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維也納的交際花、希特勒的朋友、美國白宮的紅人

維也納的交際花、希特勒的朋友、美國白宮的紅人

原標題:維也納的交際花、希特勒的朋友、美國白宮的紅人


20世紀60年代,西德的好幾家媒體,包括傳媒巨頭施普林格集團,採訪了美國總統肯尼迪和他的繼任者林登·約翰遜。要採訪美國總統可不容易,需要非常好的人脈。這幾家德國媒體求助的聯絡人,是一位名叫斯蒂芬妮·霍亨洛厄-瓦爾登堡-希靈斯菲斯特公子妃(Stéphanie zuHohenlohe-Waldenburg-Schillingsfürst,1891—1972)的匈牙利籍貴族女子。她是美國上流社會的紅人,和白宮的關係很鐵。她幫德國媒體的忙,也不是白幫,每次都收取一筆不菲的介紹費。


誰還記得,二十年前聯邦調查局對她的評價是「極其危險」呢?誰還記得,她曾是希特勒的親信呢?

斯蒂芬妮本來也根本不是貴族,而是出身於維也納的普通人家,父親是牙醫(也有說法是小律師),可能有猶太血統。少女時代的斯蒂芬妮在奧匈帝國宮廷芭蕾舞學校學習,亭亭玉立,長袖善舞。傳說,她與老皇帝弗朗茨·約瑟夫的一個女婿有了私情,懷了孕。宮廷為了封鎖消息、遮掩醜聞,安排一位貴族與斯蒂芬妮結婚。這位貴族空有「公子」(Prinz)的頭銜,其實囊中羞澀。他當真相信斯蒂芬妮腹中的孩子是自己的骨肉,於是給了她「公子妃」的名分。


婚後斯蒂芬妮繼續在維也納上流社會當交際花,而丈夫身為外交官,常常身在遠方。夫妻本來就沒什麼感情,這下子更加疏遠。1920年,兩人離婚。一戰結束後,原為奧匈帝國臣民的斯蒂芬妮選擇加入匈牙利國籍。根據匈牙利法律,即便離婚之後,女子仍可使用前夫的姓氏。於是她大言不慚地繼續以公子妃自居。一戰之後德國和奧地利都廢除了貴族制度,難以查證某人是否真的是貴族,當時的冒牌貴族多如牛毛,也不多斯蒂芬妮這一個。



斯蒂芬妮,1932年

斯蒂芬妮在全歐洲上流社會如魚得水,她的公子妃頭銜足以為她打開很多大門。她又是個特別擅長交際和有魅力的女人,尤其精通吸引和操控有權有勢的男人。她靠這些本領,一次又一次飛躍階層,不斷攀升,並逢凶化吉。


她的諸多男性朋友(有的是情夫)之一,是英國的報業大亨,第一代羅瑟米爾子爵哈羅德·哈姆斯沃思。子爵大人富可敵國,並且是《每日郵報》和《每日鏡報》的老闆,操控著英國輿論。兩次大戰之間,英國上層有很多人因為畏懼和敵視共產主義,主張與希特勒合作。羅瑟米爾子爵甚至是希特勒的崇拜者。


斯蒂芬妮和納粹的內層圈子也很熟。希特勒稱她為「親愛的公子妃」。希姆萊說她是「榮譽雅利安人」(所以希姆萊知道她有猶太血統)。根據1938年英國軍情六處的情報,希特勒經常召見斯蒂芬妮,聽她的意見,她可能是唯一對希特勒有影響力的女性。對納粹來講,斯蒂芬妮的價值在於她和英國上層,比如羅瑟米爾子爵的友好關係。


於是,斯蒂芬妮成為羅瑟米爾子爵(以及其他希望與納粹合作的英國權貴)和希特勒之間的橋樑。英德雙方都利用她這個渠道,都給她好處。子爵每年給她相當於今天20萬英鎊的生活費。希特勒也給她豐厚的津貼。她則安排雙方的接觸和秘密外交,安排羅瑟米爾子爵、英國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勛爵、溫莎公爵(即退位之後的愛德華八世)與希特勒會面。總之,她努力將英國往綏靖政策的方向推。


1934年,希特勒會見羅瑟米爾子爵



後排:左一為羅瑟米爾子爵,左三為希特勒,右一位戈培爾;前排為斯蒂芬妮和戈培爾之妻瑪格達


戰爭爆發之際,她逃到美國。被美國移民局扣留時,她引誘了移民局官員L.斯科菲爾德,成為他的情人,化險為夷。戰爭期間,聯邦調查局將她逮捕,她也和美國情報部門合作過,提供關於希特勒的情報。戰爭結束後,她在美國和西德之間穿梭,結交兩國的權貴大亨,最後在日內瓦去世。這位傳奇女性經歷了好幾個時代,人生可以說非常豐富和瀟洒了,運氣好得也讓人驚嘆。




斯科菲爾德少校與斯蒂芬妮,1941年


希特勒的親信弗里茨·魏德曼和斯蒂芬妮,他倆一度是情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陸大鵬Hans 的精彩文章:

德意志騎士的最後一次私戰
販賣死亡的商人

TAG:陸大鵬Ha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