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出國10年的血淚經驗,我總結了7條為人處世「江湖規矩」

出國10年的血淚經驗,我總結了7條為人處世「江湖規矩」

初到美帝,留學黨們多少都會感到有些不適,對於國外的一些為人處事的規則更是知之甚少,所以做起事來難免會有些不周。不過,別擔心,今天就為小夥伴們帶來出國十幾載的過來人獻出的七條肺腑之言,相信無論對於大家的留學生活還是整個人生都會有著不小的幫助。

出國十年,我們應該遵守的「江湖規矩」

文 | 修羅藍

GIF

北美文化中complain (抱怨) 這個詞是很負面的,complainer (抱怨者,愛抱怨的人)也很受鄙視。如果別人評價說:She/He is a complainer, 基本上就等於把此人在社交圈裡判了「死刑」,等於在說:她/他很負面,消極,缺乏戰略性思維,不能成事,我們不要和她/他一起玩耍。

在公司文化中,我們常說don』t complain without alternatives, 或者說Don』t bring up a problem unless you have a solution. 畢竟,明白人都知道,不論生活還是工作,解決比吐槽有價值得多。

GIF

但是,讓人類不去抱怨好像又是counter-intuitive的。喜歡給差評是人的本能,發泄一下更健康! 前陣子朋友圈,就有這麼一篇刷屏的笑料:

大英博物館的藏品——一塊3750年前的石頭上的文字被破譯出來,竟然是一個買銅的人給賣家發的一封差評:「你發來的什麼銅?你特么把我當什麼了?居然敢這麼輕蔑的對待我?」

你看,從老祖宗開始,當被雷到的時候,吐槽的功力是被寫進人類的DNA里的。 出國這麼多年,我們親眼目睹很多抱怨演化成bad mouthing,讓很多友誼葬送在是非留言中。 當別人心中塞了這樣一塊寫滿自己差評的大石頭,朋友之間的結下的梁子,也就堅如磐石了……

有些「過來人」說留學圈複雜,筆者倒不以為然。紅塵無邊,凈土難尋。但我也明白這種說法的立足點:畢竟,大家很早獨自到異國生存,事事都要靠朋友,很少能靠上父母家人。

在國外,無論是事業上,學業上,還是生活中,如果朋友賣了你,那就真的會很受傷,內傷外傷一起扛,打落牙齒還要往肚裡吞。 所以,為了讓吐槽大石沉下朋友圈,筆者獻出出國十年以來朋友們和自己應該遵守的「江湖規矩」:這七條都是肺腑之言,為的是大家不再互相往院子里扔差評的大石頭。如果我的分享能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無論你在國內還是國外,我都會非常開心。當然,人無完人,筆者也要不停修鍊,與君共勉!


約飯逛街看電影算是時差黨娛樂項目中的重頭戲了。記得上學那會,很多同學都是自己住,平時自己啃書,自己考試,自己吃飯。沒課的時候,好友約著一起high一下,可能是一星期或一個月中唯一的寄託。好不容易盼到了,卻duang一下被放了鴿子……電話怎麼打也打不通,人找不見了,或者最後一秒被對方的一條簡訊cancel了……火冒三丈是肯定的,下次再約也很難。

鴿子滿天飛,被放鴿子的人心中肯定準備好了石碑一塊,對爽約者的差評肯定是沸沸揚揚的寫了一篇。 放鴿子是諸多不靠譜行為中最浪費別人時間和感情的一個,反映了放鴿子者無時間觀念,不負責任、自私等缺點。如果是在工作上放別人鴿子,後果將不堪設想!小則被同事抱怨,大則耽誤了整個公司的業務進程,自己還可能直接被炒了。

建議

花十塊錢買一本agenda記錄自己的各種appointments,避免忘記。手機黨請全力使用日曆功能。

如果實在要取消,要儘早reschedule,不能最後一秒突然ditch對方;

如果實在是emergency需要最後一秒取消約會,打電話好好跟對方說明原委,不要突然玩失蹤;

解釋的時候要真誠,不要瞎編,大家都不傻。要記得:耍小聰明是對他人智商的侮辱;

要將「寧失江山,不失約會」這個原則牢記,有了一個靠譜的名聲,事事都會順風順水。


很多獨生子女的出廠設置造成他們對別人的包容度不高,大家一起共事往往會意見相左。意見不統一本來可以簡單解決,卻總是衍生出更多drama,後來一群人圍在一起糾結誰先撕逼了,誰瞧不起誰了,誰兩年前欠了誰的錢還沒換呢……

首先,如果要對別人提出意見,最好不要以泄憤或者讓人難堪為目的,而是要為了解決問題繼續move forward.

