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25 快點過去吧

6.25 快點過去吧

1、和鍋精的隔周約會成了習慣,一起吃了飯阿姨,去央美看了藝術展,然後到長安街逛apm,又打卡了站點披薩的新品。最近每天38度39度的高溫,在室外喝咖啡感覺要抽幹了身體里的水分,太陽和白桃烏龍最配,而空調和咖啡最配。

2、我是這麼覺得:央美的本科畢業展比很多藝術家的個人展都有水平,怪不得大家都說央美是每個藝術生夢寐以求想去的地方。「花家地」是北京的地名,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北京地名。花、家、地。大、山、子。798。每個字都可以獨立存在,擴寫成一段故事。

3、和鍋精一起吃飯,她被店員錯認成了周冬雨。上次在zara home也遭遇到了同樣的尷尬,我常拿她打趣,吉林周冬雨,胖版周冬雨。不和不漂亮的人交朋友的假周冬雨哈哈哈哈。

4、周六晚上去鼓樓西劇場看了王子川導演的《非常懸疑》。喜歡這種小劇場,買一百塊錢的票都可以坐得很靠前,剛好可以和演員對視到的位置。這次看話劇沒能和薛姐姐一起。

5、周日是我遵守醫囑的一天,買了床頭平板支架,半天的時間都躺在床上看劇,一直到中午開始肩膀疼胳膊疼,才慢慢坐起來,坐五分鐘,走十分鐘。下午穿了一個可以遮住屁股的大褂子出門了,化了菊姐妝,黑黑的,連嘴唇都塗成黑黑的,在大街上晃蕩。不用張嘴說話,不用看導航,也不用在意別人的眼神。走著走著,發現小區附近的幾條路完全可以形成幾個閉環。走路,比躺著舒服多了。但願,不要疼到出汗。

6、以後定居,要住在公園旁。有公園的地方就是天堂。

打個明天做pre的草稿:

1、百度app和papi醬的聯合營銷

papi醬在百度的工號是B180000,世界盃期間百度app發的紅包則是18億,這裡面其實沒有什麼巧合,畢竟今年是百度公司成立18周年的日子。

6月19日,百度app官博稱,papi醬正式擔任百度 App 首席內容官。當天,百度和papi醬同時上了微博熱搜,這個新聞第一時間被多家媒體報道,在自媒體圈掀起了一次大震蕩。很多人以為papi真的入職百度了。但是兩天之後,6月21日,百度app官博又發了一條微博說:這只是基於世界盃營銷層面的合作,並沒有真實的人事任命。媒體人傻了眼,吃瓜群眾也恍然大悟。陸奇一走,百度股價大跌,這次和papi醬的聯合營銷,在世界盃期間來了一次逆風翻盤,把百度的股價向上拉了一大把,這一步,的確沒有走錯。

2016年是papi醬事業的鼎盛時期,利用變聲器發布原創短視頻的模式,抓住了短視頻UGC內容井噴的契機,加上在內容打造方面充分結合了自己的影視專業知識,從生活到娛樂到兩性關係等等設計出眾的選題,加上papi醬自己接地氣的草根氣質敘事,同時結合時事熱點,在幾分鐘的短視頻內布置諸多貼近年輕用戶的槽點,更直接的滿足年輕群體對娛樂視頻的需求。在papi醬走紅的這兩年多內,這樣的模式被無數次複製,成了原創短視頻行業的標杆。

很多人說,papi醬老了,過氣了。

這兩年,papi醬的短視頻也曾被勒令下線整改,重新上線後的papi醬短視頻一直堅持主流價值觀,傳遞著正能量。如今,她已經不只是短視頻作者,她還經營自己的 Papitube ,打造起紅人矩陣,培養了一大批網紅,和很多搞笑網紅一樣走向了 MCN 模式。她還和羅振宇合作,加入了知識付費的大浪潮,還參演電影以接地氣的畫風深入娛樂圈...

