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人為敵」的人居環境——觀後感

「與人為敵」的人居環境——觀後感

前幾天,我看了北京大學李迪華教授的一場演講:「與人為敵」的人居環境。

視頻當中,李教授通過一張張照片列舉了城市當中很多糟糕的,危險的城市設計,而且有些已經存在了多年。在看到這些糟糕的設計時,我也在反思自己,如果是我面對這些對城市中的缺陷,我是否能夠分辨出來?

我想我應該是早已習慣了這些糟糕的設計,接受了這樣的現實,進而根本就分辨不出來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由城市的設計擴展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是不是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呢?如果一貫習慣著自己的習慣,不去思考和發現什麼才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不具備分辨對錯的能力,也就只能原地踏步了。停下來,去思考、觀察、反思,發現錯誤,應該是改正的第一步。

李教授 PPT 中的一頁

健身步道根本就不健身,而且會使中老年人得神經痛;夜晚在樹林中布置的燈光會吸引蚊蟲,影響鳥類生存;非常光滑的反光石材或者玻璃平鋪在地面上,在雨雪天氣特別光滑;小區里的健身器材特別危險,卻被一批一批的安裝在新農村……城市的設計師們為什麼會犯下這些錯誤?事後有沒有發現呢?

李教授為了讓同學們去發現城市中的設計缺陷,把找感覺開成一門課,讓同學們租上輪椅、拐杖、嬰兒車,穿公園,走大街,在實際的生活中去發現城市設計的缺陷。

反過來看看自己的產品,也唯有模模擬實的、不同類型的用戶,到真實的場景當中,還原具體的使用過程,反覆的使用,才能不斷的優化自己的產品。唯有不斷的使用,才能磨練出更好的產品。

李教授提到我們可以通過撥打 12345,給城市的方方面面進行投訴和建議。當我們遇到一些有問題的地方時,能拿起電話的人有多少呢?通過一個電話就能改造城市么?

真的很難,時刻去留意生活當中不美好的地方,不斷的提建議,通過正確的渠道和方式去提建議,相信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遇到困難的時候,就默記李教授引述愛默生的那句話:「你的善良必須有一點鋒芒,不然就等於零」。

遇到可以善良提醒的時候,我們就反覆的說,直到別人聽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0計師 的精彩文章:

TAG:10計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