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的複雜動態特徵及其對統一戰線的啟示

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的複雜動態特徵及其對統一戰線的啟示

摘 要:從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這個重大課題著手,重點分析歸納了一致性、多樣性的具體表現,揭示了一致性和多樣性具體關係的複雜性、動態性;總結了統一戰線重要法寶的戰略特徵,提出統一戰線重要法寶戰略價值的時代內涵,揭示了統一戰線重要法寶凝聚力量的規律,即從多樣性中謀求一致性,以一致性引領多樣性,從「多」中來、到「多」中去,從而把黨的正確主張轉化為廣大統一戰線成員的同心同行。

關鍵詞:統一戰線;一致性;多樣性;戰略價值

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是黨的統一戰線的重要命題,也是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領導核心作用的基本問題。在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直面艱難險阻,自覺運用統一戰線重要法寶,堅持不懈,求同存異,為革命勝利贏得了寶貴的力量支持。在黨長期執政、事業不斷發展的新的歷史方位下,一些黨員幹部對一致性見得多、聽得熟了,反而對多樣性看不慣,法寶依舊在,只是心不誠,長於發號施令,疏於求同存異,難於凝心聚力。世上沒有一成不變、一勞永逸的一致性,也沒有解不開、化不掉的疙瘩與矛盾。一致性越突出,越要防止文過飾非。矛盾越凸顯,越要抓主旋律。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應清醒認識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的複雜動態特徵,切實重視運用統一戰線重要法寶,在多樣性中謀求一致性,以一致性引領多樣性,做到法寶在手、人心在握、力量在握。

一致性和多樣性是事物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

1.一致性是事物發展同一性或統一性的一面

一致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動態的。在事物發展過程中,有關多樣性因素,包括某些相互對立的因素之間,一定條件下反映出互相滲透、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的性質。一致性區別於人們常說的「相同」「一樣」。從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來看,一致性具有多種表現形式,或者說是呈現不同程度的統一性狀態,主要有以下四種狀態:

一是比較和諧的一致性狀態。社會各方面力量、各種利益訴求、各類發展意願不斷得到整合。也就是在大的一致性下,雖然某些差異性有所消長,然而不同意見、各種矛盾較為和緩,沒有更多的是非爭論。

二是醞釀變遷的一致性狀態。對於改革發展,社會各方面呼聲較高,有的時候,非對抗性矛盾呈易發、多發態勢。如果因勢利導,推進改革與創新,將贏得人心,增強凝聚力。相反,如果僵化保守,等到多樣性量的變化達到一定的「度」,將對大局穩定造成多種影響。

三是適應性轉型的一致性狀態。通過深化各領域改革,廣泛動員和調動大家積極性,在轉變經濟社會發展方式、實現又好又快科學發展的方面,求得一致,形成合力。在執政黨領導下,實現動而不亂、競而有序的轉型發展。

四是從動蕩與衝突中求得暫時的一致性狀態。也就是,採取措施處理某些對抗性矛盾,爭取其中包含著的一定的有利因素,為實現一致性創造條件。雖然這種一致性是有限的,但是也不能忽視其特殊意義。

2.多樣性是事物發展差異性或矛盾性的一面

不同事物多樣性,往往有著複雜的、具體的情形與特點,呈現出不同的表現形式。結合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對多樣性至少可以歸納為四種狀態:

一是認識性差異。在發展進程中,人民內部總有不同認識、不同訴求、乃至錯誤思想,不可能清一色。特別是在涉及思想認識的問題上,一些不同認識之間很難一下子分清孰是孰非,需要通過實踐來提高認識、檢驗真理;有的雖然是非判斷比較清晰,但是以正確的觀點說服人、引導人也必須經歷一定的過程。

二是競爭性差異。在多樣性或差異性事物之間,雖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對抗性影響,但存在一定厚此薄彼的相互競爭性影響。例如: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實行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先富、後富群體或地區之間的差異性就帶有一定競爭性;在經濟發展中,不同所有制經濟之間、勞資之間也呈現一定競爭性等。

三是半公開對抗性矛盾。例如:毛澤東同志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講的「可能是我們的敵人」的情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頑固勢力」「反共摩擦」的情況;改革開放進程中某些受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影響的錯誤言行等。

四是公開對抗性矛盾。在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大革命後期,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右派不斷挑起事端,以至發動反革命政變,形成公開對抗性矛盾。新時期,某些極端民族分裂勢力、恐怖勢力等,也屬於公開對抗性矛盾。

