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糧食豐收了國家高價收購,歉收後平價出售,關於歷史土地大變革!

糧食豐收了國家高價收購,歉收後平價出售,關於歷史土地大變革!

歷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舊的制度不再適應新的階級而開展的,春秋有管仲,戰國有李悝,後來商鞅做的最徹底,而每次都與土地有關,土地作為人們賴以生存物質生產的基礎,受到人們的重視,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伴隨著土地的變革,王莽限制土地兼并,孝文帝把土地進行重新分配。

宋朝我們一直知道的是比較軟弱,當時土地兼并嚴重,北方遼河西夏危機不斷,割地賠款,壓在農民身上的苛捐雜稅日益嚴重,貪官污吏進一步加速了階級矛盾,至此宋神宗決定變革,以求富國強兵,但改革觸動了大地主,大官僚的既得利益,最後變法失敗,一代大詩人王安石由此蹉跎一生!後來無論是明朝的張居正改革還是清朝的戊戌變法,都沒能阻擋住辛亥革命的一聲炮響,最終封建王朝走進歷史,就此終結。

商鞅的改革名垂千古,提高了國家收入,增加了國家軍事政治力量,當時秦國所有人都是農民,都必須耕種,然而收到糧食後,留了口糧,都得上交國家,於是秦國成了一個國強,軍強,民窮的社會,窮民還有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那就是上陣殺敵,建立軍功!由此秦國變成了戰爭機器。由於觸動舊勢力的利益太徹底,商鞅最後也為此付出了生命。

農民吃飯問題並沒有很好的解決,是個很大的問題,本文中的主人公李悝當時做出了很好的制度,農民在豐收的季節,國家高價收購糧食,農民鑽到錢後,在饑荒年時,國家平價出售糧食給民眾,由此保證糧價穩定,種田的最後不至於餓死,蓋房不至於沒有房子住,糧食增產,最後惠及民眾,得到人民的愛戴!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然而不過二世而亡,可見其制度的缺陷,在戰爭年代,可以無往不利,然而治世需要的不僅僅是法律的嚴酷,李悝作為法家的鼻祖,他編訂的《法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雖然現已失傳。但其

百家爭鳴的時候,各家思想相互攻伐,當時法家是反對儒家思想的,維護沒落的奴隸主貴族顯得落後而迂腐,新興的階級力量需要更多的特權,不能因為傳統的禮制而受到阻礙,而法律的作用也可以明確所有權,從而制止紛爭,法家的銳意革新,推動了歷史的進步發展,而後成為治國方略!

李悝對不勞而獲的厭惡如同我們今天的人,「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這句話至今震耳欲聾,這種選賢任能,賞罰分明的態度摧毀了世襲制中國家的蛀蟲,他稱無功受祿的人為淫民,他看到到時農民種田,每年除過衣食,稅費等開支,竟然會虧空四五百錢,於是國家開始高價收購糧食,農民鑽到錢後,在饑荒年時,國家平價出售糧食給民眾,這便是取有餘以補不足,從而促進了魏國農業生產的發展,使魏國因此而富強。

《法經》的編訂,是李悝在法律制度方面作出的重大貢獻。法代表著禁,使任何人不可以為所欲為,他的變發開創了中國法治的先河,隨後各國爭相效仿,商鞅使秦走向統一全國,大漢長治久安406年,大唐盛世雄踞東方,周邊俯首稱臣,都有著李悝的影子,而土地與農民,農民與糧食的關係,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他們在歷史上千絲萬縷的聯繫,構成了今日的文明!

歷史浩瀚,分辨的出忠奸,時光的璀璨,分得清人心,在那個充滿慾望與絕望的時代,總有一群人為國捐軀,也總有一群人利欲熏心,助紂為孽,但我們始終相信,人間正道是滄桑,明天將講述歷史上神醫扁鵲,感興趣的可以點關注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哥來讀史 的精彩文章:

TAG:搞哥來讀史 |