papi醬無疑是自媒體發展的風向標,她從未停止新的嘗試,並且在嘗試過程中依然有著相當穩定的粉絲群體,成名三年依然站在網紅金字塔的頂端。過氣?不可能的。這輩子是不可能的。只要自媒體還在發展,papi醬還在做內容輸出,她的神話,就會一直延續。

聯合,利好雙方。

近兩年,百度的話題不斷,尤其是負面新聞接二連三。從2017年1月到現在,百度有超過11位副總裁級別的高管離職,這其中包括陸奇、李叫獸等等。每一次高管離職都能把百度推向風口浪尖。所以說,百度本身是自帶話題度的。而papi醬本人自帶的流量也十分可觀,上萬的超級忠實粉絲讓papi醬內容的傳播度一次次達到新高。目前,Papi醬的綜合影響力仍然是短視頻領域的第一名,在抖音上她目前擁有1800多萬粉絲,在微博、美拍、秒拍等多個平台,也都是短視頻達人類的前3名。雙方聯手蹭熱度,果不其然,在世界盃期間,做了一次有亮點有傳播性有創意有溫度同時也利好雙方的廣告。一天多的時間裡,papi醬的這個視頻全網播放量達3000w+,互動量達20w+。

這場聯合營銷以百度官博的一條微博告終,但事後所引發的話題效應也許是一個好現象。

2、今日頭條與五大衛視開啟戰略合作

今日頭條今日在上海宣布與湖南衛視、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五大衛視開啟戰略合作,未來將在綜藝、影視項目宣推、短視頻聯合出品等領域進行深入探索。同日,今日頭條發布《中國文化綜藝白皮書》,首次將大小屏數據打通,解讀了中國文化綜藝的傳播特點、創新模式及發展方向。

電視收視率不斷下降,觀眾都被視頻網站和自媒體搶走了。

視頻網站搶奪了電視台的大劇和大綜藝以及大廣告客戶,自媒體平台用短視頻和內容分化搶奪了觀眾的碎片時間和廣大小廣告客戶。

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已經成為當下連接信息與大眾的主要橋樑,特別是年輕人,當前,用戶已經能自發的,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娛樂IP的喜愛,這種正能量、美好的表達,能引發更多人共鳴和傳播。全民「娛樂」新時代,自發、優質、原生的內容已經成為娛樂IP最有效的數字營銷方式之一。

中央電視台目前仍是文化綜藝節目最主要的生產者,《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一批頭部文化綜藝均出自央視,在文化綜藝生產上,央視具有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和原創能力。以文學、歷史文化、藝術、家風等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綜藝節目兼具文化屬性與娛樂屬性,創新地將傳統文化以更具觀賞性、趣味性的形式變現出來,對傳統文化的普及產生了顯著的推動作用。當前用戶對文化綜藝的關注度與滿意度持續上升,高於對娛樂綜藝的滿意度,國內文化綜藝節目的繁榮是提升綜藝節目自主創新力的良好契機。

為了扭轉電視媒體在互聯網衝擊下的節節敗退局面,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與積極聯合,為自身的新聞與節目製作優勢植入互聯網基因,通過合作煥發新的生命力,邁入全新的娛樂時代。

3、短視頻爭奪戰,c位抖音的江山不穩

傳聞淘寶6月初將上線的電商短視頻遲遲不見動靜。微博卻默默上線了自己的短視頻產品:愛動小視頻。愛動小視頻是微博故事的獨立視頻版本,前期用微博故事的形式看到了用戶的高粘性,開始獨立成只能用微博賬號登錄的短視頻app,但是,從主題色調、UI設計到技術玩法、內容運營,「愛動」都有「抖音」的烙印。它直接對標抖音。

一年多的時間裡,抖音的主力用戶群體,已經從早期的18歲到24歲,上升到了現在的24歲到30歲,後面這個年齡段用戶佔比目前已經超過40%。抖音走過了探索期、早期成長期,它正處於晚期成長期,即將迎來成熟期。如今在力推海外戰略布局。

