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失意的雷軍,得意的王興

失意的雷軍,得意的王興

小米的估值一下從1000億美元跌落到550億美元,雷軍還在默默地舔傷:550億總不能再低了吧!話音未落,美團王興一臉狡黠地對雷軍說:我也要上市,估值600億美元!這時,失意雷軍,得意王興將商界的魅力與戲劇性展現的淋漓盡致。

至於雷軍的失意,大家可以點擊之前已有文章《雷軍突然損失3000億》查看,今天就來說說王興的得意會不會也變成雷軍的失意。

去年10月美團40億美元融資時,王興曾豪氣萬丈地說:「如果我們想上市立刻就可以,但這不是最好的選擇!」可才過去半年,美團就遞交了港股招股書,準備香港上市,據消息稱其準備發行10%的股份,募資60億美元。是王興記性不好,還是另有隱情?

外患:寒冬已至,長夜漫漫

去年的10月,金九銀十的日子,王興的美團剛剛完成40億美元的融資,人生得意之時。那時候王興提出不上市的背景是什麼?是錢慌!多的發慌!

2017年國家開始施行去槓桿,彼時還有很多媒體出來調侃,在中國經濟的支柱沒有改變之前,還必須繼續放債穩定房價。如果一旦大力去槓桿,必定會導致房價下跌,那樣被綁架的國民經濟也會崩盤,所以去槓桿肯定只是個口號而已,到最後還是央行放水,貨幣泛濫。

那個時候錢多到什麼程度?2017年,中國M2已經達到170萬億元,我國GDP是82萬億,佔比已經達到2.1:1。相比而言,美國的M2跟GDP比是0.9:1,現在M2大約是18萬億美元。所以那個時候市場根本不缺錢,而且多的發慌。

但沒想到的是,監管趨嚴的信號越來越嚴,去槓桿的政策也只緊不松。影子銀行被查、大批的委外資金回撤、一批又一批債務違約、許多小企業倒閉潮起、金融壞賬率上升......等等,瞬間市場資金匱乏,融資難,一時從錢多得發慌到缺得發慌,去槓桿的力度和決心也前所未有,這轉變得讓各個企業始料不及。所以從私募融資的大批企業不得不考慮IPO了,這其中也包括了從不缺錢且高調錶示不上市的娃哈哈。

同時,中國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過高,從2005的4%迅速漲到了2016年的8.4%、2017年的7.9%,這一比重意味著金融風險的到來。比如,日本1990年達到高點6.9%,隨後經濟危機爆發,資產負債表衰退,步入「失去的二十年」。美國2001年達到高點7.7%,之後互聯網泡沫破滅,2006年達到7.6%,之後次貸危機發生。

另外從國債收益率和股價的負相關指數也很明顯能看出,去年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到達頂點的時候,剛好就是王興表示不上市的10月份,這說明那個時候市場的錢還很多。而10月份之後,國債收益率急劇下降,轉股溢價率上升,市場資金縮緊。而國債收益率與股價的負相關還預示著另一個信號,那就是經濟危機很可能來臨,企業發展進入寒冬期,包括互聯網企業等泡沫破裂。

小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市場一片看好,估值都在800億美元以上。可是時代變了,就算加上「互聯網」三個字,估值也不是錢多的時候那樣漫天開口。

數據來源:Analyst.ai

所以,在上述背景下,以燒錢來擴張的美團等互聯網企業,如果不稱現在上市,那麼未來能否活下去就是個問題,更不用談融資。所以王興在半年後突然遞交了美團的港股招股書,如果再等,別說沒有更好的選擇,很可能是在死的道路上無路可選。

內憂:成於燒錢,死於燒錢

美團是家什麼公司,我還真不清楚。就像現在弄不明白小米是家什麼公司一樣,美團始於團購,成於外賣,闖入單車,叫板滴滴,這一路上王興是風風火火闖九州。如果按照雷軍說的小米估值等於騰訊乘以蘋果的話,那麼美團的估值就應該是攜程乘亞馬遜。

可估值不是你想要,想要就能要。美團的發展模式和所有的O2O的發展模式一樣,靠不斷的燒錢來獲得流量搶佔市場。可Uber中國和滴滴出行合併已經證明,人口紅利的時代已經過去,當誰也燒不死誰的時候,商業最終淪為富人的遊戲,但撒幣不心疼的富人卻沒有一個。招股書顯示,雖然美團點評2017年收入339億元人民幣,但2015年至2017年調整後凈虧損59億元、54億元、29億元,所以富人投進去的錢也想找個退出機制,比如IPO。

同時美團為了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走多元化的道路,不惜合併大眾點評、涉足打車業務在商場上與滴滴虎口奪食,而且還花近37億美元收購摩拜以及摩拜的債務。至此,王興終於實現了三公里之內即美團的願望。

外賣市場份額佔比

數據來源:Analyst.ai

可是這些多元化的業務除了燒錢之外,並沒有給美團帶來想要的1+1>2的效果。本以為接入大眾點評後能為美團導入更多的流量,可是大眾點評的月活卻急劇下降,另外,自從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之後,外賣市場從三足鼎立的格局變成了兩虎相爭的局面,市場份額也在美團之上。

美團大、眾點評、滴滴月活對比

數據來源:Analyst.ai

而摩拜大家都知道,盈利性一直備受市場質疑,並且作為對手的ofo同樣爆出資金鏈斷裂的問題。當時收購時,摩拜就已經負債60億,拖欠供應商債務10億,如果繼續在共享單車裡面存活下去,就目前的局面而言,美團必須持續輸血。而就在前不久,被曝摩拜員工馮某跳樓身亡,企業發展的好不好不言自明。

關於打車業務就更值得質疑。為了後發制人,美團還是走撒幣燒錢引流的老路,甚至到了顧客一元坐車,司機瘋狂補貼的地步。據網上統計,美團自高調進軍網約打車,與行業老大滴滴之戰不可謂不慘烈,每單抽成稅8%,司機前三個月免稅,乘客也是大力補貼,以每月虧損30億的速度壯烈前進。如此的非理性燒錢,破壞行業規則,同樣牌照的問題等遭到相關監管的約談,打車業務也不盡人意。

美團和當時的賈躍亭一樣,步子邁得太大扯著蛋,現在樂視轉手孫宏斌、造車又遭許家印控股。而王興這錢還能燒多久?將來會有誰來接盤?誰心裡都沒底。所以趁著市場還對「獨角獸」抱著一絲幻想,政策的鼓勵和流量尚在的時候,估個好價錢,也給那些支持美團撒幣燒錢的富豪們一個退出機制。但估值是否是值600億美元,得意王興會不會變成失意的雷軍,可還真沒準!

喜歡的朋友們還麻煩幫忙點個贊,轉發一下,感謝大家對瘋子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alyst資訊 的精彩文章:

加息讓日本房產崩潰,中國會重蹈覆轍嗎?

TAG:Analyst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