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建房全過程,告訴你為何日本房子不怕地震?

日本建房全過程,告訴你為何日本房子不怕地震?


日本建房全過程

告訴你為何日本房子不怕地震?

日本地震頻發,每年少則2000多次,多則超過10000次,絕對是天天在地震。而日本的建築水平,則一直是世界建築行業的的標杆。

日本歷年地震次數統計

抗震是怎麼做的?防水是怎麼做的?保溫又是怎麼做的?今天,就以日本普通人家自建房的施工流程為參考案例,來看看典型的日式細緻施工。

原址上的舊宅子

原來的房子由於建造年數超過30年,考慮到抗震標準已經落後當今標準,主人下定決心:拆掉!

出動小巧靈活的建築機械,快速高效的拆除舊房後,建築垃圾被分類運走處理。

緊接著平整場地,並開始地面測量定位,準備進行地基土壤的施工。

此時採用高科技產品,利用超聲波專用探測儀器,對地面下方的土壤進行地質承載能力測試。

地基土壤勘探結果良好,因而不需要進行地基增強,比如,設置「樁基礎」,而是直接攤鋪碎石墊層,壓實整平即可。

數據確認符合建房要求後,先在基層上方鋪設一層細碎砂石,並用夯土機將基礎進行鎮平夯實!

連續夯實多遍後,鋪設一層優質的塑料防水隔潮薄膜,目的是為了防止地下土壤中的水分經過基礎底板滲透到室內。

接著澆築水泥砂漿,進行地基加固,防止基礎在土壤中產生移動、扭曲、不均勻沉降。

墊層硬化完成後,在其四周安裝模板,接著綁紮筏板基礎底板鋼筋和反梁鋼筋!

統一澆築完成後,基礎牆混凝土內預埋有鍍鋅鋼螺栓,後續施工會與上部的木結構承重框架的底部進行連接固定。

接著,在地下架空層基礎內部安裝供水管線與排水管道。

在水平土台承重結構之間,填充淡黃色的無機物材質的不燃型玻璃纖維保溫氈毯,做好保溫隔熱的作用!

基礎部分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接著開始主體結構施工,按序搭建木結構框架。

榫卯結構將各個木結構部件緊密嵌合在一起,同時為了加強別墅的整體性,還需要鍍鋅螺栓與異型角鋼!

屋面結構施工,搭建木結構坡屋架,鋪設防水隔潮卷材!

接著在屋面瓦片的上部,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固定底座。目前日本的屋頂太陽能發電發展火熱,作為一種可再生清潔能源,可以獲得政府一定資金補償!

屋面太陽板安裝完成。

陽台防水可是很重要的,在這裡日本施工隊使用了一種名叫:玻璃纖維增強塑料FRP—也就是國內過去所謂的「玻璃鋼」,進行防水構造處理。

內牆結構之間填充固定無機物材質的不燃型玻璃纖維保溫氈毯,保溫工作刻不容緩!

縱觀全過程,可以發現日本自建房對於新型技術的掌控很是得心應手,各種細節執行保准嚴格。

這樣一棟簡約舒適的日式小樓,你是不是也想建一棟?

本文來源:旅途東京

版權說明:尊重知識產權,版權歸屬原創作者

日本全旅遊

這裡有一個很想跟你做朋友的二維碼

不掃掃看嗎?

歡迎點贊 留言 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旅遊攻略 的精彩文章:

這位理髮師爆紅ins,剪頭堪比大變活人,全東京的男人都要找他!
六月去日本,不做這幾件事你就白來了!

TAG:日本旅遊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