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會有「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的說法?真相馬上為你揭曉

為什麼會有「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的說法?真相馬上為你揭曉

按照傳統史書記載,大閹魏忠賢始終站在正義的對立面,上了戲劇舞台,註定是個大白臉。當然修著史書是士大夫階級的特權,魏忠賢作為政治上的敵人,被掛在歷史恥辱柱上沒什麼稀奇的。很多人都說「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那麼,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魏忠賢是草根出生,做事還是比較為百姓考慮。河南等地發旱災,魏忠賢積極展開賑災措施,免除災區賦稅。同時籌錢修繕水利。遼東明軍雖然屢戰屢敗,但軍需卻從來沒有缺過。每次魏忠賢都是能夠提供足夠的軍需讓遼軍恢復實力再戰,所以雖然明軍屢敗,但其實還是壓著後金在打,主動權仍在明朝手裡。因此,當時的明朝,還是能夠壓制住後金政權的。

與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東林黨人相比,魏忠賢更能識人用人。比如袁崇煥,雖然魏忠賢要求他對其諂媚,甚至為其修生祠。但是,魏對袁有絕對控制力。才是袁能夠炮轟努爾哈赤,誘發了其最終的死亡,大大延緩了後金的崛起。

魏忠賢主政期間,對天啟帝最大的一個幫助就是制定合理的財政稅收,保證了大明王朝這台機器的正常運營。魏忠賢大力打壓官商階級,卻對老百姓不錯,那些富商巨賈、文臣大夫們面對魏忠賢的壓榨無計可施,只能乖乖交錢,交權。這也就導致了天啟年間的稅收是相當不錯的,如果持續下去到了崇禎年間,想必不會出現國庫空虛,無錢賑災的情景。

李闖王打京都時,守軍沒有軍費,守軍既沒士氣糧餉也不足,崇禎幾次找大臣募集,都沒錢沒糧。可當北京城破的時候,闖王收集了幾千萬軍資,都是從大臣家裡收來的。魏忠賢不是個好人,但卻是個能人。魏忠賢在滿足一己私慾的過程中,無意中做了有益於國家的事。他存在的最大作用,就是為了牽制住東林黨人。崇禎皇帝殺了魏忠賢沒有錯,他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培養出魏忠賢的接班人,用來牽制住當時的文官群體。

歷史上明熹宗在臨終時對弟弟信王朱由說:「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明朝亡國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財政的枯竭,明末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數官紳和皇族手裡,他們不交稅,東林黨代表的工商業也不交稅,隨便拉出一個富豪都比戶部錢多,魏忠賢活著能壓著東林黨,收得到商稅。魏忠賢死後,國家的大部分稅收就轉移到西北的老百姓身上。農民們沒錢交稅,最終就只能鋌而走險了。

魏忠賢知道,大明如果滅亡了自己就什麼都沒有了。只有大明在,自己才能活的滋潤,所以魏忠賢對外軍事和對內募集軍費都是不遺餘力的。但文官集團不是這麼想,大部分的東林黨人換身新衣服就可以繼續享受自己的榮華富貴了。因此,現在才會有了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的說法。當然,事情的真相是什麼,還是需要歷史學家去繼續研究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韓信遇見了諸葛亮 的精彩文章:

慈安「因病」去世,和慈禧太后到底有沒有關係呢?
列強要求清政府土地租借一百年,清政府堅持簽99年,這是為什麼呢

TAG:當韓信遇見了諸葛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