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日活1.5億的抖音,也未必能給短視頻領域的明天帶來希望

日活1.5億的抖音,也未必能給短視頻領域的明天帶來希望

頭騰大戰正酣。

起因是抖音今年的迅速躥紅驚醒了「佛系」的騰訊,匆忙間復活了已經宣告死亡的「微視」,又在微信朋友圈全面封殺短視頻產品。

頭條和騰訊的戰爭,從口水戰打到了公關戰,現在又打到了法律層面,似乎有愈演愈烈的感覺,但刀客對此不感興趣。

頭條大戰的結局事實上不會影響到短視頻領域的走向,無論是頭條還是騰訊,這場戰役都無關緊要。對騰訊而言抖音的躥紅讓其不安,而對頭條而言,怕自己海量流量扶持的突圍性產品死在成長的路上,事實上雙方的這種擔心都多慮了。

就中國網路視頻十多年的發展和短視頻領域這幾年的發展和內容、商業模式而言,短視頻領域的紅火,只是一種無聊中的虛火,還遠沒有到達一個產業成熟時期。

從遠了說,中國網路視頻領域發展的十多年時間,即使是在愛奇藝的廣告收入超過央視的今天,視頻領域仍然找不到自己的贏利模式,虧損仍然是各視頻網站常年的話題。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源,是中國的網路視頻領域在流量壓力下很難從網路視頻的媒體價值去判斷未來的商業走向,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網路視頻仍然只是依附於影視和傳統電視台的網路渠道,其並未產生核心的內容或信息價值。

網路視頻領域的變化,只是各視頻網站的排名變化,從早期的酷6,到後來的土豆,再到後來的優酷和現在的愛奇藝,城頭變幻大王旗,各領風騷兩三年。

誕生於網路視頻領域的短視頻,看似是一種全新泛娛樂化產業,從內容結構和內容提供者來看,好像是一種全新的產業,但受制於對視頻內容的認知和媒體本質的認知,仍然很難成為一種有價值的娛樂和媒體平台。與網路視頻相比,只是將內容推向了更庸俗化的路徑,而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

從早期的美拍、小咖秀、小紅唇、花椒、微視、秒拍,再到A站、B站,到去年興起的快手和現在的當紅小生抖音,興起時都會引起行業的騷動,但紅火不了一時,都有重歸寂寞。今天快手和抖音所採用的拉知名藝人、KOL等手段引導用戶等各種手段,都在小咖秀、美拍和A站都做過,也都曾紅火一時,但結果都是紅火過後一地雞毛。

抖音內容隨機截圖

無論是快手還是抖音,也無論是「What are you doing」還是「What are you Playing」的定義,就短視頻平台的內容結構而言,主要內容仍然只是一些活在美顏中的男女各種走紅音樂的惡搞性的「舞蹈」和「演唱」,各種「吃播」,各種所謂的「段子」,各種女性拋媚眼求關注,以及越來越多的廣告,真正有營養的內容少之又少,與視頻網站的網劇不同的是,短視頻領域的惡俗,正成為其主流的內容組成,這幾是短視頻平台不斷受到監管部門約談的根本原因。

短視頻平台解決了視頻內容製作成本高的難題,同時也提高的視頻內容的製作效率,但卻沒有找到短視頻內容的真正價值所在,由於「成癮」式的產品體驗,抓住了人性中獵奇的天性,推動了整體行業用戶量的迅猛增長,但依靠低質量的內容依然無法長久地在用戶中形成粘性。

事實上無論是短視頻平台的各種網紅還是公眾化的惡搞,對於普通用戶而已,你是可以一年四季都去注一個五音不全的人天天對你乾嚎還是可以天天去看一個人難看的吃相,抑或者是看那些搞笑的「舞蹈」?每個人喜歡一些釋放的空間,但釋放不可能成為每個人每天的主體生活內容。

對於內容生產,永遠不可能是公眾層面每個人都可以完成的事。即使是今日頭條,其號稱內容創作者有120萬,但真正能堅持提供高質量內容的人數也就20~30萬之間,內容生產根本不可能成為公眾參與的事。事實上,與圖文內容創作相比,視頻內容的創作要求更高,即使是短視頻直播,真正能達到一定質量的創作者比圖文創作者更少。

抖音內容隨機截圖

而MCN(類似於內容經紀組織)這種起源於Youtube的內容組織方式,在傳入中國後卻變了味,更多地變成了一種「網紅」的培訓組織,對內容的提升並沒有產生多大作用。

短視頻平台在內容結構上的左衝右突,從目前的發展看,並沒有解決短視頻內容的生產方式和創作者培養,在短期的流量壓力下,低俗甚至涉黃的內容層出不窮,一個原因是海量的公眾化內容無法審核,真正核心原因可能更這平台需要這種內容去不斷的吸引用戶。

從視頻的價值來看,相對於圖文信息,視頻是具有更高密度和信息量的介質,如何通過這種具有極高效率的信息載體傳播有價值的內容,以及如何形成有效的內容生產機制,才是短視頻平台真正面臨的風險。

對於頭條和騰訊而言,與其天天打嘴仗或打公關戰,不如從如何保證長期高質量的內容生產去思考產業的未來,可能會更有價值。

不解決短視頻真正的內容價值和內容生產方式,無論是抖音還是快手,再紅火的今天都會成為過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刀客說 的精彩文章:

估值被砍近半,是投資人看不懂小米,還是雷軍自視過高?

TAG:科技刀客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