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小科普-「環境」的重要性

心理小科普-「環境」的重要性

「社會的構成並不是只有『人』,還有人們所處的『環境』。」

心理學,在單獨成為一個學科之前,一直是屬於哲學的範疇。直到1874年,在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的努力下,心理學正式拜託哲學,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隨著研究者不懈的努力與與大眾對心理學越來越廣泛的接受,在這不到150年的時間裡,心理學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各種學派也如雨後春筍般孕育而生。

在現代心理學理論中,有著一條受到絕大多數學者公認的理論,叫做「人是自身內在活動與外界環境影響相結合下的產物」。換言之,影響一個人心理活動的因素有兩點:一個是先天與生俱來的氣質,一個是他/她所生活的外界環境對之產生的影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先天影響」和「後天影響」。然而這個被現代人所熟知的理論,在一百年前,卻有個兩個截然不同的學派在為之爭吵不斷。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為首的「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就是他們自己內心活動的產物」,外界事件的發生並不會影響人們的自然發展;與之相對的是以約翰·華生(John Watson)為首的行為心理學,這個理論認為「人所有的行為都是外界環境影響的產物」,正是因為有外界刺激,人才能產生各種反應。這兩種學派在當時都有許多的支持者,各種學者也為了傾慕的學派做著各種實驗。不過到後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人們漸漸地可以利用科學儀器看到人的腦補活動之後,人們意識到到了一件事兒:這兩個學派都過於關注人類心理活動的一個方面了。實際情況是這兩者對人類的發展起著不分伯仲的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麼現代人更傾向於肯定「人是會基因與環境同時影響」這個結論了:人的先天體質決定這當我們遇到一件事兒的第一反應是什麼,而後天環境則會在我們的生活,慢慢地塑造、改變這種「第一反應」

之所以隨著心理學的發展,人們會逐漸地認為「自身」與「環境」對人的影響是都很重要,是因為在很多事兒上,如果我們單單分析其中的一方面,我們很容易就鑽進了死胡同,完全得不出一個有邏輯的、能說服自己的結論。舉個例子:

一對雙胞胎,生活在相同的家庭環境中,爸爸媽媽也沒有所謂的更偏袒哪一方。為什麼在成年之後,這兩個人卻常常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性格與行事作風呢?如果人們單單考慮「環境」這一點(行為心理學學派),那他們一輩子也想不明白這件事兒,因為兩個人所處的環境是一樣的。這時候,人們應該個更多的去考慮「自身」這個因素。儘管這二人是雙胞胎,相較於其他的兄弟姐妹,他們的基因型是相近的;但是不管有多相近,他們都不是完全一致的。也因此,他們成年之後的不同發展也就說得通了。

這是一個關於「忽視自身,重視環境」的例子,再說一個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孩子在上了大學之後,性情大變。明明是同一個人,前後變化之大甚至有的時候他們自己都很難接受。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按照「自身為重」這個觀點(精神分析學派),那我們撐死能得出「這個人變異了」這種荒謬的結論。其實這種變化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的具體表現:由於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人的在對待相同事情上的態度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儘管很多時候這種處事方式的變化是迫不得已的(適者生存),然而它終歸的變化了不是?

心理學本來是就是一門研究「人」的學科,也因此心理學的結論都是可以很容易的運用到生活當中的。在心理學中關於「影響人的發展」的思考,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應該被廣泛地被接受的。這就提醒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準備評判一個人,或是處理一件事兒的時候,我們不僅僅應該考慮人或事兒本身的屬性,也應該多想想他/它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前者對於大眾來說,是很容易就能想到的一點。當我們在聊起他人的時候,不可避免地就會聊起他們的往事,然後將之前發生的所有事情都總結為「這些人本身的氣質」,最後用這個「自身的氣質」來評定他們在現在的某個時間點所做的某些事兒。不僅如此,大眾還有著更傾向于思考前者的傾向,因為前者更容易用肉眼觀察到。他人做了什麼事兒,說了什麼話,這是不需要動用太多大腦資源就可以記住的事情。久而久之,對這些人的刻板印象也就形成了,變成了他們「與生俱來的特性」。

然而相較於前者,後者則很難被大家做發現。人們往往記不住過去發生的事情的細節,這就使得人們對事件所處的環境並不是那麼了解。再加上有的時候「環境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所以要是我們不動腦子分析,或是別人不說,我們也很難知道環境對他人到底造成了什麼影響。也因此,人們也常常忽視了後者施加於人、事件的效果。舉個特別常見例子:

當小孩兒說了瞎話的時候,大人們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小孩兒之前說的所有謊言,然後得出結論「這小崽子天生嘴裡就沒實話」,進而就是一頓責罵或是暴打。這種狀況在很多人的童年都有發生。其實大多時候,我們說謊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們天生愛說謊,只是因為我們可能為了滿足自己某種需求(比如:很久沒吃零食,所以騙了點兒零用錢)或是為了避免某種不必要的麻煩(再比如:成績不好怕挨揍,所以模仿了父母的簽名)。但是由於我們沒有及時地告訴大人這些我們內心中的訴求,而且大人們可能也回憶不起來當時的種種環境、大氛圍,使得他們不會意識到這些「外界因素」帶給我們的影響,導致了我們在小的時候背負上了「天生不誠實」的罵名。如果做父母的能仔細思考一下我們謊言背後的苦衷,那麼他們或許就會對「說瞎話」這種事兒有全新的看法了。

不僅僅是在」父母與孩子」這種比較特殊的關係之中,在社會中很多事件上,人們都很容易地產生「過分在意人或事兒本身,而忽視了他們所處環境」這種片面的想法。再舉個例子:

