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陳數在《朗讀者》講的故事,不僅僅關於野心和勇氣

陳數在《朗讀者》講的故事,不僅僅關於野心和勇氣

作者:李娜

來源:與爾同消萬古愁(ID:shovidnana)

大概兩年前,我和呂同學一起辭了職,很多朋友為我們感到可惜。那個時候同事們紛紛傳言,單位正打算在郊區的基地,建自己的辦公樓和公寓。我閨蜜也極力勸阻我,「萬一過兩年真的分房子了呢?」

北京五環外郊區的房子,一個平方也要四五萬了。這誘惑不能說不大,尤其對我這種一窮二白的人來說,窮人的生活本就是風雨飄搖的,房子意味著安定。可我們還是義無反顧辭了職。

想起這樁往事,因為看了演員陳數在《朗讀者》節目里講她自己的故事:

陳數原本是個舞蹈演員,因為出演《音樂之聲》,決定離開工作了7年的東方歌舞團,去報考中央戲劇學院。

她說那是「來自生命深層的聲音」,哪怕會有一個更理智的聲音,來跟它對話:你不要離開東方歌舞團,你在團里待了那麼多年,之後團里就要分很好的房子……

可她還是離開了。那個生命深層的聲音說,「現在去上學,是最好的時間,不可以再晚了。房子,我可以自己努力,自己買。」

掌聲雷動。

有人說,原來陳數恬淡優雅的外表下,那麼有野心和勇氣啊。

我知道這個社會盛讚女人的野心和慾望,但其實很多事情並不是野心和勇氣那麼簡單的。

其實一個人會做出改變,第一驅動力,不是野心,而是恐懼。

陳數考上中戲那年22歲,她說「不可以再晚了」。

我辭職的那年已經30歲,本質上是個很散淡的人,沒有什麼事業心,對物質和名利也很淡泊,但我有我的恐懼。

我的恐懼是什麼?是在一個自己非常厭倦的行業混日子,把寫作的天賦和靈氣消耗光,然後懊悔終生。

所以和一套房子的誘惑比起來,恐懼才是致命的。

那個時候我們已經貸款買了一套房,我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辭職後,真的連房貸都還不起了,那我就把房子賣掉,北京戶口也不要了。

我自己本身走了很多的彎路,但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有勇氣的人,也不會盲目鼓勵我的讀者輕易改變職業或人生的跑道。

因為一腔熱血的勇氣背後,需要你非常努力才能站到起跑線上,然後方向之內還有方向,你要怎麼找准自己新的坐標?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

最重要的,也許付出了很多,最後的結果並不如人意。這個時候,你能否真的看破得失?

陳數考中戲,提前9個月沒日沒夜地複習,最後分數是超過了表演系錄取線170分。

進了中戲,一開始作業全都是錯的,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從「舞蹈者的思維」轉向「表演者的思維」。

畢業後,很快接到一些影視作品,但是不太滿意,她意識到「不能這麼盲目地等了」。

有一天,一個導演朋友跟她說,你很適合演年代戲。就這麼一句話,啟發了陳數,雖然當時她的收入非常有限,卻拿出半年的收入去拍了一套旗袍的造型,拿著這組照片給很多導演看。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從《新上海灘》到《傾城之戀》再到《和平飯店》,陳數被觀眾稱為「穿旗袍最好看的女人」,但與其說是作品成就了她,不如說是陳數成全了自己:

第一,她能聽得進別人的建議,光這一點就非常了不起。

有多少人困死在自己的「固定思維」里,那些固執己見,其實是一種精神上的懶惰,待在思維的舒適區里,不願意改變。

開放的心態和成長型的思維,是比野心和勇氣更重要的東西,也是一個人可以抓住機遇,取得成功的最基本素質。

第二,她很捨得投入,這一點我是非常佩服的。

半年的收入,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是一筆小錢,拿出這些錢來做一個新的嘗試,在沒有把握的前提下,很多人是不願意去冒這個險的。

拿我自己來說,我就特別小氣,不捨得花錢營銷自己,也因此錯過了公眾號發展的紅利期,書也賣得不溫不火。

我的一個讀者就很有魄力,她說讀了我的一些經歷之後,下決心去改變自己,她拿出了全部的積蓄在當地開了一間美容會所,現在已經運營得很成功。

1977年出生的陳數已經41歲了,她和董卿坐在《朗讀者》節目里對談,本身就是一道特別美的風景。

除了演戲,陳數還做了10年的公益;在演藝界她不是大紅大紫的流量明星,可在她身上我看到一個40歲女人最好的樣子:被愛和自我滋養,美麗優雅,從容自信。

越來越覺得,一個女人可以一直美下去,可以找准自己的坐標,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其實是非常考驗智慧的一件事。因為每個光鮮的外表之下,都有著你難以想像的深淵:

一個人要如何面對自己的恐懼和慾望,要獨自穿越過多少暗夜和荊棘;要怎樣克服自己的軟弱和局限,要向自己的內心去召喚所有的勇氣和力量;要在試錯中磨練自己的經驗和智慧,承擔所有選擇的後果……

陳數所有的角色里,我最喜歡的還是《傾城之戀》里的白流蘇。

她當然可以擔得起這個角色,張愛玲筆下的白流蘇,有一雙嬌滴滴的清水眼,浪漫又精明,於亂世里尋找著那一點人生和感情的寄託。

而陳數不一樣的是,她很清楚禮物從不會從天而降,而是要靠自己去爭取;她看似輕而易舉地得到了一切的背後,是優越家世給予的從容自信,也是勇於改變、聰明取捨、刻苦經營的獎賞。

女人的一生,從來沒有一條上坡路是好走的。

我們很容易從漂亮的女明星身上看到野心和勇氣;但是智慧和擔當,還有面對挫折和孤寂時,那種不動聲色的堅持,不計得失的豁達,卻是最最難。

就像董卿說的,

「這樣的智慧是我們在二十歲時不具備的,所以上天很公平,在給了我們皺紋和白髮後,也給了我們智慧。」

願歲月賦予我們年輪,也讓我們更加智慧與通達。

共勉。

潘幸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高圓圓嫁給了一個很「慫」的人:對你認慫的男人,更值得嫁
「我42歲,男朋友25歲」

TAG: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