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鈴木退出中國基本敲定 外資車警鐘已敲響 下一個退出品牌會是誰?

鈴木退出中國基本敲定 外資車警鐘已敲響 下一個退出品牌會是誰?

上周剛剛得到消息說全新鈴木吉姆尼即將上市,隨後就得到了長安渠道的消息說該車不引進中國。當時還在納悶兒長安鈴木為何扼殺自己口碑最好的車型,難道因為用戶群少嗎?原來真正原因是鈴木認為長安對品牌不夠重視,在華銷量長期慘淡,因此選擇與長安汽車「離婚」,全面退出中國渠道,未來鈴木可能單獨建立進口渠道繼續在華銷售鈴木車型。

全新的2019款吉姆尼

長安鈴木渠道透露吉姆尼早已退出中國市場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各大汽車品牌紛紛搶佔中國市場,並且在中國尋求合資;這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市場越來越細化,國產車不停的衝擊合資車市場,有人繼續過得風生水起,而有的只能黯然退出,比如來自日本的鈴木,繼江西昌河與鈴木散夥以後,長安鈴木解體也正在談判之中,如果雙方談妥,那麼也標誌著鈴木將全面的退出中國市場,從此國內再無鈴木,作為消費者此刻的心情也只能是難說再見。

鈴木與國內車企的合作最早要追溯到1984年,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汽車公司,鈴木憑藉著自己在小型車上的優勢,結合當時的中國市場,一度銷量非常可觀,像雨燕、北斗星、奧拓等眾多車型,我們是耳熟能詳。那作為小型車之王的鈴木為何在現在的中國如此水土不服呢?

首先,鈴木沒有與時俱進。在80年代,人們消費力普遍不行,推出性價比高的小型車肯定會收到市場的歡迎,可是隨著消費力的提高,鈴木依然固步自封,沒能及時的更新車輛外觀和相關配置,導致本來就小眾的小型車市場很難有鈴木的份額。

其次,鈴木自身研發能力偏弱,鈴木在日本成立之初是做摩托車的,至今鈴木在摩托車市場依然佔據著霸主地位,在汽車方面那就差點火候了,只能在小型車領域開展業務,在製造大型高性價比汽車方面難免有點力不從心。同時,小型車利潤薄弱,顯然也無法支撐鈴木的研發跟進了。

最後,鈴木品牌影響力下降。依託著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優勢,鈴木的品牌影響力還是非常不錯的,可是鈴木沒能將曾經的明星車型的優勢繼續發揚,提高配置、升級外觀都是可以改善市場的認知度的,到現在也只有維特拉勉強維持著銷量,其他車型普遍已經沒落,連曾經和桑塔納平起平坐的奧拓都已經被人們遺忘了。


白希文總結:

前幾年鈴木還能勉強生存,現在國產汽車不斷的衝擊鈴木市場,讓鈴木的價格優勢也蕩然無存,如果至此鈴木正式從長安鈴木撤資,那真的是非常惋惜了,不過這並不能說明鈴木不行,其旗下的小型車在國內依然能夠擔起高性價比的讚揚,無愧它小型車之王的稱號。

隨著鈴木的退出,也基本上敲響了外資汽車品牌撤出中國的警鐘,凡是在中國市場無法得到認可的品牌,也許撤出都是最好的路,比如JEEP、斯巴魯、英菲尼迪,與其在中國浪費時間,不如早點離開。下一個到底是誰,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希文 的精彩文章:

馬自達又一概念車預想圖曝光 從顏值到科技讓人眼前一亮

TAG:白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