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金剛經》,《心經》究竟如何理解才符合佛意?

《金剛經》,《心經》究竟如何理解才符合佛意?

《金剛經》,《心經》究竟如何理解才符合佛意?

問《心經》《金剛經》

問:學生有如下疑問請教老師:

《金剛經》最後結尾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給人一種感覺,好像是在講一切法空。所以好多人講:《金剛經》講的是緣起性空,佛最後特意強調指出了。而《心經》又講:「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講了好多的「無」。所以又有人講:你們佛教學到最後什麼都沒了。……究竟如何理解才符合佛意?

到底我們該如何觀行、作意,是住在緣起空中呢,還是住在《心經》的「無」中呢?……還是住在諸法空相(一真法界)中呢?……

我認為:應該是證得諸法空相後,依真觀假,雙照空假,那諸法就是不離自心(諸法空相),如露如電,與自心非一非異了。假不離真,真不離假。

《金剛經》,《心經》究竟如何理解才符合佛意?

答:語言文字總是有局限,您必須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才能夠理解經典的真義。《心經》和《金剛經》也是如此。真觀在〈大乘起信論導讀〉當中,解釋了幾句《金剛經》,那便是在說明《金剛經》講的並非無常空。

無常、苦、空、非我,和一真法界的常、樂、不空、我,只是觀察角度不同而有的不同說法,並非矛盾。《大般涅槃經》說:「異法是苦,異法是樂;異法是常,異法無常;異法是我,異法無我。」其中的異法,是指一切有為法。一切有為法可說是無常(同於《阿含經》的說法),可也說是常(同於《心經》的「諸法空相,不生不滅」)。

《金剛經》,《心經》究竟如何理解才符合佛意?

觀行的時候,離不開相、名、分別,所以應該說,蘊、處、界無常,第八識種子無常而心體常住。這是世俗諦。一真法界無一切法相,也沒有一切法的自性(性質),緣於一真法界修真如三昧是修止,離開言說分別。簡單地說,依世俗諦觀行;緣勝義諦修止。新學菩薩分別而修,久學菩薩方能止觀雙運。

您說「證得諸法空相後,依真觀假,雙照空假,那諸法就是不離自心(諸法空相),如露如電,與自心非一非異了。假不離真,真不離假」,大體上正確,只是文字簡略,我沒辦法確定您的意思是否跟我完全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語與禪心 的精彩文章:

感恩佛法:持戒一天,受益一生
南懷瑾講述:人生八悟

TAG:佛語與禪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