雖然微視、愛動小視頻、甚至Nani小視頻入局較晚,也有很深的抖音的影子,但他們強大的資源背景,也不排除有朝一日超越先發者的可能。

雖然各大短視頻平台存在競爭關係,但很多網紅都願意多平台發展。

以上所說的papi醬,同時在百度的Nani和抖音上都發布視頻,雖然有時所發布的內容並不一樣。微博紅人費啟鳴也同樣在各大平台都有賬號,同樣,還有很多明星也願意在各大平台上增加自己的曝光度。這些人帶著自己的私域流量,進行多平台拓展。

民間傳言說,抖音可能走上與達人獨家簽約的道路。這是一種爭奪流量的競爭方式,但是並未付諸實施。只有靠豐厚的補貼不斷吸引更多達人的加入。

6月20日,知乎重新改版,增加了短視頻專區,以時間、熱度、興趣為排序機制,涵蓋生活類、新知類以及人文類等豐富、多元的內容角度。視頻作為媒介,形成了涉及生活、美食、健身、旅行、影視、好物等覆蓋多元話題維度的優質內容。在時長上,知乎視頻通常為3-5分鐘。

4、咪蒙又搞事情

6月1日,咪蒙團隊旗下矩陣號「非正常姐姐」的小程序電商「非正常種草館」悄悄上線。

這個小程序在咪蒙主賬號沒有引流,甚至也沒有做任何推廣,只通過「非正常姐姐」一個「小」號引流,上線僅 5 天,小程序銷售額就破 100 萬。

從公眾號引流到電商平台,操作比較複雜,存在一定的流失率。但在公眾號文章中插入小程序頁面,跳轉到小程序,只需要一步。也就是說,用小程序做內容電商,能夠一定程度解決流失率問題。咪蒙為這個布局下了一番功夫。

內容和粉絲是最大優勢,充分做足粉絲的工作。

「非正常姐姐」的內容輸出和質量非常穩定,接近 50 萬的忠實粉絲。從打開率、轉發率可以看出來,這50萬粉絲黏性非常高。而一個優質公眾號還是靠優質的內容為生的,所以開發電商小程序並不會弱化內容輸出。

針對咪蒙龐大的粉絲群體,先在粉絲群里調研,然後找數據公司合作,調研用戶的購買心理,分析她們最喜歡的品類,通過嚴謹的長期調研,最後決定選擇美妝領域做內容電商的小程序。「非正常姐姐」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90% 的女性粉絲,並且購買力特彆強。通過研究粉絲的用戶畫像,真正了解粉絲有哪些需求。研究發現,很多粉絲在半夜的時候,都有買買買的需求,所以推出了一個「熬夜凌晨 3 點,需要靠他們續命」的專題。繼而通過粉絲的反饋,來調整品類,未來還會做一些粉絲專屬定製等等。

非正常種草館還在不斷完善中,站在小程序+內容電商的風口,通過優質內容吸引用戶跳轉到小程序購買,不得不說,有粉絲支撐就是牛逼。

5、男女消費差異弱化:去性別化消費

6月14日,趕在唯品會6.16和京東6.18大促前夕,兩家平台在流量入口、聯合營銷等合作後,首次發揮雙方大數據優勢,聯合發布消費趨勢洞察報告。報告題為《去性別化消費?中國兩性消費趨勢報告》,以消費升級為大背景,提出了一個叫作「去性別化消費」的新概念。「去性別化」指的是男女之間的消費差異正在弱化。根據該份報告的表述,如果說,60後、70後,甚至80後是見證了這股趨勢的萌芽期,那麼現在已漸漸成為消費主力的90後、95後是切實地把這波趨勢推向了高潮。

男性也愛美。

參考報告中引用的唯品會大數據,過去三年,唯品會男性用戶數量占平台總用戶比例已經翻番,而在這些男性用戶中,購買過男裝和美妝產品的用戶數量佔比達到96%。消費水平高的城市往往有更多愛打扮、愛化妝的男人,比如,成都男生最愛奢侈品服飾,上海男人買走了最多的香水;而他們中的近一半都是90後。面膜成了男性美妝界的「一哥」,口紅、眉筆也成了很多精緻男孩的心頭好。

