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封信真能到家的話,兒子已不在人世了|烈士方聲洞寫給父親的絕筆信

這封信真能到家的話,兒子已不在人世了|烈士方聲洞寫給父親的絕筆信

原標題:這封信真能到家的話,兒子已不在人世了|烈士方聲洞寫給父親的絕筆信


方聲洞(1886-1911),字子明,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人。自1902年起,兩度赴日留學,先後在成城軍校和千葉醫科學校就讀。1903年在東京參加「拒俄義勇隊」。1905年與兄方聲濤,姐方君瑛,嫂曾醒、鄭萌,妻王穎先後加入同盟會,任中國留學生總代表、同鄉會議事部長。一家有6人加入同盟會,實為全國罕見。留學日本期間,積极參加革命宣傳和組織工作,經常回國聯絡革命黨人,為革命秘密運送軍火。


方聲洞肖像畫


1911年4月27日,在黃興的率領下,和福建省精英林覺民、林尹民、林文、劉元棟等革命黨人猛攻入廣東督署。轉戰途中,方聲洞見相逢的巡防營無臂號,即舉槍相向,首發擊斃其黨人哨官溫帶雄,先後擊斃敵方20餘人。激戰中,方聲洞亦中彈血流遍體,彈儘力竭而死,時年25歲,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這是方聲洞烈士在黃花崗起義的前一天,寫給父親的絕筆信。


黃花崗起義


信件原文


父親大人膝下:


跪稟者,此為兒最後親筆之稟,此稟果到家者,則兒已不在人世者久矣。兒死不足惜,第此次之事,未曾稟告大人,實為大罪,故臨死特將其就死之原因,為大人陳之。


竊自滿洲入關以來,凌虐我漢人,無所不至。迄於今日,外患逼迫,瓜分之禍,已在目前,滿洲政府猶不願實心改良政治,以圖強盛;僅以預備立憲之空名,炫惑內外之觀聽,必欲斷送漢人之土地於外人,然後始大快於其心。是以滿政府一日不去,中國一日不免於危亡。故欲保全國土,必自驅滿始,此固人人所共知也。兒蓄此志已久,只以時機未至,故隱忍末發。邇者與海內外諸同志共謀起義,以撲滿政府,以救祖國。祖國之存亡,在此一舉。事敗則中國不免於亡,四萬萬人皆死,不特兒一人;如事成則四萬萬人皆生,兒雖死亦樂也。只以大人愛兒切,故臨死不敢不為稟告。但望大人以國事為心,勿傷兒之死,則幸甚矣。


黃花崗起義磚雕作品


夫男兒在世,不能建功立業以強祖國,使同胞享幸福,奮鬥而死,亦大樂也;且為祖國而死,亦義所應爾也。兒刻已廿有六歲矣,對於家庭本有應盡之責任,只以國家不能保,則身家亦不能保,即為身家計,亦不得不於死中求生也。兒今日竭力驅滿,盡國家之責任者,亦即所謂保衛身家也。他日革命成功,我家之人皆為中華新國民,而子孫萬世亦可以長保無虞,則兒雖死亦瞑目於地下矣。


惟從此以往,一切家事均不能為大人分憂,甚為抱憾。幸有濤兄及諸孫在,則兒或可稍安於地下也。惟祈大人得信後,切不可過於傷心,以礙福體,則兒罪更大矣。幸諒之。


茲附上致穎媳信一通,俟其到漢時面交。並祈得書時即遣人赴日本接其歸國。因彼一人在東,無人照料,種種不妥也。如能早歸,以盡子媳之職,或能稍輕兒不孝之罪。臨死不盡所言,惟祈大人善保玉體,以慰兒於地下。

旭孫將來長成,乞善導其愛國之精神,以為將來報仇也。臨書不勝企禱之至。


敬請萬福鈞安。家中諸大人及諸兄弟姊妹、諸嫂、諸侄兒女、諸親戚統此告別。


兒聲洞赴義前稟於廣州


1911年4月26日


黃花崗起義中被捕的革命志士


信件譯文


父親大人膝下:


跪稟者,這是兒子最後親筆稟告給您的,這封信真的能到家的話,那麼兒子已經不在人世了。我死不足惜,只不過這次所做的事情,未曾稟告給您,確實是大過錯,所以臨死的時候特地把那些就死的原因,向您陳述一下。


私下以為滿洲入關以來,欺凌虐待我們漢人,什麼壞事都做絕了。到了現在,外國入侵的禍患逼近,被人瓜分的禍患,已經就在眼前,滿洲政府還不願意真心改良政治,用來謀求國家的強盛,只是用預備立憲的空名,炫耀迷惑國內外人士的視聽,一定要把漢人的土地斷送給外國人,然後才大快其心。因此一日不推翻滿清政府,中國一天就不能免除危亡。所以要保全國土,一定從驅逐滿清政府開始,這本來就是人人所共知的。我立下這樣的志向已經很久了,只因為時機未到,所以隱忍未發,從前和海內外的許多同志共謀起義,來推翻滿清政府,拯救國家。祖國的存亡,在此一舉。事情失敗的話也不免於滅亡,四萬萬人都會死去,不只是我一個人。如果事情成功四萬萬人就會生存下去,我雖死猶榮,只因為您特別喜歡我,所以臨死的時候不敢不向您稟報,只是希望您以國事為重,不要因為兒子的死傷心,那麼我就感到很榮幸了。


男子漢大丈夫生在世界上,縱然不能建功立業使祖國強大起來,但為了讓同胞享受幸福,奮鬥而死,也算是最大的樂事了。況且為國家而死,也是義所應當的。我現在已經二十六歲了,對於家庭應該有應盡的責任,只因為國家不能夠保全,那麼身家也不能保全,就是替身家考慮,也不能不在死中求生,我今天竭盡全力驅逐滿清,儘力於國家的責任,也就是所說的保家衛國。將來革命成功,我家裡的人都是中華新國民,子孫萬代也可以長久保證沒有憂慮,那麼我雖然死了,也會在地下瞑目了。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只是從今以後,一切家事都不能替您分憂,很抱歉。所幸還有濤兄以及許多孫子在,或許我能夠在地下稍微安心了。只是請求您收到這封信後,一定不要過於傷心,有礙於您的身體,那麼我的罪就更大了。希望您能諒解。在這裡附上給您的兒媳王穎的一封信,等到她到漢口時當面交給她。並且請求得到信時就派人去日本接她回國。因為她一個人在日本,無人照料,有許多不妥當的地方。如果能夠早點回國,來盡兒媳婦的責任,或許能夠減輕兒子的不孝之罪。臨死之時不能把想說的都說出來,只是祝福您善於保養身體,使我在地下得到安慰。


您的孫子旭將來長大,希望您好好引導他的愛國精神,將來好為國報仇。臨寫信的時候禁不住極力祈禱。


敬請萬福鈞安。家中各位大人以及各位兄弟姊妹、嫂嫂、侄兒女等親戚統此告別。


兒聲洞赴義前稟於廣州


1911年4月26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館 的精彩文章:

抗戰中的黃埔軍校,一種莫名的感動
7分鐘高清紀錄片還原1935年的北平市井

TAG:國史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