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當女生說自己不好看時,她們在想什麼|大象公會

當女生說自己不好看時,她們在想什麼|大象公會

原標題:當女生說自己不好看時,她們在想什麼|大象公會


難道只有「完美」才算得上「美麗」?


文|牛春花 米柚


一道送命題


大象公會的直男同事們有一個共同的困擾。當伴侶發來一張自拍,並搭配問題:「我好看嗎?」98% 的直男們都會大腦一片空白。考慮到辦公室極度不平衡的性別比例,這個問題可能導致整個編輯部癱瘓。


這道題看似沒有任何難度,肯定是好看啊!但是女孩子們顯然並不滿意這個答案,她們的注意點會從髮型、姿態、衣服搭配一直漂移到面積小於 2 平方厘米的新眼影。就算你身經百戰,誇獎精準度達到和她的貼心小閨蜜一個水平,她依然有一萬個覺得自己不好看的理由,比如「黑眼圈」「笑僵了」「露牙太多」或者「有頸紋」(雖然肉眼幾乎不可見)。


「我好看嗎?」這可能是繼「我是不是胖了」之後,來自女朋友的第二大「送命題」。


這個問題也真實的困擾著無數女孩,所以她們總是在購買新的彩妝,永遠在挑選下一件衣服,以及不斷嘗試新的拍照 App,然後花大量的時間挑選出那張誰也找不到一點毛病的完美照片,用來發朋友圈。


這種苛刻的外貌焦慮非常普遍。對完美照片的追求不僅對手機內存提出了新的挑戰,有時也會讓拍攝一方几近崩潰。



▍從面部表情分析,這位已經離崩潰狀態不遠了


然而相較於姑娘們自拍時對細節的關注,專業攝影師在拍攝人像時更注重照片的整體氛圍。背景、色調、光影和情緒對出片的影響大大超過服裝搭配或者皮膚瑕疵。並且,對於攝影師來說,「人物特點的精確捕捉」和「影調的細膩變化」比「光潔無暇的肌膚」更重要、更值得追求。


這些看似不夠講究的規範卻和實際審美完全一致。翻開各大品牌的產品宣傳影集,我們首先關注的都是照片的整體氛圍和模特呈現出的情緒,很少有人抱著人像中的臉細數斑點和魚尾紋。與之相反,這種「個人標籤」的特點還能給人帶來「自信」「俏皮」的觀感。


▍英國女星艾瑪·沃特森身著 Louis Vuitton、Prada、Carven、Balenciaga 等大牌早秋系列服飾,登上 Interview 雜誌 2017 年 5 月號封面


雖然道理都懂,為什麼女性依然把大量時間花在理想中的完美照片上?為什麼她們不相信,真實的自己已經足夠漂亮?


為什麼她覺得自己不夠漂亮


直男們能想到直接的理由是,社會階層的不平等成為審美追求的原動力。「潔白無瑕的肌膚」在歷史上象徵著不用體力勞動的貴族,蠟黃、皺紋和斑點則都是底層的標誌;另外,東亞男人也一貫喜歡白皮膚的女人。「追逐上層」和「滿足男權」的心理,促使著各位女性和部分男性擔心自己不夠白皙美麗。



▍潘金蓮為了取悅西門慶,穿上了一身「顯白」的紅衣紅鞋


不過,如果把這套理論說給十個女孩子們聽,九個半大概都會回你一個大大的白眼。畢竟連營銷號都知道,並非「女為悅己者容」,而是「女為己容」。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女孩子們往往對自己的外表有更嚴格的要求,這或多或少來自於一定程度上的自我認知失調。事實上,男女對自己外貌狀況的認知差異相當之大。男人對自己的外貌總有「謎之自信」,女孩子們卻傾向於看到自己的缺點。


這種差異源於兩性不同的存在處境。相比於「生就」的男性,女性是一種被建構出來的社會類別。她們是處於從屬狀態的「第二性」,根據「第一性」男性來定位自己的特徵。女性一生都無法剝離的生殖壓迫約束著她們,讓他們成為父權凝視下的「小女人」。


在「小女人」形象的教導下,女人的外貌不僅是取悅男性的工具,更是定義女性本身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外貌標準的內化,給女性造成了重大壓力。


▍提出「人造女性」和「第二性」、反抗生殖壓迫的波伏娃,並不恐懼在鏡頭前展露自己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當他們嘗試認識自我時,無疑都站在鏡中。這些鏡子,是「想像的他人」。在社會交往的過程里接收並理解他人反饋,形成自我評價後對行為進行調整,在這一社會化的過程中他人有如一個「社會鏡子」,反應出「我是誰」「我想成為誰」。


對外貌更加重視的女性,更願意相信「作為鏡子的他人」對自己外貌的評價。她們從小就被教育需要「好看」和「可愛」,長此以往已經習慣了成為被審視的客體。



▍白雪公主的後母相信鏡子勝過相信自己


在成長期,一些「重要他人」的看法對自我形成的影響更大。這些人可能是父母等親密的長輩,可能是同輩朋友,也可能是成長期的偶像。


在女性的外貌迷思中,「重要他人」、尤其是電視媒體的影響力相當之大。有不少女孩子,都是在看見護膚的電視廣告後才第一次對自己的皮膚問題產生焦慮。在互聯網時代,「重要他人」變成了社交媒體上的美妝達人。她們的意見,可以帶動一個護膚品品類的發展。



