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能者為師,願者為生」,一種全新的學習型社會領域

「能者為師,願者為生」,一種全新的學習型社會領域

近幾年來,中國「互聯網+教育「實踐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一進程既是與世界教育發展脈搏同步的,同時,也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及加速中國教育改革進一步深化發展進程所期許的。

原文 :《互聯網為學習型社會開闢全新領域》

作者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 李玉順

圖片 |網路

當前,中國教育發展的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群眾享受高質量教育需求與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短缺且不均衡,迫切需要教育發展方式從外延式發展向以提高質量、優化結構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方式上來。為此,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歷史新征程,提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自2015年國家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來,「互聯網+教育」蓬勃發展,教育信息化發展邁向了互聯網時代,推動了在線教育發展面向全域教育生態開放、混合、多元、創新的發展階段,順應了時代教育發展、教育強國建設的根本要求,對傳統教育思想、觀念、模式、內容以及方法帶來了巨大衝擊。構建網路化、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正成為當下實踐的共識,正凝心聚力,推進新時代「互聯網+教育」大平台的形成和發展,撬動整個教育系統從教向學的話語邏輯呈現及實踐樣態生成,開啟面向新一代學習者的教育教學創新路徑。

2017年,基於百度教育所開展的自然狀態的互聯網學習數據監測,在互聯網學習環境、互聯網學習發展和互聯網學習者成熟度三個維度上的指數水平分別為3.78、3.91和3.47(滿分為5分),學習者互聯網學習發展水平綜合指數為3.61,表明我國「互聯網+教育」發展進程較好地推動了互聯網學習開展。同時,這些數據表明互聯網時代的學習素養提升顯得日益重要

更進一步,通過這幾年的數據對比表明,互聯網學習者以約13個百分點的增長向更大年齡者遷移,學習時長中高頻使用比率以約12個百分點的增長向沉浸式方向發展,互聯網助力全社會終身學習發展的勢頭迅猛。2017年,「知識付費」類應用形態加速了互聯網教育應用創新帶動的學習發展,互聯網學習驅動著開放性、終身化學習環境的生成,掀起了全民「網上學習」的熱潮。此外,多層級的數據表明,「互聯網+教育」進程發展明顯,行業呈規模化、專業化態勢;互聯網教育回歸教育本質,從保證公平兼顧到提升質量,以混合式學習支持的深度學習發展及創新學習實踐日益豐富;教育信息化體系開始重構,借力互聯網塑型協同發展生態,信息化驅動教育發展內生力量,教科研及教研互聯網升級,互聯網推動教育生態整體優化發展的態勢愈發明顯。

與此同時,我們應該看到,以「互聯網+教育」助力教育現代化進程發展仍有較大空間,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如何創新和發展適應「互聯網+教育」時代的教育體制機制,深化推進教育供給側改革,促進教育服務的多元化、多樣化發展,在這一方面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二,要持續提升「互聯網+教育」產品與服務品質,探索互聯網教育產業運營機制和模式,遵循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律,兼顧公益性與盈利性,研發高質量線上課程資源,打造差異化產品,形成優質用戶體驗,提高品牌知名度、用戶粘性和良好聲譽。為此,要發揮各級教育協會的作用,使「互聯網+教育」產品與服務從「野蠻生長」向有規則、有評價、有監管、有反饋、有優化的良性生態方向發展。

第三,加快構建終身教育制度,制定國家資歷框架,構建互聯網學習評價體系。比如,建立個人學習賬號和學分累計制度;探索學分轉換、學分互認和學分銀行機制建設;推動基礎教育領域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為抓手的「電子檔案袋」建設,高等學校之間以課程為基礎開展學分認定和轉換,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建立多種學習成果認證服務,保障和護航「互聯網+教育」助力下的教育現代化進程良性發展。

第四,深化教學改革,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有效實施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和學習方式,構建師生學習共同體,改革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提高教師綜合素養、教學能力和實踐水平,鼓勵教師研髮網上課程,參與線上教學, 推進線上線下教學相融合,提高教學效率,改善學習效果。

總之,在「互聯網+教育」生態發展的推動下,互聯網正為「能者為師」「願者為生」的學習型社會開闢全新領域,全社會需要以更宏大的理想、更高遠的視野、更開放的協同、更積極的創新、更務實的實踐迎接「互聯網+教育」時代。展望21世紀我國全民的教育和學習,教育現代化發展必將帶來更有質量、更加公平、更為有用、更可持續的教育,億萬人民群眾更滿意的教育。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11期第4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國家與社會的博弈:啟蒙時代法國的公眾輿論
新能源車產業的「狼」來了,中國準備好了嗎?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