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裹腳陋習起於何時?為何要對女性如此殘害?

裹腳陋習起於何時?為何要對女性如此殘害?

最早的裹腳文物,是在北宋時期。

「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處蹤。偷穿宮樣穩。並立雙趺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蘇軾《菩薩蠻》

裹腳陋習起於何時?為何要對女性如此殘害?

曾幾何時,宋朝成為人人嚮往的美好時代,彷彿那裡的人們,豐衣足食,志趣高雅。特別是政治環境清明,人們束縛較少,是文人士大夫心目中的完美時代,史書、宋詞都是這一時代的忠實記錄者。夢回宋朝,是多少文人永遠也不願意醒來的夢。

然而,這樣的盛世下,卻是無數女性的噩夢。蘇軾詞中的小腳,當時男性趨之若鶩,而當時的女性則苦不堪言。為了取悅男性,很多女性不惜忍受劇痛,落下終身殘疾。宋朝是中國最繁榮的時代,同時也是女性束縛開始的時代。

為什麼經濟發達、思想開放的宋朝,卻出現了如此保守的怪事?

裹腳陋習起於何時?為何要對女性如此殘害?

1、以痛苦提高生育率

我們都說,母親是偉大的。為了孕育新的生命,需要忍受十個月的妊娠期,新生命誕生的過程中,也是對女性的一次極大考驗。有研究表明,自然分娩的女性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忍受八根肋骨同時斷裂的疼痛。而且,不是一鎚子買賣的幾秒鐘,而是伴隨了分娩的全過程。

所以,生育對於廣大女性而言絕對是一個巨大考驗。而對於古代女性而言,經歷生育就意味著走過一趟鬼門關。

因為古代不存在剖腹產這一技術,所有的生育必須靠自然分娩來完成。因此,因為難產而導致產婦死亡的悲劇比比皆是。而且,就如同所有人不得不呼吸霧霾一樣,就連貴為天子的康熙,也無法拯救因難產而死的皇后。

兒生日母難日,此言非虛。

裹腳陋習起於何時?為何要對女性如此殘害?

所以,作為男性,在面對心甘情願為自己生育的女孩兒,沒有理由不呵護終生!

生育的疼痛是無法迴避的,但是纏足卻可以。然而當時的男性認為,只有女性從小經歷疼痛,才不會因生育的劇痛而輕易送了性命,所以社會上開始逐漸興起了纏足之風。在古人看來,人口是發展的第一位,所以保證低死亡率是必須的,所以對女性這一摧殘,實際上是為增加人口做貢獻。

真是無恥的邏輯。

纏足之風開始於北宋,南宋開始,纏足開始成為社會潮流。

裹腳陋習起於何時?為何要對女性如此殘害?

2、以纏足培養順從和受虐傾向

朱熹作為一代大儒,除了發展儒學,在哲學的發展上也產生了巨大影響。他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的思想,後人認為這是社會保守和禁錮的標誌。

一百多年後,朱元璋將朱熹註解的四書五經作為科舉考試內容,思想的禁錮開始向全社會蔓延。

在社會禁錮的大環境下,女性的生活環境就更加惡劣。戰爭年代,女性和兒童為最大的受害者。1127年「靖康之變」,除徽欽二帝成為金國階下囚之外,三千多後宮佳麗成為金國的戰利品,他們被擄掠到北方後,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

也正是經歷了這一巨大變故,蒙受巨大恥辱的南宋王朝決定痛改前非。只不過,這個痛改前非不是整軍備戰,打到黃龍府為大宋雪恥,而是躲在屋舍深刻反思,將恥辱化作思想飛躍的動力。最終,這些深感恥辱的思想家們給廣大女性制定了嚴格的潛規則,強化三從四德,將女性地位弱化,強調女性恪守貞節,朝廷也通過修建貞節牌坊等表彰守貞的女性,社會開始不可避免地走向保守。

裹腳陋習起於何時?為何要對女性如此殘害?

影視劇中的公主個個貌美如花,沒事就喜歡喬裝打扮溜出宮城快活瀟洒,殊不知,這是古代最大的忌諱。在古代,越是大家閨秀,越是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很多女性出嫁前沒有出過大門。而為了強化這一趨勢,纏足成為一個有用的技術。纏足之後,女性走路弱不禁風,很多女性甚至站不穩,進出屋門需要專人抱著。這樣的情況,他們就只能在屋子裡繡花了,所謂溜出去瀟洒,估計夢裡會有。

古人認為,纏足的女性,更加順從,也更能促進家庭的和諧。古代的相親看的不是顏值,而是小腳。

裹腳陋習起於何時?為何要對女性如此殘害?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