其次,有意見最好當面鑼對面鼓。 和西方文化不同,國人的文化偏於含蓄,不贊成面對面對峙,凡事求和,面子當先。這個求和有時候會誤事,很多事是不破不立的。 不能對面提出的意見,在社交網路上指桑罵槐,或者在別人背後指指點點,都是副作用很大的。

處於自私自利的差評卻似生命力頑強的病毒,在每一個角落滋生。筆者看來,不能當面說出的批評,都是沒價值的批評。就像YouTube上的一個差評一樣,顯得自己的言論沒有根據,更顯得自己做人缺乏勇氣。

躲在鍵盤後對別人惡語中傷當一個宅在家裡的cyber bully, 製造負能量,損人不利己。 相反,大家在國外混,都需要別人給自己成長的機會,真誠而善意的批評彌足珍貴,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布施。

建議

有不爽要當面指出,不要匿名大放厥詞,更別在背後製造事端。


對於留學背景的青年們來說,除了進駐大公司走上白領金領的道路之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創業。 創業的熱浪襲人,在浪里,年少的我們腎上腺素分泌過多,荷爾蒙在沸騰。一旦當了創業公司的創始人,不經世事的我們實際工作還沒做好,首先開始自封大王,張口閉口跑業務,談項目,做生意…… 這樣包裝自己其實很幼稚。

真正成功的人士往往不這麼談話,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你是找感覺而不是在做事情。能被這種虛張聲勢的言行唬住的人,往往又都是乳臭未乾的學前班兒童,而他們的崇拜,並不能給人真正意義上的成就感。 另外,大家在外創業都不容易。身為創業公司的老闆不要畫大餅,就算公司運營情況不好,也要想盡一切辦法旅行對員工與合伙人的諾言。

每簽一份合同,引進一個人才,就要有一份責任感,答應別人的一定更儘力兌現。雖然說,就算最後大家不歡而散,有財務糾紛,拿著合同去上告法院的人應該也極少。畢竟商業起訴代價很大,很多人吃了啞巴虧也不願把更多的時間精力金錢犧牲在打官司上,但是這不等於小老闆們可以一輩子靠奸懶饞滑的本性去維持小範圍的成功。 這樣做人,對於名譽和信譽度負面影響很大,得不償失。

建議

做一個實幹的創業者,執行力永遠高於言論;

更加關注你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時時刻刻在考量別人是否覺得你牛B;

留洋在外,大家都不容易,創業公司的領頭人要懂得擔當,一切為合伙人和員工著想,不要利用和榨取他人的熱情;

老闆最好可以一個project一結賬,實在拿不出錢開工資的老闆,許諾合伙人和員工的股份和期權一定要按時兌現。如果公司破產,也要公明正大,給每個合伙人一個說法。

加入創業團隊時不要頭腦發熱,不要參與忽悠人的創業團隊當免費勞動力;

成為老闆之後,要做人厚道,不要利用、壓榨和你一同創業的夥伴。


西方文化尊重個性,不管是哥特風的青年還是行為藝術專業的同學,可能在你的眼裡外形和行為怪異,但是要記得,你無權歧視或者冤屈任何人。 每個人的靈魂都是平等的,大家都只有一條命,想怎麼活是自己的事。有些時差黨把種族歧視色彩濃重的詞語掛在嘴邊當成笑料,大家都知道這是stereotype 和 discrimination. 聆聽和接納,總比先入為主的歧視更能帶來價值。

建議

保持好奇和平等的心,學會理解尊重


曾經有朋友問筆者,在選男女朋友的時候到底怎麼能看一個人? 筆者回答:在這個消費時代,在這個以消費來定奪他人的社會中,我們更應該看一個人在創造什麼價值,而不是消費了什麼價值。 筆者一點也不反物質,對於拜金這類對於時代感的詞也完全無感,保持中立。在此,筆者只是真誠說一下自己的建議,並不針對任何人群。