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係呈現複雜動態特徵

1.一致性和多樣性的不同主次關係

所謂主次關係,即在某個時期具體的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問題上,孰為主要問題,孰為次要問題。推動事物發展的矛盾運動一般分為兩種狀態:量變狀態和質變狀態。當矛盾運動處於量變狀態時,統一戰線中一致性居於主要的方面,多樣性居於次要的或從屬的方面;當矛盾運動處於質變狀態時,統一戰線中多樣性轉而居於主要的方面,一致性則居於次要的方面。這是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的根本問題,也是統一戰線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性特徵。

黨的統一戰線可分為新中國建立前、建立後兩個大的歷史階段。新中國建立前,黨的統一戰線往往繞不開「無產階級的政黨在同資產階級(尤其是大資產階級)組織統一戰線的問題」(毛澤東《〈共產黨人〉發刊詞(一九三九年十月四日)》),由於統一戰線多樣性居於主要的方面,因而決定統一戰線發展的關鍵問題,在於黨同資產階級既聯合又鬥爭的策略,歸根結底起決定作用的是鬥爭,即「在同資產階級聯合時,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和平』的『不流血』的鬥爭;而在被迫著同資產階級分裂時,就轉變為武裝鬥爭」(毛澤東《〈共產黨人〉發刊詞(一九三九年十月四日)》)。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確立社會主義制度以來,人民內部矛盾、統一戰線一致性轉而居於主要的方面,一致性和多樣性主次關係發生重大變化。

2.一致性對多樣性的既包容又同化的關係

一致性對多樣性的包容,包括政治上的包容,既堅持黨的領導,又在政治上團結合作;經濟上的包容,既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又鼓勵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文化上的包容,既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等。對於事物發展來說,從量變狀態到質變狀態的臨界點,是一致性對多樣性包容的極限。其臨界點的閾值越高,包容性越強。也就是說,一致性對多樣性的包容關係,並非靜止的、固定不變的,既有可能包容多一些,也有可能包容少一些。就統一戰線來說,能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能否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性,主要取決於一致性對多樣性的包容,同時受多樣性變化的影響。

在看到包容關係的同時,還要看到一致性對多樣性的同化關係。同化關係,是指某些多樣性消失及其對一致性產生的複雜影響。特別是,當一致性居於主要方面時,某些本來差異的因素不再朝著多樣性的方向發展,而是朝著一致性的方向變化。從積極的方面來說,某些多樣性的消失強化了統一、團結;從消極的方面來說,某些多樣性的消失加固了僵化、靜止。這就需要全面認識、正確處理一致性對多樣性既包容又同化的關係,能夠趨利避害,不斷激發發展活力。

3.多樣性對一致性的既依存又異化的關係

在一致性為主階段,多樣性對一致性的依存,恰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雖然多樣性是普遍的、絕對的,但是多樣性的存在與變化,總是以一定的一致性為條件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越是發展起來,問題往往越多。只要保持發展的主流態勢,就不要把問題與發展簡單地、絕對地對立起來,而要把多樣性作為一致性的重要基礎,抓住問題謀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問題。

在看到依存關係的同時,還要看到多樣性對一致性的異化關係。在某些多樣性因素影響下,從一致性中異化出更多多樣性,使得本來就相對的、有條件的、階段性的一致性發生新變化,乃至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係發生逆轉,破壞一致性、統一性局面。例如:在意識形態領域,資產階級自由化就是對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異化力量,要把中國引向黑暗和倒退;在事關國家利益和安全問題上,民族分裂勢力、台獨分子的挑戰,某些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突發事件等,也是不可忽視的異化因素。要把統一戰線思想引導和自身建設的工作抓實,不斷夯實共同思想基礎。

統一戰線重要法寶凝聚力量的戰略價值

1.黨的統一戰線重要法寶的戰略特性

由於一致性和多樣性的具體關係往往是複雜的、動態的,因而黨從戰略高度運用統一戰線重要法寶認識並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係時,呈現以下特性:

一是科學性和實踐性。在各個歷史時期,黨之所以能夠運用統一戰線重要法寶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根本原因在於統一戰線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它直接源於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實踐性。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對立統一規律,為正確認識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奠定了理論基礎;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階級關係與階級鬥爭規律、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自覺把共產主義運動建立在堅實的「合力」基礎之上,著力駕馭各種社會力量、解決爭取同盟軍的問題,為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指明了實踐方向。

二是長期性和全局性。毛澤東同志強調,矛盾是永遠存在的,一萬年以後還是有的。一個矛盾克服了,又一個矛盾產生了。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總是有矛盾存在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由此說來,黨的統一戰線從來都不是什麼權宜之計,也不是解決個別問題的對策。過去搞革命,黨的力量弱,遇到的矛盾和困難多,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係不容易處理,統一戰線成為黨的重要法寶。革命勝利後,黨長期執政了,事業發展起來了,人民內部矛盾為主了,然而不等於問題和困難就少了。而恰恰相反,今後在更長時期、更廣領域,統一戰線依然是黨的重要法寶。

