波心的三門海景區20公里,巴馬縣的水晶宮不到10 公里。仙人橋為東南走向。橋樑厚度118米,高度76米,厚度58米,為天然形成的全石體山樑。遠遠看去,猶如一頭意欲爬上山坡的巨大鱷魚。在鱷魚的頭部下端就。是永寧寺的所在地。

永寧寺,始建於明代,佔地面積200平方米,清道光29年,田洲正堂官委予該寺廟的和尚重修。據傳,寺院內木雕泥塑菩薩近百尊。如今尚存四尊。分別為;如來佛祖、土地菩薩、觀音菩薩、托塔天王。於1998年由永寧寺附近居民自發集資重建,2013年獲得鳳山縣文物保護局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沿著著平穩的台階拾級而上,走進一道石頭砌成的大門,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座開闊的天然洞府,洞府上方有晶瑩剔透的岩漿水接連不斷地滴落到一個長滿青苔的水池中,發出清脆悅耳的叮咚聲,泛起星星點點的水珠,給這個靜謐的天然洞府帶來生命的活力。水池邊上放著一隻乾淨的陶瓷碗,我舀起一碗不停蕩漾的岩漿水一口氣喝乾,砸了砸嘴巴,長長的出了口氣,感覺身心愉悅,意氣風發。

移步換景,映入眼帘的是兩座古老的殘牆斷壁,那些用黃土堆築起來的

牆,依然頑強地挺立在世人的眼前,昭示著年代的久遠和曾經的輝煌,但也隱隱約約露出了對那些鋼筋水泥鑄就的樓群的無奈。

在我的記憶中,人們都把永寧寺叫做拉宮廟,如果不是親臨其境,看到了有關永寧是寺的文字記載,我根本就知道拉宮廟就是永寧寺。據傳,凡是在拉宮廟裡許願求佛者都有求必應。因此,拉宮廟聲名遠播,遠近聞名。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來這裡許願求佛者絡繹不絕;每年的三月三,拉宮廟就成為絕佳山歌對唱的聖地。各族人民互相邀約紛至沓來,一連幾天,拉宮廟都是香火鼎盛熱鬧非凡。雲集於此的青年男女彼此相識,心生愛慕。他們以山歌牽線,眉目傳情,成就了無數美好的姻緣。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山歌成為一種時尚的潮流,是年輕男女談情說愛的必修課。閑暇之餘,他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歌聲立馬傳播開來,有情意綿綿凄婉傷感的歌詞,令人感慨萬端,充滿遐想;有激情高昂催人奮進的歌詞,令人大開眼界,雄心壯志。特別是婚宴場所中舉行的夜宴,山歌更是不可或缺娛樂節目的娛樂節目。年輕的男女進行對歌喝酒,有一對一的唱,有幾個對幾個的唱,如果哪個或哪幾個山歌唱對不上來的話就要喝酒,誰要是山歌水平不高,喝酒能力又不行的話,幾杯酒下肚就搖頭撇嘴,歌詞混亂詞不達意,只好甘拜下風,另請高明了。在那物質生活極其匱乏的年代,山歌給人們的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時代變遷,斗轉星移。時下的年輕男女早已淘汰了山歌傳情達意的婚姻模式嚮往了物慾橫流的婚姻大潮。把房子、車子、票子作為談婚論嫁的首要條件。不少家庭因高昂的婚姻費用搞得焦頭爛額,惶惶不可終日。永寧寺的歡歌笑語已經遠去。重新修建的永寧寺院內,四尊菩薩雕像依然莊嚴肅穆地端坐在廟宇之中,終年香火不斷。在寺院的橫樑之上掛著三角形的紅布旗子,在微風中輕輕的搖曳,彷彿在地無聲地呼喚著遠去的輝煌。

近年來,鳳山縣人民政府為了繼承和發揚當地的民族風情,每年的三月三都要號召各族人民的山歌愛好者在江州仙人橋舉行山歌有獎競賽。參加唱歌的人來自四面八方,圍觀捧場者更是摩肩接踵,給永寧寺帶來了久違的熱鬧,也給江州仙人橋帶來了無窮的魅力。

永寧寺腳下,那條貫穿鳳山縣所有旅遊區和凌雲縣天坑群旅遊區的公路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來往的車輛極速的穿過仙人橋底,平添了一道繁忙的景象。

江州仙人橋,一條發源於六路村的河流緩緩地流經仙人橋底,在綠波蕩漾的河流中,不乏美味可口的河魚,常常誘惑著遊客或附近的居民駐足觀望,唾涎欲滴。炎熱的夏季,這條河邊總有不少的年輕男女相約至此,或低吟淺唱,或含情脈脈,或嬌羞掩面地演繹著浪漫的情愫。

永寧寺,它經歷了幾百年的歷史,伴隨著無數個朝代變更所帶來的血雨腥風和暗無天日的政治風雲,也享受人們世世代代的信仰和虔誠的敬奉。

江州仙人橋,是鳳山縣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是每一位外來遊客嚮往的地方,那裡有一個令遊客心寧氣靜而萌發善意的殿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愚農文學 的精彩文章:

TAG:愚農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