簡單的說,如果一個人向你展示他的品味,那麼你要看,這種品味在有了足夠的經濟支持的條件下,是不是很輕易就擁有。 例如:如果給你50萬美金,讓你來打造自己。那麼你只需要去大品牌設計師那裡定做一身衣服,或者翻看幾本時尚雜誌,學一些時尚元素的皮毛,照著雜誌的搭配買,就可以差不多一身光鮮,使自己看上像是一個有時尚品味的人。

同理,對於雪茄紅酒和賽馬的知識,對於高檔餐廳的熟悉,對於跑車的博學,會讓一個人看上去很有魅力,甚至深奧迷人。 但是,如果於此同時,他/她同時在製造很大的價值(例如:科技公司的老闆致力於科技創新,暢銷書作家為大家創作更好的精神食糧),那麼這個人是有根基的。 如果一個人所有魅力都建立在消費之上,而不創造任何價值,那麼你就需要重新考量這個人了。

建議

擇偶的時候要記得評估他創造的價值;

說白了,自己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奢侈沒有錯,但是自己的內在價值和社會價值,要配得上自己的消費。


有句古話:「可共打天下,不可共享天下」。 意思是說,很多人可以一起組團開天闢地,卻不願與人共享勝果。 其實,在大學做project也好,工作後和同事相處也罷,能夠看到他人付出的汗水和心力,並且認可,當眾說出來,是很大的美德。 在合作中,很多人並非一定要非常腹黑的無視和掩蓋別人的辛勞成果,而是太多關注自己,放不下執念,所以很難發現別人的優異。

能夠先放下自己輕慢的心,看到別人閃光點,是一種能力,需要一定的修為、情商和善心。 在西方,很鼓勵give people credits的行為。在一個項目做完之後,如果我們都是不再標榜自己做了什麼,而指出別人做了什麼,這樣我們也會更懂得appreciate別人,自己也就更開心一些。

建議

一定要大聲說出別人的付出,讓團隊聽見,讓付出者聽見,讓自己也聽見;

大家活著,求的都是個recognition, 若是處於嫉妒礙於面子或是太過關注自我,而不能給別人應得的認可,很難成為將相之才,所以要懾服自己的傲慢或嫉妒。


Privacy是個太重要的詞。西方的法律是保護隱私的。 港台的娛樂文化把「爆料」、「八卦」這種道德缺失的行為合理化、娛樂化。其實,生活不是綜藝節目,我們要有足夠的辨別是非的能力來判斷媒體傳播出來的價值觀。如果沒事,最好不要探究別人的生活。

網路時代,任何消息po在網上,傳播速度就幾乎是光速。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隱私被侵犯,有意的和無意識的網路暴力會造成受害者身敗名裂,甚至是自殺。這樣的例子在近幾年的新聞里常有出現,令人嘆息。 我們留洋在外,自己的房間都會裝上窗帘,不想別人窺視自己。那麼我們也就不要站在窗外,伸手去掀別人卧房的窗帘,探著頭看。 尊重每一個人的自我空間, 把陰暗的好奇心放下,關注自己的事業學業。

建議

抵制cyber bullying;

把八卦灌水的時間用在投資理財或者做義工、學英語上;

保護自己的隱私,必要時使用法律手段;

尊重別人的隱私。

結語

這七條只是筆者在生活中發現的一些需要遵守的江湖規矩,寫出來,希望大家都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混的越來越好。 筆者一直認為,手段和計謀都不難學,但是也都是雙刃劍,折人一千,自損八百。難得的是真正大無畏的心。在刀光劍影的江湖,很難守住心,更難守住自己最初的堅持。但艱難不代表可以放棄,不然生命將在毫無標準的混沌中逐漸失去光彩。 中國的孔孟老莊也好,外國的蘇格拉底也罷,佛教也好,基督教也罷,在大事上都是不矛盾的。活到

今天,突然悟出他們說的其實都是一件事:做個靠譜的好人。 希望刻著差評的大石板永不會砸進你我的院子里。 我們一起努力,共勉!

約嗎?1v1細聊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齡女性國際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美齡女性國際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