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大乘佛子的養生觀

大乘佛子的養生觀

輸入標題

》》 《《

輸入 標題

曾經有一位勇施國王,他不信佛,也不允許別人在他的皇宮裡說法。有位叫妙花月的比丘,通過神通觀察到國王的宮殿里有很多眾生機緣已經成熟,如果到那裡說法,這些眾生都能獲得解脫,但他自己肯定會被國王殺害。 為了眾生,妙花月比丘不顧生命危險,到國王的宮殿里去講經說法。很多眾生因此而獲得了解脫,但是他最終被國王所殺。殺害了妙花月比丘以後,國王也後悔了,在皇宮裡將其遺骨作為靈塔供養。

為了眾多眾生的利益,妙花月比丘捨棄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作為大乘修行人,並非一定要捨棄生命,但是應該有這種精神,為了眾生應該不顧一切!如果連生命都可以捨棄,那別的就不用說了。 那麼是不是說「為了眾生,我這個生命就不要了?」也不是這樣的。公案中,妙花月比丘到皇宮講經說法,是在特別有必要的情況下,當時是要利益一些眾生,可能也是給大家表法。人身難得,不能隨便捨棄生命,但是必須要有這種精神。

為了自己,任何時候都不能愛護生命;為了眾生,任何時候都可以愛護生命。現在人都講養生,作為大乘修行人更應該養生,但這是為了能更好地利益眾生,而不是為了自己能在這個世界上多活幾天,能多享受些世間的欲樂。

如果今天有眾生需要你的頭、手或足等,有登地以上的境界才可以布施自己的身體,否則是不允許的。還沒有登地之前,也有允許的時候,但這是特殊情況。比如說,悲心特彆強烈的人,在眾生真正特別需要的情況下,可以布施自己的身體,但這種人是很少見的。

為什麼在沒有登地之前,不允許施捨自己的身體呢?因為還有苦感,到時候會後悔的。若是後悔了,功德就沒有了,所以不允許這樣做。以前有一位上師,供養自己的血肉的時候還沒有登地,但是他的悲心特彆強烈,雖然很難忍,但是他始終沒有後悔,所以最終功德圓滿了。這種人是非常罕見的。所以,沒有得地的菩薩不能隨便布施自己的身體,沒有多大意義。但是,我們要有這種布施的精神,要學習這種發心。

——摘自達真堪布《入行論》講記83

走進大圓滿

微信公眾號:dymf815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真堪布 的精彩文章:

6月23日 皈依 會供
6月25日 7月1日課程表

TAG:達真堪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