Youtube 上美妝類直播的播放量呈指數級上升;而微博上對化妝品的討論中,有關皮膚問題的討論佔了半壁江山

為了自我保護,人類開發出多種方式來應對認知焦慮。最典型的是「自我客體化」,即主動的「物化」自己,由於對主觀判斷的不確定,用「觀察者」的視角來評價自己的外貌,並把外貌作為自我評價的重要因素。


越喜歡在社交網站上發自拍的女性,受自我客體化的影響就越嚴重。在微博、BBS 等公共平台上給粉絲照片「打分」的網紅博主們,無疑在推波助瀾。



當「漂亮」成為一種傷害


60 年代,美國社會學家羅森伯格開始運用量表進行自尊研究,他發現認知對自尊的影響相當之大,人通過在社會評價中獲取價值感從而獲得自尊。外貌,作為構成社會評價的重要一環,極大地影響了自尊水平。


為了維護在外貌評分中岌岌可危的自尊,不同的人採取了不同的應對方式。低自尊和情感受到極大傷害的人們,選擇服從「鏡子」的判斷。他們採取諸多手段改變自己的外貌,來適應心中的「理想形象」。他們不相信別人對自己的稱讚,在面對褒揚時傾向於否定和「謙虛」。



美妝博主的明星仿妝,一秒變身不在話下


高自尊但不穩定的群體們有時侯更加「危險」。他們只能接受他人的誇獎。當評價不盡如人意時,他們分分鐘會變得暴怒不堪。


外貌對個人生活的影響更加明顯。 勞動經濟學中關於外貌特徵與工作收入的研究越來越多,甚至衍生出了一套「美貌經濟學」。這一流派認為,在招聘和商務合作中,行為者更偏好具有姣好外貌的人而歧視外貌不佳者。另外,外貌能帶來額外的社交資本,也有利於開展工作。

雖然「美貌經濟學」的研究尚未獲得廣泛的數據支持,但這並不妨礙其加深人們——尤其是女孩子們——的外貌焦慮。一系列防禦措施就此展開:比如習慣以精緻的妝容示人。


多項針對日本女性的社會調查都發現,女性對底妝的依賴並不是為了顯得「漂亮」或是「吸引異性」——這更像是女孩子們的「紙盔甲」,她們從底妝中獲得安心感、年輕和自信。



典型的日本雜誌封面


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當代女性對於公開發布自己的裸肌照片總會有所猶豫。事實上,即便是最注意肌膚保養的女明星,也會將公開裸肌照片視作對自己的挑戰。


最近,卻有一些特立獨行的女性嘗試與束縛自己的「紙盔甲」說再見。她們大多數為年輕的當紅影人,面對著來自個方面的嚴苛的外貌要求,卻在害怕和焦慮中選擇了勇敢——在 SK-II #BareSkinProject# 我行我素的拍攝活動中,她們大膽展露出自己的裸肌。


鬼馬精靈的新生代金馬影后春夏也參加了這次活動,她公開了自己參與拍攝的記錄視頻。視頻中的她曾經猶豫徘徊、自我懷疑,最後終於自信走進影棚,大聲說「我準備好了!」


看到成片時,被感動的不止是觀眾、不止是攝影師……還有她自己。



品牌推廣

就像春夏所相信的那樣,精緻的妝容固然驚艷,但是自然裸肌同樣擁有另一種光彩。SK-II 攜手世界知名攝影機構瑪格南圖片社,在全球範圍內發起 SK-II #BareSkinProject# 我行我素品牌活動,將一線女星無底妝的自然肌膚呈現於鏡頭前。


除了春夏,另外五位國際知名女藝人也加入了這次挑戰。不管是文藝女神還是氣質女王,都用裸肌來為自己代言。



第一排左起:有村架純、湯唯、松岡茉優;第二排左起:科洛·莫瑞茲、倪妮、春夏


這是全球六位知名女藝人首次公開高清無底妝大片。相較於其他女孩,女藝人對外貌的呈現標準會更加嚴苛,也正因如此,#BareSkinProject# 我行我素的拍攝於她們而言,更具挑戰意義。而她們的勇敢,正啟迪著更多女性了解「美麗」的多重定義。


從去年的「相親角」到這次「裸肌挑戰」,SK-II 總能提出前瞻性的創新觀點。不同於「焦慮營銷」,她們鼓勵女性打破「外貌焦慮」的束縛,簡簡單單地展現裸肌之美——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我行我素」,是一次釋放自己的過程。


SK-II 這次特別的拍攝,不僅讓拍攝者和觀眾共同經歷了一次有關情感和價值觀的歷險,也突破人們對「漂亮」的狹隘標準。即使「社交鏡子」無處不在,但只要堅定地尋找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關注和展現那個更自信、更勇敢的自己,不論是精緻妝容、還是素雅的裸肌,你都可以活出自己的「漂亮」。

走出不斷自我懷疑的焦慮,不再讓別人定下的標準成為傷害的根源。只要你願意,裸肌和精緻妝容一樣能夠成為一種雋永的美麗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公會 的精彩文章:

愛著愛著就變心,你說是動物性使然|大象公會
澳大利亞足球運動中的族群政治|大象文摘

TAG:大象公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