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紫砂壺的收藏意識和定位

紫砂壺的收藏意識和定位

明朝東瀛收藏客奧玄寶的著作《茗壺圖錄》中說:「壺或有無款而優於有款者,然無款而良者不及有款而良者。近人往往愛無款者,無他,慮有款之真偽難辨也!」意思就是說,紫砂分為有底章和無底章的壺,而有底章的壺真假難辨,那麼不如買一把無底章但工藝好的茶壺。所以,懂壺的人的門道就是:「有款求其真,無款求其善」。這是藏壺、鑒壺的核心要點。舉幾個例子:

上海某退休老職工,退休後沒啥愛好,但唯獨喜歡喝茶,買紫砂壺,對紫砂壺的歷史也有所了解,就花了幾萬元的積蓄買了一箱時大彬、顧景舟、周桂珍等名家的壺,每把壺做過舊,顯得有幾分古味。前幾年夏天,拿來丁山做鑒定,打開箱子一款,不細看就知道是假貨。這種收藏非常的盲目,沒有下在鑒定紫砂壺上下功夫,一味的按照書籍上的名家名作收購作品。

台灣有位茶友對紫砂工藝頗有興趣,凡是遇到有品味、有意思的茶壺及周邊雜件總會買上幾件。也不論、不知是名人作品。有次去他家做客,發現他的藏品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名家之作如王寅春、裴石民等人的東西,這就是「求其善」的結果。

「求真、求善」是收藏、賞玩的基本常識,無論是撿漏、還是淘寶,無非就是這兩條,不能靠運氣,而是要掌握一定的知識和審美能力,而這需要不斷地學習和購買中積累門道。

對於投資紫砂的人來說,眼光是一條重要的「生財之道」。比起大有成就的名家、大師,著眼於年輕的好手,發展年輕一代,他們的造型能力與制壺水平在不斷提高,而且他們的價位也比較低,作品的升值空間往往更大。靠主觀的經驗判斷很重要,切記盲目跟風,輕信電視、報紙、雜誌的包裝與吹噓,以免上當受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感受千年的滄桑,與歷史對話……
這眉毛丑到能刮獎,我寧可剃光!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