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國產喜劇片現狀:花樣翻新,抱團取暖,難掩內核薄弱

國產喜劇片現狀:花樣翻新,抱團取暖,難掩內核薄弱

回顧近幾年的喜劇電影市場,除了每年的賀歲檔較為火爆之外,其他時間段都不溫不火。暑期檔臨近,大量喜劇片磨刀霍霍,比如說,由小瀋陽導演的上映不久的《猛蟲過江》, 以及即將上映的馮鞏的《幸福馬上來》、沈騰的《西虹市首富》等等。

喜劇電影井噴已是不爭的事實,今年下半年有望上映,並且值得期待的國產類喜劇電影就有近十部左右。隨著喜劇電影在院線電影中所佔的比重在不斷地增大,喜劇電影的製作無論是從表現形式、製作流程、卡司咖位,都呈現出了日趨成熟的狀態。但是面對褒貶不一的評價,我們對於經典喜劇電影的記憶卻還是停留在上個世紀。

題材多樣、製作精良、抱團取暖

和曾經的喜劇電影進行對比,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近幾年,喜劇電影的表現形式不斷的多樣化,並不僅限於一個題材,而是將多個題材相融合,搞笑雖仍是喜劇片的重要元素,但在搞笑之餘,不少喜劇片都嘗試融合更多的元素,以豐富影片的劇情,提升作品內涵。

電影《我是你媽》雖然立足於青春期母女相處,這一棘手的問題,但劇情整體以一種更為輕鬆幽默的方式展現在觀眾的眼前。

《我說的都是真的》則是以一個綁架事件為故事的開端,看似撲朔迷離的案情最終則變成了妙趣橫生的故事。相較於傳統的喜劇電影而言,現在的喜劇電影的形式更加靈活,對於喜劇電影自身而言,可謂是個不小的轉變。

在劇情電影拼卡司、拼製作的年代,喜劇電影也並不例外。傳統的小成本喜劇電影,也在商業的推動下,也在往高成本,大製作的方向上發展,越來越多的一線明星也加入了喜劇電影的陣營。

《捉妖記》不僅擁有一線卡司,電影製作成本更是高達3.5億元,然而這樣高成本、高水準的電影製作,在喜劇電影方面已經不是個例。《唐人街探案2》的不僅集結了一線流量明星,更是將電影製作地搬到了紐約,比第一部翻了近一倍的第二部,製作成本就高達1.5億元。

除了以上的特點外,喜劇界各個流派抱團取暖也成為了一種趨勢。由沈騰、馬麗、王寧等一眾喜劇明星組成的開心麻花團隊,近幾年拍的電影就有《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

而由小瀋陽、潘斌龍等東北喜劇明星組成的團隊,則在今年推出了新片《猛蟲過江》。不僅如此,德雲社團隊的《祖宗十九代》等電影,都能夠看出喜劇電影抱團取暖的特點日益凸顯。

搞笑不夠,乏味有餘

國產喜劇到底怎麼了

喜劇電影在商業化的推動下不斷的發展,但是也暴露了一定弊端,喜劇電影在缺失中不斷變化。

為了搞笑而搞笑成為了現在大部分喜劇電影的通病,高票房、低口碑,喜劇電影缺失的是喜劇的內核,有的只是誇張的外形、讓人尷尬的台詞和匪夷所思的劇情。

回顧經典國產喜劇電影,無論是早先的《頑主》《甲方乙方》《大腕》對於當時人群的生活現狀和思維都有所揭露,生活中的無奈已經對於未來的嚮往均暴露在電影作品之中,以一種戲謔的口吻道出了生活真實且無奈的一面。

而近年來的國產喜劇,拋棄了對於生活的批判和審視,一切劇情都以搞笑為目的,反而讓觀眾感覺乏味,演員嘩眾取寵,觀眾笑不出來,也成了現在喜劇電影的常態。

好劇本缺失 政策縮緊

喜劇電影發展之路在何方

電影拍得差,沒有好劇本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迎合時代的優秀編劇作家越來越少。王朔、梁左作為上一代喜劇編劇的領頭人物,一大批優秀的戲劇誕生於其筆下。而隨著時代的變化,在上一代優秀編劇逐漸退出舞台的同時,觀眾卻沒有等到能夠代替他們的新勢力的出現,我們在感嘆編劇行業現狀的同時,也為中國現在的喜劇電影而感到擔憂,從形式上將創新的喜劇電影到底能走多遠,我們不得而知。

原因並不是單方面的,缺失喜劇內核的喜劇電影,也並不僅僅因為沒有好的編劇。面對政策的不斷縮緊,我們很難再以傳統的角度去定義國產喜劇,「小大正」的製作方向,也在一次次的刷新著製作方對於喜劇電影把控的底線,我們懷念曾經的喜劇電影,不僅限於巧妙的劇情和經典的台詞,也是一種對現實的批判,畢竟,電影能夠搞笑的前提之一就是能夠與觀眾產生共鳴,在形式和製作上不斷深挖的喜劇電影,在丟失內核的同時,也是一種無奈。

對於喜劇電影而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大步前進的時代,也是迷失方向的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史通鑒 的精彩文章:

劉詩詩領銜眾女星芭蕾造型pk,誰是你心中最美芭蕾女神?
西施為何無人敢演,這麼多女演員卻只有她能完美詮釋這個角色!

TAG:娛史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