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種處決俘虜的方式有點特別,竟然不沒收武器,俘虜也不反抗

這種處決俘虜的方式有點特別,竟然不沒收武器,俘虜也不反抗

戰場上雙方都殺紅了眼,無數人的生命因此停留在了人生最美好的時段里,令人扼腕嘆惜。

《左傳》有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戒」

「戒」指的就是戰爭,戰爭是國家或者不同政治集團的行為,一場仗下來,決定的就是雙方國家或政治集團的命運。

個人的命運往往是和國家緊緊聯繫在一起:當一個弱勢的國家,能拉起一支這樣的軍隊時,哪怕此前一敗再敗,到了退無可退的境地,也會擁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這支軍隊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慷慨赴死的覺悟時,即使敵人再強大,裝備再精良,也能空前地凝聚的軍心士氣——此之謂「哀兵必勝」!否則,就會兵敗如山倒,徹底涼涼……

從這一點來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但是一場戰爭結束後,雙方都會俘獲一批戰俘。

為什麼很多戰俘在戰場上作戰時十分兇悍,打仗也不怕死,可是被抓住之後卻徹底喪失了鬥志?他們往往一言不發,聽天由命!

在遠古時代,那時候人還非常野蠻,活著的戰俘會被用來祭祀,甚至會被殺了吃掉。

進入了封建王朝時代,戰俘的命運同樣也很悲慘,翻開塵封的典籍,我們常能發現這樣的字眼:殺降。

先有白起坑殺趙國戰俘四十萬,項羽坑殺秦國二十萬戰俘的慘劇,後有蒙古大軍每戰必屠,男女老少皆不放過,似乎殺人越多,勝利就越大。

其實這和生產力有很大的關係,古代生產力低下,國家為了打仗而籌集的糧食有時都很難滿足自己軍隊的需要,哪裡有會養得起那麼多戰俘呢?民以食為天,如果一直關押著,戰俘餓久了肯定會造反的。白起和項羽,皆以降卒反覆無常而殺之。

那既然養不起,為何不大發慈悲,將他們遣散呢?

那更是不可能的,如果將這些人遣散,他們勢必還會被召集起來,重新組成軍隊。到那時候你還得打一次……換做你是白起,你還會想打第二場長平之戰?

畢竟,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啊!

到了二戰時期,國際上已經有了《日內瓦公約》,公約對如何定義和處置戰俘有明確的規定。

但是日本軍隊似乎還停留在野蠻時代,其殘忍啫殺的本性更是無人出其右,成千上萬的己經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被集體槍殺,平民百姓也難逃厄運,據說,日本人在南京,殺到最後擔心連子彈都不夠用,於是坑殺活埋的惡毒行徑!

有人看到這些,無不心痛地說,明知是死,為何不選擇反抗?不反抗,逃跑還不會嗎?

但是二戰時期這樣的事非常多。德軍戰敗投降時,負責接收的美軍士兵心裡都很緊張,因為平均一個美軍士兵要面對成百上千的德國軍隊,不久前,他們還是死敵,這點在二戰紀實小說巜兄弟連》書中有詳細記載。

日本人打仗是不怕死,又是剖腹,又是自殺式衝鋒的。

然而他們當蘇聯的戰俘時也老實得很,日本關東軍被蘇聯俘虜了五十萬人,負責押著他們到西伯利亞的,只有數千蘇聯士兵。

起初,蘇聯士兵甚至連日軍的槍械都懶得沒收。直到這些戰俘們到苦寒之地,在集中營里累死,餓斃,凍僵。然而同樣也無一人反抗。

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信念垮掉了,無論是德國還是日本,隨著國家的戰敗,從將領到士兵,為之奮戰的目標和理想也在傾刻間煙消雲散,這時候還會有誰站出來煽動大家造反?

他們早就泄了氣了。

其次,在戰場上真刀真槍地對打都打不贏,雖然負責關押的敵軍不多,但是一鬧事,增援不就趕過來了?

所以戰俘們反抗而成功的概率不大。

至於逃跑,那就更是要有孤膽英雄的魄力了,於是大家選擇進入了一種集體麻木的狀態,戰俘的心理,既然如此,聽天由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不得不說的秘密:中國海上霸主第一艦,外形科幻,不是航母
中國最新航母牽引車曝光,堪比F1賽車?這大國竟還用拖拉牽引

TAG:鐵血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