三是原則性和靈活性。處理一致性與多樣性關係,既要堅持求同存異的原則性,也要從具體情況出發,體現實際工作的靈活性。例如:港澳回歸後一致性轉為矛盾的主要方面,對於尚存的多樣性問題應更加體諒包容。對台工作依然處於多樣性佔主要矛盾的階段,一方面,爭取兩岸交流合作,在合作交流中增進共識;另一方面,與各種不利於兩岸和平統一與發展的言行進行積極鬥爭,不斷為實現祖國統一創造條件。

四是繼承性和創新性。黨的統一戰線重要法寶具有鮮明的歷史繼承性。其中,在國共兩黨對抗性矛盾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能夠建立起統一戰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人民內部矛盾為主的情況下,我們黨一如既往重視統一戰線;在改革開放極大促進多樣性發展的新階段,我們黨依然能夠駕輕就熟地運用好統一戰線重要法寶。

2.統一戰線重要法寶戰略價值的時代內涵

新時期,各地發展中越是差距大、公平難,訴求多、整合難,建言易、踐行難,共事易、同心難,各級幹部越需要從戰略高度重視統一戰線,將其作為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的主要方式。也就是,主要通過統一戰線的政策、工作或方式方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國夢,化解矛盾,創造條件;既要做錦上添花、順水推舟、借力發力的事,更要下功夫多做雪中送炭、活血化瘀、化敵為友的工作,發揮好統一戰線凝聚各方面力量,促進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的和諧,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重要法寶作用。

一是運用統一戰線重要法寶,著力從多樣性中謀求一致性,為進一步開拓中國道路貢獻智慧。一條道路,只有南來北往的人多起來,才稱得上通衢大道。中國道路的形成,既有我們黨的重要貢獻,也有黨外人士的積極貢獻。例如:張瀾、黃炎培、李濟深先生等積極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進步思想;馬敘倫、周谷城、孫起孟先生等「跟著共產黨走」的積極認識。只有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問計於民、問政於民、問路於民,我們黨才能振臂一呼,響者雲集,中國道路才能越走越寬闊。這反映出黨的執政智慧,體現了統一戰線的戰略價值。

二是運用統一戰線重要法寶,著力以一致性引領多樣性,為不斷激發中國精神增添正能量。搞建設、謀發展,既要尊重差異、集思廣益,也要提振精氣神、注入正能量。對於認識性差異,要從團結出發,開誠布公,開展有益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營造思想上同心同德的良好氛圍。對於競爭性差異,要加強協商、協調、協作,促進勞資兩利、合作共贏,實現包容性發展。對於一些非公開對抗性矛盾,要不斷掌握教育引導工作的主動權,推動矛盾發展出現積極的轉化。對於個別公開對抗性矛盾,也不能迴避問題,更不能忽視引導、簡單粗暴,應努力爭取大多數,從對抗著的矛盾中化解出積極因素來。

三是運用統一戰線重要法寶,著力促進一致性和多樣性有機統一,為凝聚中國力量提供支撐。統戰工作歷來是黨的特殊的群眾工作。要實現一致性和多樣性有機統一,必須經歷從多樣性中謀求一致性,以一致性引領多樣性的反覆實踐,從「多」中來、到「多」中去,廣求民意、厚植基礎,把黨的正確主張化為廣大統一戰線成員的同心同行。如果眼裡只有一致性,無視多樣性,就不會有運用統一戰線重要法寶的內在積極性;如果滿眼只見多樣性,看不到一致性和廣泛團結的可能性,就找不到運用統一戰線重要法寶的方向與自信。只有見「多」識「廣」,才會從戰略高度自覺講統戰、主動做統戰,夯實執政之基,疏浚力量之源。這是歷史唯物主義所揭示的統一戰線重要法寶之所以能夠凝聚力量的根源。

事業發展離不開統一戰線重要法寶,重要法寶的運用也離不開統一戰線自身發展。無論到什麼時候,都要堅持統一戰線服務科學發展,堅持統一戰線自身科學發展,不斷增強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從戰略高度牢牢把握統一戰線重要法寶,清醒認識、正確處理事業發展中一致性和多樣性關係,促進大團結、大聯合,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性、凝聚一切能夠凝聚的力量實現中國夢。(作者單位:趙竹村、吳金環、謝寶紅,中國農業大學黨委統戰部;李贊東,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

《北京教育》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外婆」原來是方言?南方網友已經炸了……
強化育人導向 考查關鍵能力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