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懂書法的人真多,高達0.1%

中國懂書法的人真多,高達0.1%

某書法培訓機構在社會上做過一個抽樣調查顯示,中國書法愛好者數量約一千萬,接近全國人口的0.7%。所以呢進來讀文的基本都是百里挑一的特殊人群啊。

但是愛好書法不代表能欣賞書法,其中真正深刻理解書法的最多佔到20%。所以在已經極少人寫毛筆字的現代全國,真正懂書法欣賞的人有0.14%,高達200萬人口,相當於冰島全國人口的7倍。

當然了,不懂欣賞書法的中國人也不少,接近14億吧。

說到這裡,估計有人快氣炸了:「自以為是!就你作者懂,別人都不懂好了吧」。

如果你對這種「瞎推斷」的數據不滿,先別急著生氣,既然已經點擊來「瞎看」了,不如靜下心來,理性地聽筆者繼續「瞎說」。

國人的書法審美缺失非常嚴重,甚至有人還停留在「正書之外都是丑書」的負面階段。我們先捋一捋現狀。

全國人民,對書法的審美大概現狀是這樣的:

佔全國人口的0.1%的書法愛好者中,對書法審美大概現狀是這樣的:

書法欣賞對每一個人都不一樣,不同深度的人從書法中欣賞到、享受到的東西也不同。有人只喜歡書法的端正、秀美、漂亮,而有人則能享受到書法的古雅、樸質、蒼勁等大美,這種差是由實踐、情趣、修養等形成的,其中,修養尤為關鍵。

01

深度實踐者太少

前面說到,如果按全國一千萬書法愛好者來分,那可能有80%以上是楷書的「淺顯實踐」,最多20%是屬於「深度實踐」。

所謂深度實踐者,在於絕不滿足於楷書的練習,對行草篆隸都有興趣、都有臨摹與思考、見解。而過半人只停留在楷書的練習,並不是行草篆太難,而是只喜歡平地上的安全與穩妥。10層樓的行草篆的景光是好,不敢去想。

深度實踐對於欣賞的意義在於動手之後才知道千年書法的難處與不易,知道書法淵源、嬗變及各時期風貌特徵、及各時期書法家的思考與探索。

淺顯實踐的人會有什麼特徵?六個字—「半桶水淌得很」,比如停留在楷書的初學者,就很容易蔑視別人的行草作品,並給出評價說:「丑書當道啊」、「我閉著眼睛都寫得比他好」、「還不如我兒子的字!」這些都是典型缺乏深度實踐的「愣頭青」。

書法的實踐有多深,你的話語權就有多大。

02

缺乏藝術情趣

情趣這種事情,很曖昧很含糊,跟個人的成長與學習、生活環境有關,也會有變化。比如聽到一個笑話,有的人捧腹大笑,有的人覺得很無聊。你無法想像和一個毫無情趣的人一起欣賞書法有多難受。

這種不懂性感的人,就只能喜歡書法太表面的東西,比如工整、均勻、端莊、秀氣,等同於喜歡女人的裸露。不能領悟性感的內質。

03

書法修養太重要!

對書法欣賞薄弱的朋友,可多閱讀與書法相關的理論書籍、作品集,以及多了解書法史、文學,看這些書雖然並不能成為書法家、藝術家、文學家、歷史學家,但是對自身的修養有很大提升,你能理解文字與書法的變革、淵源,能了解書法創作的關鍵,能更加深入地欣賞書法。

提升書法修養,建議多讀帖、多看展、多交流,多讀帖能從「接受」到「越來越有味道」。提高欣賞能力的學習方法,可以從書法用筆、結字等方面進行分析。多交流能弱化自己的主觀偏見,慢慢發現自己曾經的稚嫩、幼稚與可笑,然後變得含蓄、沉穩和洞達。

書法思考◎有益分享

發現書法的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思考 的精彩文章:

趙孟頫最具才情的一幅書法
這10個字快把人寫哭了!

TAG:書法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