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孩子,就別給他買太多玩具

愛孩子,就別給他買太多玩具

達叔經常在小區遛娃,認識很多寶爸寶媽。

有個寶媽,最近在為孩子發愁。

她是大學老師,科研做得很好,2年評上副教授。老公在創業公司,事業發展也不錯。家裡經濟條件很好。

她有個5歲女兒,富養。只要是女兒喜歡的玩具,下單時根本不看價格。

然而,女兒拿到玩具,頂多玩1天,就再也不會想起。

她於是反思自己的育兒方式,決定少買玩具。

但是,女兒脾氣很大,每次看到別人的玩具也想要,各種哭鬧,直到爸媽心軟。

最高興的當然是小區的其他孩子,經常蹭玩玩具,都是很高級的那種,每天不重樣……

寶媽對此很無奈,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放眼周圍,女兒的幼兒園班上同學全都一個樣。

到底該怎麼辦?

最近達叔認真琢磨這個事兒,得出一個結論:愛孩子,就別給他買太多玩具。

第一,太多玩具,會廢了孩子的專註力。

這一點,達叔深有體會。帶女兒去遊樂場時,當她騎上旋轉木馬,就會盯著旁邊的蹦床,而當她踩到蹦床上,會指著不遠處的碰碰車……觸手可及的範圍內,誘惑太多,注意力就會迷亂。

少則得,多則惑——顯然,小孩子還不懂這個道理。

太多的玩具,只會導致孩子的注意力渙散。久而久之,就成了影響一生的負資產。

在信息過載的時代,最不稀缺的是選擇,最稀缺的是注意力。能夠長時間專註於某件事情,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第二,太多玩具,會廢了孩子的想像力。

玩具幾乎都由成年人設計製造。紅色按鈕加速,藍色按鈕播放音樂,綠色按鈕讓燈閃爍——一切都按照既定套路,並不存在更多可能性。

玩具的先天設計邏輯,會禁錮孩子的想像力。邏輯是從A到B,想像力是從A到任何地方。

從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到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再到喬布斯的蘋果手機,全都是想像力生出來的,而不是靠計算推演。

孩子想像力就像一顆種子,最好能播到肥沃的土地里,而不是丟到僵硬的水泥地上。

第三,太多玩具,會廢了孩子的幸福力。

幸福是一種能力,而不是一種條件。人們可以花錢買到鋼琴,卻未必能彈奏肖邦的夜曲。前者是條件,後者是能力。

在育兒方式上,有些父母過於強調幸福的條件,卻萬萬沒有料到,他們給孩子植入了「不珍惜」的木馬程序,扼殺了孩子幸福的能力。

孩子為什麼不珍惜?對於富裕家庭的孩子來說,所有能用金錢買到的東西,都不貴。更何況,還買那麼多。

從大環境來看,人工智慧即將掀起新一輪技術變革。未來社會將不僅是人和人的競爭,更是人和機器的競爭。

如果一個孩子缺乏專註力、想像力和幸福力,他或許很難在未來的競爭中保持優勢。

那麼問題來了,不給孩子買很多玩具,如何讓孩子獲得快樂?

達叔總結了三點:

把簡單玩具玩出新花樣。例如,沙子,積木,磁力片,不限制孩子的想像力。

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大自然是最高級的遊樂場,提供了最豐富多樣的場景和道具。

注重生產性快樂,而非消費性快樂。陪孩子烘培、閱讀、做手工等,是生產性快樂。其它是消費性快樂。

其實,不只是孩子,大人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很多大人都是「笨小孩」,深受太多玩具的折磨。

手機的每個app都是玩具,讓很多人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事效率低下。工作不到5分鐘,會玩2個小時手機。

朋友圈的更新不斷,卻幾乎都是同學同事。差不多的階段,差不多的收入,差不多的思維方式……看不到更多可能性,讓人缺乏想像力。

早上聽《羅輯思維》,晚上聽喜馬拉雅,周末看《曉說》……懂得很多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幸福指數很低。

……

上帝給了人類很多的誘惑,很少的智慧。

聰明人都在做減法,只做好自己最擅長的那一兩件事。學會甄別和取捨,在最重要的少數事情上持久投入,實現價值最大化。

回到最初的話題。

達叔有2個娃,暫時不存在太多玩具的問題,但這個寶媽給達叔打了預防針,以後會尤其注意。

絕大多數父母可能和達叔一樣,不求孩子大富大貴,只希望她不因父母的失誤而荒廢,能夠健康快樂成長。

這世上只有一種工作,不可以辭職,不可以偷懶,不可以走捷徑,叫為人父母。

願大家都能持證上崗。

-END-

PS: 文字為達叔原創,圖片來自維基藝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有攝影師 的精彩文章:

無留白,不攝影

TAG:家有攝影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