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滸傳》里好漢動不動吃牛肉,可是宋朝法律是嚴禁殺牛的

《水滸傳》里好漢動不動吃牛肉,可是宋朝法律是嚴禁殺牛的

很多人都知道,宋朝殺牛是違法的,是要判刑的,那麼《水滸傳》里的好漢們為何動輒就「上好的牛肉切二斤來,酒只管上」呢?

首先,我國不是只有宋朝才重點保護耕牛,從西周開始,政府就嚴格限制無故宰殺耕牛。《禮記》中就立下了規矩:「諸侯無故不殺牛」,目的就是要杜絕濫殺耕牛和飲食奢侈的風氣,遏制腐敗。

《水滸傳》里好漢動不動吃牛肉,可是宋朝法律是嚴禁殺牛的

在漢朝,殺牛是要償命的,即使你是牛的主人。漢以後,對殺牛的懲罰雖然不再那麼嚴厲了,但如果擅自殺牛,在唐朝判徒刑一年,在元朝則要杖責一百。

到了宋朝,對耕牛的保護尤為重視,宋真宗在即位之初的咸平六年(1003年)下了一道聖旨,禁止殺牛和食用牛肉。

也就是說,歷朝歷代都是非常重視耕牛的,因為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吃飯是人的根本,農業就是天下的根本。耕牛作為古代重要的生產工具,一頭耕牛有時甚至比一個成年勞動力還寶貴。

《水滸傳》里好漢動不動吃牛肉,可是宋朝法律是嚴禁殺牛的

在宋朝,誰家有牛,幾頭牛,何時轉賣,何時牛死,何故死亡等等,都是需要在官府登記的。但牛死亡後,一般是允許人吃肉的,但這個死不是人為殺死,而是老死或意外死亡等等,牛死了到官府登記後,肉才可以賣或食用。再者,耕牛在古時價錢十分貴,所以一般百姓家,即使有牛,也不會捨得食肉而殺牛。

所以,宋朝那些好漢們吃的牛肉大概有以下幾種可能:

一,病死或意外死亡的牛。

二,可能是羊肉,只是為了討個語言上的吉利而叫牛肉,就好像現在叫雞爪子叫鳳爪一樣。

《水滸傳》里好漢動不動吃牛肉,可是宋朝法律是嚴禁殺牛的

三,就是私自宰殺的牛,畢竟法律雖然規定,但很多人是不遵守的。就好比現在法律規定每天工作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5天一樣,絕大多數單位都光明正大的一天工作10個小時,一周工作6天以上但卻沒人管是一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