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塞罕壩,演繹了神話傳奇

塞罕壩,演繹了神話傳奇

木蘭圍場,她曾是一個王朝練兵習武的皇家獵苑;塞罕壩,木蘭圍場的最高山嶺,乾隆皇帝在這裡行圍打獵時,對這高原上美麗的山嶺情有獨鍾,特作《登興安大嶺歌》 ,稱塞罕壩為神山,盛讚其高與天齊,雷電為其所用,風云為其起舞。塞罕壩,她是京都的後花園,她是木蘭圍場的瑰麗珠冠。當年,作為一年一度舉行木蘭秋獮大典的皇家獵苑,在這裡舉行過許多重大的活動,在這裡發生過維護祖國統一的烏蘭布通之戰,地靈佳兆,數位清代帝王都對這裡眷戀有加,在這裡留下大量至今可觀可觸的重要文獻古迹。

這裡隨著一代王朝的興衰,而從鼎盛走向沒落蕭條。是新中國成立,提出了豪壯的誓言,讓這裡重現木蘭圍場昔日的風采,愈加昌盛。幾十年的艱辛努力,是塞罕壩的林業工作者,是木蘭圍場的各族人民,用血汗使這個誓言變成了現實。

如今,在這廣闊高原,有數百萬畝蒼茫的林海,這裡森林浩瀚廣袤,要從林區的任何一個邊緣走到另一個角落,都要奔騰的車輪馳騁上好久,這片林海被列為塞罕壩國家級森林公園。這裡還有花草繁盛的紅松窪大草原,被列為紅松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還有牛羊滿山的御道口牧場。這廣闊的高原以塞罕壩林區為中心,林海、草原、牧場,這三大板塊構成了豐富無比、特色獨具的自然風光。在這裡既可以欣賞浩蕩的林海,也可以觀覽碧波無際的大草原,因此,這裡被人們稱為林的海洋、花的世界、水的源頭、雲的故鄉、珍禽異獸的天堂……

今天的塞罕壩,林茂、草豐、水清、天藍。她是綠色的寶庫,蓄積的大量林木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也使這裡的山野土特產品十分豐厚。從春到秋,山林里的蕨菜、蘑菇、金蓮花、黃花等種類繁多的綠色野生產品,讓當地人增收致富,同時旅遊業的發展,也為當地人增加了諸多就業機遇。

半個世紀前,從這個荒原飄揚起第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從這裡立起第一個人字架草窩棚起,一個高原之城就開始一步步向我們走來了。隨著一片片的荒地被開墾,隨著一坡坡的荒山長起小松苗,從地窨子、草窩棚到土坯房,再到磚瓦房,直到今天在當年草窩棚的遺址上,聳立起一幢幢漂亮的樓房、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小木屋,還有蓮花般綻開在藍天碧水間的蒙古包度假村,林業工人、農牧民都住上了花園樓房。

一座城市就這樣誕生了,它既有現代氣息,也有其他城市絕對沒有的氣息,透著松香花香和草木清香的涼爽空氣,讓人心曠神怡,有人稱這裡是高檔氧吧。在這當年乾隆皇帝盛讚與天齊高的美麗山嶺上,在林海草原圍擁中,走來了既有現代氣息,又環抱於大自然的高原城市,這是夢幻!這是童話!是的,是時代,是塞罕壩人,在這裡演繹了神話傳奇!

50多年的不懈奮鬥,塞罕壩人在這裡,將近國土面積萬分之一且沙化面積不斷擴大的塞北高原,營造成了無山不綠、有水皆清、森林茂密、花香鳥鳴的秀美山川,使這裡成為華北地區最具特色的生態旅遊勝地。

來這裡遊覽觀光的遊客,來自四面八方,人們千里萬里來看木蘭圍場,來看塞罕壩!走在這裡,總被奇異的風光所陶醉!

遊人們走在這片土地上,在欣賞林海草原風光的同時,在追溯回味當年清代皇帝在這裡舉行木蘭秋獮大典,圍獵習武的盛大壯觀場景;人們在湖光山色中,在古戰場的山水間,在古連營的遺址上,回味民族前行的滄桑步履!

人們在海一樣浩蕩的人工栽植的松林間,展望重現的皇家獵苑繁茂盛景,可體味到信念目標賦予人的強大的精神力量!

是的,走在塞罕壩,回眸木蘭圍場的興衰際遇,回味著她隨民族強盛而興旺,隨時代的衰微而零落的風雲變幻,永遠給予人們言說不盡的思索……

(作者張秀超,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文聯主席)

來源:中國藝術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塞北明珠 的精彩文章:

TAG:塞北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