「批判性思維」這個名詞在現代社會中,被許多中國學者所提及。他們普遍認為這種思維對「全面地理解問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在中國的教育中,「填鴨似」的應試教育方式佔了絕大多數,而「批判性思維」這種相對自由的模式少之又少,於是這些學者就考試批判中國教育,說什麼「中國教育不行」,「中國教育落後」之類的話。他們主張將「批判性思維」在教育中的佔比調整成五成以上,以此來達到」培養中國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目的。

首先我們得承認,「批判性思維」確實是一個相對「一成不變的應試教育」來說比較先進的思想,因為它會幫助人們看到問題的各個方面,從而能更容易地找到問題的最優解。然而這種所謂的「先進」真的適合現階段的「中國的教育」么?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大家需要明白一個事兒:中國的東部遠發達於西部,因此中國的人口多集中於東部,因為那裡有更好的生活條件與更多機會。再加上中國本來就人多,這就使得中國在地理層面上來說,其實是一個極其稠密的國家。隨之而來的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就是教育資源分配問題。學校和老師就那麼多,每個學校的佔地面積還都是固定的,這就導致不僅每個學校都只能收固定人數範圍內的學生,而且勢必有的學校好,有的學校不好。如果中國的教育沒有採用區分度大的「應性教育模式」,而是選擇了相對來說更自由的「批判是思維」作為教育核心,那麼很有可能會出現一個好學校人滿為患,每個學生分得的教育資源少之又少;而相對次一點兒的學校雖然每個孩子都有足夠的教育資源,但是由於本身的教育水平可能就不夠好,導致了學生依然不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這種在學者看來很好的、應該被推廣的教育模式,在中國這個地界兒,卻不一定能起到理想的效果。歸根結底,是因為大家在思考教育模式這件事兒的時候,過多地關注了它們的屬性與價值,相應地就忽視了「中國」這個大環境對其的影響

你看,小到父母孩子之間,大到學者思考相關專業問題,人們都很容易這個錯誤。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忽略了「南橘北枳」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然而這種忽略雖然常見,其影響確實很深遠的。在「孩子撒謊」的例子中,孩子會漸漸地覺得「家長不了解自己,而且還無緣無故的埋怨自己」,而家長們則會因為迫切地希望孩子改掉「撒謊」的惡習,所以變本加厲地對孩子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日子久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不免地會產生裂縫,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父母雖然很疼愛孩子,但是孩子長大之後和他們就是不親」的其中一個原因。一個家庭的事情還不算大,畢竟單一家庭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是如果這個現象直接出現在了「社會」這個層面上,那麼影響便是不可估量的。在「批判性思維與應試教育」的例子中,如果學者們執著於在現階段的中國推廣「批判性思維」式教育,那麼結果很大可能就會如福兒爸在之前所提到的「所有孩子都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模式可興國;反過來,不好的則可以亡國。這裡不得不多說一句,得虧現在咱們還是「應試教育」為主:努力就能得到好結果,畢竟適者生存。福兒爸還是很心水這種模式的~

因此,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我們要儘可能地多關注事件或是人周圍的環境。這個環境包括很多,比如說家庭環境、社會環境,或是即時環境(就是當時發生的各種事兒)。這些環境因素都會對人的決定、行為和事件的發展造成無法避免的影響。如果我們沒有及時地發現這些環境因素及其影響,那麼我們很可能對人或事兒產生與現實完全相反的認知偏差,進而導致各種或輕或重的後果(比如:對孩子的不信任導致最後關係不好,對中國教育的認知不全面導致潛在的教育質量全面下降)。既然如此,有什麼辦法能鍛煉我們這種在關注「人與事兒本身屬性」的同時,也能關注到「他們所處的壞境背景」的技能呢?

無外乎兩點。第一,減緩作出結論或是評判的速度。當我們馬上要評判一個人或是就某些事兒發表高見時,先停頓一下,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已經對要討論的目標有了「全面的認知」。這個過程不需要很久,甚至可以說是很短,因為這只是我們腦子中的轉瞬一念。我們甚至不用擔心很咱們一起討論的朋友會不會嫌棄咱們墨跡,因為以微秒為單位的停頓他們根本不出來。然而正是因為這種停頓,會使得我們做出一個很理性的舉動:回憶或是詢問發生在當時,但是我們並不清楚的環境細節。這個舉動會使得我們對整個事情有進一步的認知,從而也能幫助我們做出更准準確的評判與結論。

第二,仔細觀察周圍環境。當一個事情發生,或是一個人做出了某些行為,我們很容易的就被行為或事情本身所吸引。當我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點時,我們很難去關注周圍發生了什麼事兒。這就導致了我們對環境因素的認知缺失。一旦這種缺失形成了,我們便只能以管窺豹,看到整個事件的很小的一部分。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的結論僅僅是針對於」我們能看到的事情」,缺失不是針對於我們「真正想談論的事情」。因此,我們需要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需要抽出更多的注意力,去關注周圍發生的事情,畢竟指不定那個環境因素就是影響這個事件的核心呢?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希望大家以後再看待事情或是評論他人的時候,能儘可能得多地從從更宏觀的角度去做。這就像我們身處城市之中,我們能感受到的頂天兒就是眼前高樓大廈或是人頭攢動;但是當我們站在高處時,我們便能看到整個城市的樣貌,能更好地體會到城市的魅力。多關注關注人與事兒周圍的環境,這會讓我們更理性、做出的評論或是結論更准群。今兒就說到這兒啦,還是老樣子,歡迎大家和福兒爸進行思維的碰撞!

哦了,那就,拜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一本給了我一個夢想的書
八里村的愛恨情仇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