女性也能酷炫。

2015年-2017年,京東平台上女性用戶購買家裝建材、傢具等品類所產生的銷量增長了兩杯,購買遊戲影音娛樂設備的銷量亦呈翻倍增長之勢,而購買運動戶外產品的消費額佔比同樣逐年上升,到2017年已達 30%。

男主外,女主內的狀況變了。

一個最直接的表現是,有越來越多的男性用戶開始在唯品會上購買母嬰產品。一二線城市奶爸購買母嬰產品的消費比例遠高於三四線城市。這一點可以體現出,男性越來越顧家。男性顧客在家居產品、廚具等品類也表現出了極強的購買力。與此對應的是,女性消費者有時間關注更多事,包括有孩子的顧客會關注除孩子健康、安全外的精神和興趣方面。同時,她們開始更關注自身。京東大數據顯示,近三年,女性用戶在旅行度假、圖書、運動等品類上的消費增長愈加明顯,並有持續增長的趨勢。

「去性別化」消費可以被看作消費升級的又一種表現。這意味著性別消費市場從「只能買這些」進階至「買什麼都合理」。隨著成長於互聯網時代,從小受到綜藝、遊戲等各種大眾娛樂產品影響的95後、00後進入消費社會,相關改變帶出的消費行為的變化很可能會持續下去,而且會越來越明晰。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她經濟」為行業參與者們帶來了足夠多的紅利。現在,「他經濟」也有崛起的跡象。市場規模瞬間擴大。競爭越來越激烈。

所以,是否能抓住目前的時機,充分挖掘男女性新的消費興趣、消費場景,從而提供對味的產品,是決定之後市場競爭成敗的關鍵。除了以標籤化去區分、看待消費者,行業參與者更該試著去了解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本身,才能真正洞悉到現已存在的市場機會。

6、「遊戲陪玩」成熱門職業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陪陌生人打遊戲為職業,外界看他們如同妖魔,他們收入不菲,卻始終得不到親友們的認可,他們的名字叫「遊戲陪玩」,一個伴隨電子競技成長起來的新興職業。

對遊戲結果極其看重,攀比心較重的人群願意去接觸「遊戲陪玩」們。

事實上,電競陪玩當中所蘊含的「攀比心理」並不是一個新需求,在過去的端游時代就已經存在,不過那是它有另一個名字——遊戲代練。如今,「陪玩」這一新興職業越來越被大眾接受,就像健身房的私教,不請私教同樣可以自己練,但如果請了私教可能整個健身的過程會更科學有效。

陪玩,這是一個被電子競技催生出來的行業,它給了許多迷茫的年輕人一個機會,一個將遊戲天賦變現的機會。新生事物的出現往往伴隨著誤解,未知的朋友是恐懼和憤怒,市場還需要被教育,規則仍需要被完善。

另一方面,遊戲成癮正式列為精神疾病,任天堂索尼等聯合反對。

世衛組織正式將遊戲成癮列為精神疾病,由任天堂、索尼等遊戲大廠組成的ESA等遊戲產業協會聯名建議衛生組織重新考慮此事。聯合建議稱,全球已超過20億人正安全且明顯地享受著遊戲,遊戲產品在教育、治療、和娛樂等領域的價值已得到廣泛證明,對世衛組織將『遊戲成癮』列列為精神疾病表示擔憂,望其對所持證據有更加全面的考慮。

但是,早前就有研究發現,網路成癮者伴隨著大腦結構的變化,而這種變化與毒品、酒精成癮相似。對青少年網癮者的研究也發現,他們的大腦灰質、白質均出現了結構性改變,且這種改變主要傾向於負責邏輯理解、判斷、推理的左側半腦。從積極方面講,也有研究發現遊戲可以緩解壓力、潛在地提高人的注意能力和處理視覺信息的能力等。

所以,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不但不是將遊戲愛好者劃入不正常人的開始,反而恰恰是將正常遊戲愛好者和遊戲成癮患者劃分開來的利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莞的小森林 的精彩文章:

TAG:溫莞的小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